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迪士尼在逃公主:除夕拒信崩溃后,终收到了牛津大学Offer!

2023-08-22 15:30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还记得当时还没考出GRE匆匆忙忙开始申请季的时候,现在居然已经四月了,结果都出的差不多了,因为拿到了牛津,剩下没出的结果也没什么好等的了。我的申请季其实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匆忙也很焦虑,有过实习科研语言同时进行的崩溃,有除夕夜拒信的悲惨,也有等到深夜拿到第一个offer的激动,但是总归是得到了一个很满意的结果。



申请结果

Oxford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inance,

UChicago Financial Mathematics,

LSE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


我的背景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工程本科,89+,112(S27),161+169+3.5,剑桥暑校。实习3量化1投行,2量化科研。社团和学生会工作、各类特长活动。


优势:

1. GT高,口语能达到牛剑门槛,对某些美国院校也有优势

2. 量化实习科研内容真实不水

3. 课外活动多,可能体现出leadership、diversity之类特质


劣势:

1. 实习都是国内小公司,无bigname

2. 无交换经历,本科院校为211,对某些学校而言认可度不够

3. 无牛推,国内副教授、助理教授和公司普通研究员

4. 两财一贸内卷严重,出国大佬众多,GPA和Rank相对低

5. 大一数学成绩很低(但后续逐年上升)



选校规划

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可是也不想学太理科的东西,因此就选择了金融工程专业这样一个偏文科的金融又加上数学和计算机的专业。在上了很多专业课、参加了量化的项目之后,我发现写代码并debug的时间过得又快又愉悦,而背书就非常的没意思QAQ。同时我也参加了一份投行的实习,参加了一份量化实习,我立刻就感觉到量化研究才是我愿意每天非常开心去完成的工作。

 

因此我所有的申请项目都选择了金工金数,英国G5的偏quant项目,美国quantnet tier1.5左右的项目、以及其他几个地区的top项目,彩票的学校只有牛津,选校过于保守。好处是我的职业规划很清晰,不需要为了不同的项目编撰不同的目标,同时也非常匹配我本科经历的整个历程。同时文书的侧重点也大体相似。但坏处是风险稍大,金工又是卷王项目,很有可能我有某个不利于金工申请的劣势(例如大一数学成绩低)导致我全聚德。因此从我的经验教训得到了以下几个tips:


1.多申:如果有钱有时间的话,总会有学上的(diy选手可能会有些累)


2. 保底投递顺序:安排好时间,早出结果的保底校先申一两个,拿到之后其他保底就不用申


3. 关注留位费:港大这种留位费10万的如果作为保底很稳的话第一二轮就别申了


4. 往届bg参考:可参考但不要太纠结于这个,因为有大小年,学校每年的想法也不一样,可能去年招多了今年就少招一些,也可能以前没录取你们学校的今年就会录取你。而且像我们21fall,20届defer了这么多,基本所有允许defer学校都缩招了一半,defer的同学也和我们一起重新申请,申请人数激增,bar抬高了好多,所以我们这一届的录取也可能没有很大参考价值


5. 中介的选校:参考中介给的建议,他们有很多届的学生,会有一些经验,但是一定要自己认真思考是否想去读这样的一个专业,有听说有的小中介会为了保底offer毫无下限


6. 自身定位:定位不要太飘,虽然逆袭案例很励志,但是还是要认清自己。但也不要太保守,梦想还是要有的,例如Ox我认识的很多大佬都被拒了可是我很幸运拿到了,原本并不抱希望。所以如果有钱有精力可以都碰碰运气


7. 上一年的名校捡漏项目要尤其注意,这一年一定会申爆,不要只找以前好录取的项目,要多分散些风险



各个申请要素复盘分析

本科学校档次:学校被英国学校的认可度很重要,不管承不承认,英国大学基本都是有自己的学校list的,具体可以参考以前的录取情况,如果以前有录取那说明认可度这一关没问题。当然也不是以前没录取就不去冲,比如像转专业/学校需要diversity的这种情况也可能录取以前不熟悉的中国大学的学生。

 

GPA:不管是申请哪个国家其实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专注申请英国的话,第一要务肯定是提高GPA。(但同时也不要全都选水课,有的学校可能会看课程,比如ic和很多美国学校会需要你填学过哪些高级的数学/编程/量化课程等)

 

校内竞争:别的专业别的学院给分上的区别(例如NUS、爱丁堡均分爱好者),不同学院交流资源的区别,大家是否都申请同样的学校和专业(内耗尤其严重的学校要注意)。Tips: 或许可以稍微绕开一点本校申请热门专业来做一些保底

 


海外经历:海本>n+n之类>交换>暑校,海外经历应该是非常加分的,如果经济允许参加一下交换会很不错,可以增长见识+适应海外生活+补修本校没机会选的课+海外教授推荐信,如果参加交换一定要努力争取海外教授的推荐!

 

GT:牛剑大概需要托福110小分25以上的分数。GRE也是部分项目有要求,大概在325以上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分数。英国大部分学校是不要求语言的,即语言不影响录取,例如LSE,未达到要求只会发con offer或者要求参加语言班等,不会影响你的申请。GRE也是根据项目的要求,例如LSE很多专业都不需要。具体可以参考官网/询问小蜜/询问学长学姐。受疫情影响很多学校会取消GT的强制要求,但是要注意看是optional还是not required,“不接受/不prefer G”和“允许不带G”是不一样的意思。注意有的学校可能不接受线上考试,需要去学校官网确认。



实习与科研

经典公式big name 相关>相关>big name不相关。但金工项目感觉还是比较友好,没有把name看的太重。第一份量化实习确实会比较难找,投了好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关系/找学长学姐内推的机会。私募基金相对来说比公募券商要对普通学生友好一些,一般通过编程/数学/金融笔试+简历面就可以,需要提前学习一下python的数据处理技能和一些简单的算法题。重点是一定不能气馁!投第二份量化实习的时候大概在软件上以及邮件投了几百份,才只有七八个笔试机会,最后面了五家,拿到了一家。

 

其实对于就业导向的金工项目而言,科研的重要性比不上实习。但是科研的好处在于时间灵活,不需要到公司上班,一般一周工作20h就可以。找科研一般本校老师会发一些招科研助理的信息,或者大家自己了解一些校内熟悉的老师的研究方向,发邮件询问是否需要科研助理,表示自己愿意学习并且对老师的方向有兴趣,态度好一些,附上自己的简历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motivation,一般都会有一些机会。外校科研一般还是需要一些外校的消息,例如一些研究院的官网/公众号等,我的校外科研是世毕盟的培训师发的招聘ra信息,本来他们要招全职的,没想到面过了,还挺有缘分的。



来自世毕盟的帮助

首先就是培训师和mentor小姐姐啦。申请时的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从专业名怎么填到出国打疫苗的事情都天天麻烦培训师姐姐。还有专业mentor姐姐是CMU MSCF毕业的,几次meeting了解了一些职业规划,还有各种专业上的问题解答。在投什么实习、金工的前沿研究方向、市场岗位的分类这些方面都收获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在改各种材料的时候培训师和mentor也超级认真,给很多批注和建议。

 

还有校外科研,真的感觉很有缘分,碰巧在培训师的朋友圈看见了,试着投了一下就投上了,advisor人也特别好。此外尤其要夸夸世毕盟Native Expert Team的润色,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像淘宝一样改个语法,没想到他们真的很认真的改,把整句的大体意思不改变的情况下重新调整合理的句式用法,文章的衔接等等,改完之后PS焕然一新!



关于心态

GT成绩出晚了也不要着急,太早也不一定是好事,例如英国很多学校在最早开放时竞争就很激烈。录取真的很玄学,每个招生官的想法都不一样,录了就录了,没录就说明没缘分,我被保底校全都拒了,完全不能理解他们是什么标准。还有几个学校一直不回复邮件,到现在还没看我的申请,我也没有任何办法。回顾我的整个申请,很感谢一直给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老板、家人、朋友和中介,其中的乌龙、焦虑和无奈也只是一些插曲。所以放宽心,按部就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迪士尼在逃公主:除夕拒信崩溃后,终收到了牛津大学Off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