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文训练:“坚守比离开哪个更重要”辩论稿写作

2021-10-19 20:21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张桂梅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她含辛茹苦、积极筹建免收费用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十二年来,她坚守在大山深处,拖着病躯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换来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换来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

材料二:

张桂梅给她的毕业学生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来。她说,一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离开大山的孩子们,在大大山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在育才中学引发热议。学校拟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反方观点是“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自选立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①主题任务指令。

审题时首先要关注“辩论赛”这一情景任务,观点已经明确,要么是正观点“坚守比离开更重要”,要么是反观点“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考生必须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一个“更”字表示双方都很重要,但是比较出一个更重要的,要明确自身观点,并驳斥对方观点。“坚守”“离开”是辩论的核心词,“坚守”可以理解为坚持、守护、留下等,展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恒心,可以联想到肩负的责任、无私的奉献、勇敢的担当等,材料一中张桂梅的坚守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前途。“离开”可以理解为改变、超越等,展示出一种开拓的勇气和气魄,更有美好的期待和憧憬,从材料二来看,张桂梅教育学生离开大山的目的,到大山之外更广的天地去看看,去开阔眼界,去增长学识,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方分析时的要点在于:现实环境特殊性、当下的需要与不可替代性、数量对比上一个人的坚守换来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见识外边的世界的重要性。论述时可以采用假设分析法,如果没有了张桂梅的坚守,…… 反方分析时的要点在于:现实环境特殊性、对改变人生命运的必需性与可期性、对张桂梅创办这种特殊教育的最好实现性与回馈性——多人对一人努力的回馈。论述时也可以采用假设分析法。对于“更”字型的辩题,首先要明白,不是非此即彼的有无关系选择,而是权衡比较后在程度、范围等差别上的选择。权衡比较的过程体现出来,驳立关系也就能够体现出来了。

②身份、情景指令。

育才中学举办的辩论赛,“你”和主体听者均为育才中学的学生,终将面临“坚守与离开”的人生选择。

③行文中内容思辨指令。

不管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还是“离开比坚守更重要”,都要关注到其中的“更”字。“更”字意味着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坚守”和“离开”都有其重要的一面,不能一味否认掉其中的任何一点,只是要在不同的立场中探讨二者中哪一点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考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文章末尾处给出关于本方观点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和呼吁。这个可以作为得分高低的区分点,不是必须要点。

④文体指令——辩论稿,要符合辩论稿规范。

只能从看似对立的双方观点中任选一方,要立场鲜明,不能走中间路线或者另起一种观点。且要求用到驳论,驳斥对方的观点。驳斥对方,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采用归谬法进行批驳。


切题立意:

1.大爱无言,坚守实现。 

2.个人发展诚可贵,坚守奉献价更高。

3.勇担时代责任,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4.少年当怀家国志,坚守奉献是成功。

5.勇于离开,外面世界很精彩。

6.挥手离开,永攀人生高峰。

偏题立意:

1.青年应立志成功。(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2.想干就干,做真我。(材料讨论的核心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3.坚守与离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指向。)

 

范文展示

1、少年当怀家国志,坚守奉献是成功

 

各位辩友、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参见这次辩论赛,我方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张桂梅老师坚守大山十二年,换来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换来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但她却要求孩子们毕业后离开大山不准回来,去看更广阔的天地。坚守与离开哪个更重要呢?我方认为: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有坚守者的负重,才有离开者的岁月静好。

正是因为有了张桂梅老师的坚守,才会有孩子们离开大山的可能和希望。如果没有张桂梅坚守大山深处,又怎么会有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如果没有张桂梅拖着病躯走过的11万公里家访之路,又怎么会有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不惧碾作尘,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她无愧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称号,她用行动播种希望,用行动书写着大爱、责任与担当。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的力量。

忆往昔,新中国成立初,钱学森决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投身祖国建设;看今朝疫情之下,钟南山院士等医疗工作者逆行驰援武汉,为拯救他人生命而不计个人生死。这一切的行为难道不是源于对坚守的选择吗?唯有懂得“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们才决然无悔选择坚守。大爱无言,坚守无价,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看今朝,黄文秀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们,放弃繁华都市生活,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坚守。历时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终于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在陡峭的崖壁上修成。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要改变村庄的命运,向绝壁要“天路”,用行动默默坚守。耶鲁大学的高材生,秦玥飞放弃高薪待遇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当第二个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时,他再次婉拒组织上的提拔。他说“这六年我过得很开心,我的价值在农村,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走,还要继续”,在奉献中书写坚守。

请问对方辩友,以上这些事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坚守是大爱之举,坚守比离开更有价值吗? 

乔·麦克唐纳曾说:“如果自身伟大,任何工作你都不会觉得渺小”,我方认为选择坚守的人们可能无房无车,可能无名无利,但谁能否定他们的人生价值,谁又能否定坚守比离开更有意义呢?

反观对方辩友的观点。诚然,离开有其自身的价值。渴望通过离开,促进个人发展,获得更精彩人生,无可厚非。然而,我方认为如果仅仅把个人的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却不足以撑起更有意义的人生。没有坚守这个根本,又何谈离开的可能?真正成功的离开,更需要以奉献坚守为基石。因此,对方辩友“离开比坚守更重要”的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

2021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节点,2021年已经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成就,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放在心上,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勇担当,为家国,选择坚守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我方陈辞完毕,谢谢大家!

 

2、离开诚可贵,坚守价更高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

大家好!张桂梅坚守大山令人敬佩,却给学生定了“不许回来”的规矩。张校长的初衷是何?坚守真的会封闭我们的“发展前景”吗?“离开”确实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不否认“离开”的重要性,但不认同你方“离开”更重要于“坚守”的观点。

我方的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我方将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阐述“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从个体层面,坚守是真正实现个人价值的“秘诀”。

对方辩友应该清楚,“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已成为张桂梅校长的美名,但对方辩友想过是什么原因了嘛?是离开吗?不是,是坚守,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她养成了“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心态,锻炼了“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的坚强意志,迸发出“千难万苦还坚劲”的倔强。无独有偶,“国士无双”袁隆平院士,坚守“我一生只是一个农民”的初衷,让“禾下乘凉”美梦成真,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不再是奢望,“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全网送袁老”让袁老永存人们心中。在坚守中,我们学会了坚持,赢得了顽强的意志力,培养了无坚不摧的心态,让我们获得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可见,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第二,从社会发展角度,坚守才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剂”和“强心泵”。

对方辩友怎们看待碰瓷“新疆棉花”的始作俑者许秀中?对方辩友是否清楚“洁洁良”事件的精日分子田佳良?或者说对方可以无视“逃离穷家乡”的毕业去向吗?上面的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哪一个不是被寄予“离开后大展拳脚”的厚望。张桂梅坚守大山,改变了数千家庭的命运;查学雷坚守“航天事业”,助力“嫦娥探月”,秦玥飞守住“大学生村官”,重燃“脱贫攻坚”之信心;乔素凯亚丁湾护航数十载,稳定一方“碧海”;实践证明,坚守才是社会之巨轮平稳致远的指南针和燃料桶,可见,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各位辩友、各位同学,在信息发达,媒介如火如荼的新时代,决定视野开阔与否的不是离开或不离开,而是内心是否真正向上需要;学子离开大山后,见识可能增长,但是诱惑也随之到来,如不能坚守本心,那离开恐成“无源之流”“无本之木”;倘若“离开”成了坚守的初衷或目的,那社会恐怕很难稳步向前,学子们也只是迎来机会,而不是赢得机会。

各位评委、各位辩友、亲爱的同学们,金斯莱曾言“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守强毅的希望”,时代如此,愿我们都拿出坚守的信念和勇气,不惧碾作尘,坚守内心,坚守所爱,做那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综上,我方再次重申观点;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我方陈辞完毕,谢谢大家!  

 

3.离开落于缥缈,坚守方得玉成


尊敬的老师、主持人、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张桂梅12年坚守大山深处,换来1000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楷模。在新中国发展史上,还有无数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坚守的意义,我方认为: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坚守比离开更重要,是因为坚守才是离开的底气,若没有张桂梅含辛茹苦筹建华坪女高,哪会有大山的女孩们离开的教育底蕴?若没有张桂梅抱着病躯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哪会有大山的女孩们离开的人生追求?若没有张桂梅12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坚守,哪会有大山的女孩们离开的希望?这位“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坚守在大山深处,成为女孩们离开的人生导师。是她的坚守,换来了女孩们离开后的幸福人生。坚守方得玉成,王继才夫妇,三十二年守岛换来国家安宁;毛相林七年开凿绝壁天路,为农民开辟幸福人生路;黄文秀奉献大山,换得脱贫工作再进一步。无数人以坚守换更多人的离开,这不正说明了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吗?坚守比离开重要,是因为坚守才是离开的归宿。没有坚守的离开,最终只会落于飘渺,只有坚守才能实现离开的价值与意义。樊锦诗从未名湖畔离开前往黄沙漫漫的莫高窟,从青春到白头,她用一生的坚守向父亲、祖国乃至全世界证明,坚守敦煌是人生最不后悔的决定。樊锦诗用她的坚守换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无悔人生。同样在新冠疫情汹涌来袭时,坚守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离开的怯懦,与疾病抗争到底。许多医疗队员离开自己的家,奔赴前线,坚守前线,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由此可见,坚守是离开的最终归宿,因此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反观对方辩友的观点,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诚然,离开有其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学生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精彩人生。然而,我们要承认,没有坚守作底气,这样的离开终究会落于飘渺。无家可归离开比坚守更容易做到,也更容易失败。想要真正做到成功的离开,还需要不忘初心的坚守。所以对方辩友的离开比坚守更重要的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时代唯有更多人的坚守,才能强基固本,提高国家硬实力,书写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篇章。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坚守比离开更重要,谢谢大家。

4.燃灯照前路无惧,离开造众生共幸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观点:离开比坚守更重要。正如对方辩友所言,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人活一世,当知感恩,当明回报。坚守在山村是对张桂梅校长的支持。但同时,我想请对方辩友思考:离开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支持吗?离开,使人才去向各行各业,去向无数的远方,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北斗工程师许其凤曾言“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离开大山深处,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于你所擅长所喜爱的领域,得到物尽其用,难道不比受限于一个偏僻的中学更有价值吗?不拘小节之行大事,张桂梅校长办学之初,必定也是怀着为祖国立才之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有所长,就要学有所用。不止步眼前,应放目骋怀,以国家为己任。离开,并不代表忘记。山和山不相遇,人与人会相逢。走出大山,不是与他们一刀两断,再无瓜葛,相反,你若在自己所居之位大放异彩,无形之间,也会成就蝴蝶效应,造福于此。试想,你若桃李满天下,是否可能成有教无类,使支教事业蒸蒸日上,改变更多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命运?你若怀一技之长,是否可能如黄之秀、毛相林一般,助力脱贫攻坚,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条件。离开,代表未来,更代表希望。回望历史,钱学森赴美,鲁迅留日,梁思成于剑桥读建筑。他们将那里作为终点了吗?没有。他们学成之后,以赤诚热忱的姿态,投身于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来。如张载的横渠四句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已不辞辛苦出深山,何不大胆向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被一时一隅所禁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方之离开,并不否认坚守。不抛弃感恩,只是为更美好、更广阔的明天。将过去深植心底化为动力,成之眼中光、前行灯,而直挂云帆,济沧生。成侠之大者,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想这才是燃灯校长,点燃自己为孩子们照亮的方向,也是青年当努力的指引。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谢谢大家。


作文训练:“坚守比离开哪个更重要”辩论稿写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