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影片评价

这部电视剧的中心就是反映朝鲜从依附到独立、从中世纪到近代化的过程,体现了当代韩国人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追求。正如在大结局中明成皇后最后一段对白所说:“臣妾这三年的等待,哪里比的上国家五百年来从中国的属邦脱离,建立独立自主的朝鲜呢?”这也是《明成皇后》的暗线。因此《明成皇后》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画面感和历史感都十分强烈,其台词更是被评论为可以和莎士比亚作品媲美,是一部集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电视剧。
但受民族主义的影响,该剧也存在着诸多瑕疵。如对明成皇后又明显的美化与粉饰,对其过失(如铺张浪费等)有所掩盖,甚至将明成皇后塑造成一个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圣母,比如明成皇后在该剧开头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在这世上,无论贵贱,人命一样宝贵”,最后一句台词则是引用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成语,但不仅这与历史不符,而且与剧情也矛盾。剧情中明成皇后不仅脱离百姓,而且也多有民间认为明成皇后是妒妇等情节。该剧还将明成皇后的智慧过分夸大,明成皇后甚至预料到袁世凯会当皇帝(第88集),而“三国干涉还辽”也被说成明成皇后的功劳,等等。对明成皇后被刺的情节,该剧也有意进行了与史实不符的“艺术化”处理,人为地抬高明成皇后的人格。另外该剧有“丑化中国”的嫌疑,将中国描述成“侵略者”,将并不反对中国的明成皇后、大院君(历史上大院君甚至请求清朝将朝鲜废为行省)等人反而描述成具有民族气节的“反清英雄”等,就连历史上坚持事大主义的赵大妃在剧中也是被袁世凯气死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央视引进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删除了与中国人有关的大量内容,其在中国也引发了争议。但总的来说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明成皇后》的经典性。
首先,剧中颠倒历史,将清朝和袁世凯说成是不请自来的侵略者,无缘无故干涉朝鲜内政。并说清朝李鸿章和日本人为了侵占瓜分朝鲜,利益分赃不均才引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其次,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朝鲜王李熙在剧中变得十分有英雄气概,宁可被叛军杀死,也不愿接受清军的援助。该剧夸大了明成皇后在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功绩。特别是就“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过于夸大明成皇后的功绩。事实上,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利益分配不均,法、德、俄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见到一个过于强大的日本影响到自己在东亚的势力范围,提出由清朝政府出钱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
不可否认,虽然明成皇后这部影剧里面存在着很多地方的一些错误,又比较突出强调明成皇后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仍然不可否认,这是一部类似史诗的作品。涉及到明成皇后性格问题,我只能说时代局限了人们的思想,但是人们的思想又开拓了时代。
最后还是得说一句希望韩国人民正视自己的历史,毕竟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