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识小录 程廷祚 03】春秋职官考略下【晋军政始末表】

《春秋识小录》是清程廷祚所写,共九卷,收录于四库全书。春秋职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异三卷、左传人名辨异三卷。除第三卷晋军政始末表外,网上皆可查阅,现作转载。并整理第三卷晋军政始末表,并附相关经传原文,以作分享。

一军
庄公十六年
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疏云,周礼,小国一军。晋土虽大,以初并晋国,故以小国之礼命之
一军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二军
闵公元年
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闵元年,始作二军。
上军
灭耿霍魏三国之役,公将上军。
下军
太子申生将下军。
闵公二年
闵公二年。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馀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
闵二年
上军
伐东山皋落氏。杜曰申生以太子将上军。
下军
罕夷将下军。
僖公二十五年
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
…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僖公二十五年。是年,传曰,右师围温,右师逆王,变上下军而言左右师,其实一也。

三军
僖公二十七年
僖公二十七年。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
僖二十七年,始作三军。
疏云,军行重者居中,故晋以中军为尊,而上军次之。其二军则上军为尊,故闵元年公将上军。
僖二十七年
中军
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上军
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
下军
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三军三行
僖公二十八年
僖公二十八年。二月,晋郤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僖公二十八年
中军
郤縠卒,原轸将中军。
杜曰,先轸以下军佐超将中军,故传曰上德。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僖二十八年
中军
上军
下军
中行
荀林父将
右行
屠击将
左行
先蔑将

五军
僖公三十一年
僖公三十一年。秋,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赵衰为卿。
僖三十一年
罢三行,为上下新军,凡五军。
僖三十一年
中军
上军
疏引晋语,谓于时,先且居将上军代狐毛
下军
新上军
是年,赵衰为卿。杜曰,从原大夫为新军帅。疏引晋语,谓衰将新上军,箕郑佐之。
新下军
疏引晋语,谓胥婴将新下军,先都佐之。
僖公三十三年
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僖三十三年
中军
先且居将中军,代其父先轸。
上军
下军
新上军
新下军
文公二年
文公二年。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
文二年
中军
赵衰佐中军。杜曰,代郤溱。
上军
下军
新上军
新下军

三军
文公六年
文公六年。六年春,晋蒐于夷,舍二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文六年,舍二新军,复三军。
文六年
中军 大夫附
始,以狐射姑将中军代先且居,赵盾佐之。代赵衰继而易之。以赵盾为帅,狐射姑为佐。
上军 大夫附
疏引服虔云,箕郑将上军,荀林父佐之,明年见于传。
下军 大夫附
服虔云,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明年见于传。按先蔑代栾枝,先都代胥臣。
文公七年
文公七年。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
文七年
中军 大夫附
先克佐中军。杜曰,代狐射姑。
上军 大夫附
下军 大夫附
文公十二年
文公十二年。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
文十二年
中军 大夫附
荀林父佐中军。杜云,代先克。
上军 大夫附
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杜云,郤缺代箕郑,臾骈代林父。
下军 大夫附
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杜云,栾盾代先蔑,胥甲代先都。
宣公元年
宣公元年。晋人讨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卫,而立胥克。先辛奔齐。
宣元年
中军 大夫附
上军 大夫附
下军 大夫附
是年,放胥甲而立其子胥克。
宣公八年
宣公八年。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
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宣八年
中军 大夫附
郤缺为政。杜云,代赵盾。
上军 大夫附
杜曰,是年,士会代郤缺将上军。
下军 大夫附
赵朔佐下军。杜云,代赵盾。
宣公十二年
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穀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宣十二年
中军 大夫附
荀林父将中军,先毂佐之。杜云,林父代郤缺,先毂代林父。
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按僖三十三年传曰,文公以郤缺为下军大夫。晋立军大夫始见于此。
上军 大夫附
郤克佐上军。杜云,代臾骈。
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
下军 大夫附
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杜云,赵朔代栾盾,栾书代赵朔。
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宣公十六年
宣公十六年。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三月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大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宣十六年
中军 大夫附
士会将中军。杜云,代荀林父。
上军 大夫附
下军 大夫附
宣公十七年
宣公十七年。秋八月,晋师还。范武子将老,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弗已者必益之。郤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不然,余惧其益之也。余将老,使郤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尔从二三子唯敬。”乃请老,郤献子为政。
宣十七年
中军 大夫附
郤克为政,代士会。
上军 大夫附
下军 大夫附
成公二年
成公二年。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成公二年。王以予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其子黑要烝焉。巫臣使道焉,曰:“归!吾聘女。”又使自郑召之,曰:“尸可得也,必来逆之。”姬以告王,王问诸屈巫。对曰:“其信!知罃之父,成公之嬖也,而中行伯之季弟也,新佐中军,而善郑皇戌,甚爱此子。其必因郑而归王子与襄老之尸以求之。郑人惧于邲之役而欲求媚于晋,其必许之。”王遣夏姬归。将行,谓送者曰:“不得尸,吾不反矣。”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
宣十三年。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成公三年。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公问诸臧宣叔曰:“仲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孙子之于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冬季,十一月,晋景公派遣荀庚前来聘问,同时重温过去的盟约。卫定公派遣孙良夫前来聘问,并且重温过去的盟约。鲁成公向臧宣叔询问说:“中行伯在晋国,位次排列第三;孙子在卫国,位次是上卿,应该让谁在前?”臧宣叔回答说:“次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中卿,中卿相当于它的下卿,下卿相当于它的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相当于它的上大夫,下卿相当于它的下大夫。位次的上下如此,这是古代的制度。卫国对晋国来说,不能算是次国。晋国是盟主,晋国应该先行礼。”二十八日,和晋国结盟。二十九日,和卫国结盟。这是合于礼的。
成二年
中军 大夫附
上军 大夫附
士燮佐上军。杜曰,代荀庚。
疏谓,宣十三年,晋杀先毂。当是,士会佐中军,郤克将上军。代郤克佐上军者,盖荀首也。
宣十六年,士会将中军。当是,郤克佐中军,荀首将上军,荀庚佐之。
宣十七年,郤克将中军。当是,荀首佐中军,荀庚将上军。所以知者。
观此年传称,楚屈巫对庄王云,知罃之父新佐中军,则荀首于庄王之世已佐中军。明士会老后郤克迁而荀首代也。首于邲战尚为大夫,不应宣之末年得佐中军。故疑先毂死后代郤克佐上军也。
明年,荀庚来聘。传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则。此时荀庚将上军矣。荀庚,林父之子,盖林父卒后,荀庚即佐上军。士会老后,转将上军,故杜以为士燮代荀庚也。
下军 大夫附
栾书将下军。杜云,代赵朔。

六军
成公三年
成公三年。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公问诸臧宣叔曰:“仲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孙子之于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赏鞌之功也。
成三年,始置六军
中军
上军
下军
新中军
韩厥将,赵括佐之。
按新军将佐据是年传文,及成六年,韩献子将新中军之语配之。
新上军
巩朔将,韩穿佐之。
新下军
荀骓将,赵旃佐之。
成公四年
成公四年。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取鉏任泠敦之田。晋栾书将中军,荀首佐之。士燮佐上军,以救许伐郑,取氾、祭。
成四年
中军
栾书将中军。杜云,代郤克
上军
下军
新中军
新上军
新下军
成公六年
成六年
中军
上军
下军
疏曰,服虔云,是时,郤锜将下军,赵同佐之。
新中军
新上军
新下军
成公十三年
成公十三年。晋栾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士燮将上军,郤锜佐之。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赵旃将新军,郤至佐之。郤毅御戎,栾鍼为右。孟献子曰:“晋帅乘和,师必有大功。”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
成十三年
中军
荀庚佐中军。杜云,代荀首。
上军
士燮将上军,郤锜佐之。杜曰士燮代荀庚,郤锜代士燮。
下军
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杜曰,韩厥代郤锜,荀罃代赵同。
新中军
赵旃将新军,郤至佐之。杜曰,赵旃代韩厥,郤至代赵括。
新上军
新下军

四军
成公十六年
成公十六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为晋故也。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荀罃居守。郤犫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黡来乞师,孟献子曰:“有胜矣。”戊寅,晋师起。
成十六年,杜曰,是年,晋罢上下新军,但有四军。
成十六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士燮佐中军。杜曰,代荀庚。
上军 军尉、司马附
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杜曰郤锜代士燮,荀偃代郤锜。
下军
新军
杜曰,郤犫代赵旃将新军。
成公十八年
成公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使士渥浊为大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插图]之法。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荀宾为右,司士属焉,使训勇力之士时使。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闵公二年。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馀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
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
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穀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定公六年。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晋人兼享之。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適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
昭公十三年。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大叔相郑伯以会。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子大叔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损焉。及会,亦如之。
成公二年。秋七月,晋师及齐国佐盟于爰娄,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
成十八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韩厥为政。杜曰,代栾书。
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
传曰,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杜曰,省卿戎御,立军尉摄御而已。
疏曰,卿戎御如梁余子养御罕夷,解良御郤克之类。按闵二年东山之役,羊舍大夫为尉,晋设军尉始此。国语以中军尉为元尉。
魏绛为司马。按周礼夏官之属有军司马。僖二十八年,城濮之战,祁瞒奸命司马。宣十二年,邲之役,韩厥为司马,皆军司马也。定六年,孟懿子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正义云,中军司马,晋国大夫之最贵者。
又襄四年,孟献子曰,鄫无赋于司马。杜曰,晋司马又掌诸侯之赋。昭十三年,平邱之会,治兵于邾南,羊舌鲋摄司马,盖皆中军司马也。国语以中军司马为元司马。
张老为候奄。成二年,有侯正。杜曰,主斥候者,盖皆侯奄也。国语曰,元侯。
上军 军尉、司马附
铎遏寇为上军尉。按上军尉,国语曰,舆尉传亦有。舆尉见襄十九年及襄三十年。
籍偃为司马。国语曰,舆司马按周礼有舆司马属夏官。
疏谓,此唯有中军上军而无下军之官者,盖时下军无阙,不别立其官故也。
按自此以至定公之季,中军上军之官屡见更易,而并无下军之官。则下军或初不立军尉、司马亦未可知。
下军
士鲂佐下军
新军
襄公三年
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反役,与之礼食,使佐新军。张老为中军司马,士富为候奄。
襄三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张老为中军司马。士富为候奄。
上军 军尉、司马附
下军
新军
魏绛佐新军。服虔云,于是魏颉卒矣,使赵武将新军代魏颉,升魏绛佐新军代赵武也。
襄公七年
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公族穆子有废疾,将立之。辞曰:“《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庚戌,使宣子朝,遂老。晋侯谓韩无忌仁,使掌公族大夫。
襄七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是年,韩厥老。杜谓知罃代将中军,士匄佐之。见传九年。
上军 军尉、司马附
下军
新军
襄公九年
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楚子许之。子囊曰:“不可。当今吾不能与晋争。晋君类能而使之,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韩厥老矣,知罃禀焉以为政。范匄少于中行偃而上之,使佐中军。韩起少于栾黡,而栾黡、士鲂上之,使佐上军。魏绛多功,以赵武为贤而为之佐。君明臣忠,上让下竞。当是时也。晋不可敌,事之而后可。君其图之!”王曰:“吾既许之矣。虽不及晋,必将出师。”
襄九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上军 军尉、司马附
中行偃将上军,韩起佐之。
下军
栾黡将下军
新军
襄公十三年
襄公十三年。荀罃、士鲂卒。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又使栾黡,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君子曰:“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栾黡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务乎?《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其是之谓乎?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言刑善也。及其衰也,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
襄十三年
中军 军尉、司马、侯奄附
荀偃将中军。杜曰,代荀罃。
上军 军尉、司马附
赵武将上军。杜曰,武自新军超四等代荀偃。
下军
魏绛佐下军。杜曰,绛自新军佐超一等代士鲂。
新军
新军无帅,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

三军
襄公十四年
襄公十四年。师归自伐秦,晋侯舍新军,礼也,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于是知朔生盈而死,盈生六年而武子卒,彘裘亦幼,皆未可立也。新军无帅,故舍之。
襄十四年,舍新军,复三军。传曰,于是知朔生盈而死,盈生六年而武子卒,彘裘亦幼,皆未可立也。新军无帅,故舍之。按上年,使从下军暂也至是,乃从三军之旧。
襄十四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襄公十六年
襄公十六年。十六年春,葬晋悼公。平公即位。羊舌肸为傅,张君臣为中军司马,祁奚、韩襄、栾盈、士鞅为公族大夫,虞丘书为乘马御。改服修官,烝于曲沃。警守而下,会于湨梁。命归侵田。以我故,执邾宣公、莒犁比公,且曰:“通齐、楚之使。”
襄十六年
中军 司马附
张君臣为中军司马。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襄公十八年
襄公十八年。晋人欲逐归者,鲁、卫请攻险。己卯,荀偃、士匄以中军克京兹。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范鞅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孟庄子斩其橁以为公琴。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壬寅,焚东郭、北郭。范鞅门于扬门。州绰门于东闾,左骖迫还于门中,以枚数阖。
襄公二十三年。四月,栾盈帅曲沃之甲,因魏献子以昼入绛。初,栾盈佐魏庄子于下军,献子私焉,故因之。赵氏以原、屏之难怨栾氏,韩、赵方睦。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栾氏,而固与范氏和亲。知悼子少,而听于中行氏。程郑嬖于公。唯魏氏及七舆大夫与之。
襄十八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是年伐齐,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杜曰,栾黡死,其子盈佐下军。则将下军者,魏绛也。襄二十三年传曰,初,栾盈佐魏庄子于下军。
襄公十九年
襄公十九年。荀偃瘅疽,生疡于头。济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归者皆反。士匄请见,弗内。请后,曰:“郑甥可。”二月甲寅,卒,而视,不可含。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乃瞑,受含。宣子出,曰:“吾浅之为丈夫也。”晋栾鲂帅师从卫孙文子伐齐。
…
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公子牙于句渎之丘。以夙沙卫易己,卫奔高唐以叛。
晋士匄侵齐及穀,闻丧而还,礼也。
襄十九年
中军 司马附
士匄为政。杜曰,代荀偃。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襄公二十四年
襄公二十四年。晋侯嬖程郑,使佐下军。郑行人公孙挥如晋聘。程郑问焉,曰:“敢问降阶何由?”子羽不能对。归以语然明,然明曰:“是将死矣。不然将亡。贵而知惧,惧而思降,乃得其阶,下人而已,又何问焉?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程郑。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襄二十四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程郑佐下军。杜曰,代栾盈。
襄公二十五年
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穆叔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襄二十五年
中军 司马附
赵武为政。杜曰,代范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昭公二年
昭公二年。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
昭二年
中军 司马附
韩起为政。杜曰,代赵武。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昭公五年
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大叔劳诸索氏。大叔谓叔向曰:“楚王汏侈已甚,子其戒之。”叔向曰:“汏侈已甚,身之灾也,焉能及人?若奉吾币帛,慎吾威仪,守之以信,行之以礼,敬始而思终,终无不复。从而不失仪,敬而不失威,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度之以二国,虽汏侈,若我何?”
及楚,楚子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大夫莫对。薳启彊曰:“可。苟有其备,何故不可?耻匹夫不可以无备,况耻国乎?是以圣王务行礼,不求耻人。朝聘有珪,享[插图]有璋,小有述职,大有巡功,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宴有好货,飧有陪鼎,入有郊劳,出有赠贿,礼之至也。国家之败,失之道也,则祸乱兴。城濮之役,晋无楚备,以败于邲。邲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自鄢以来,晋不失备,而加之以礼,重之以睦,是以楚弗能报而求亲焉。既获姻亲,又欲耻之,以召寇仇,备之若何?谁其重此?若有其人,耻之可也。若其未有,君亦图之。晋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诸侯而麇至,求昏而荐女,君亲送之,上卿及上大夫致之。犹欲耻之,君其亦有备矣。不然,奈何?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羊舌肸之下,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皆诸侯之选也。韩襄为公族大夫,韩须受命而使矣。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韩赋七邑,皆成县也。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晋人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馀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怒,以报其大耻,伯华谋之,中行伯、魏舒帅之,其蔑不济矣。君将以亲易怨,实无礼以速寇,而未有其备,使群臣往遗之禽,以逞君心,何不可之有?”王曰:“不穀之过也,大夫无辱。”厚为韩子礼。王欲敖叔向以其所不知,而不能。亦厚其礼。
昭五年,楚薳启彊曰,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五卿。
杜曰,五卿在位,韩起之下,皆三军之将佐也。晋自襄公季年,霸业既衰。记载不详于传者如此。
昭五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昭公九年
昭公九年。秋八月,使荀跞佐下军以说焉。
襄公二十五年。晋程郑卒。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子产喜,以语子大叔,且曰:“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子大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昭九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荀跞佐下军。杜曰,代其父荀盈也。盈佐下军,盖在襄二十五年程郑卒后。
昭公十三年
昭公十三年。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
昭十三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传曰,荀吴以上军侵鲜虞。时,吴将上军。
下军
昭公二十八年
昭公二十八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馀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
昭二十八年
中军 司马附
韩起卒,魏舒为政。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昭公二十九年
昭公二十九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
昭二十九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传曰,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又曰,中行寅为下卿。盖二人时为下军将佐也。
定公元年
定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涖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甯。范献子去其柏椁,以其未复命而田也。
定元年
中军 司马附
魏舒卒。杜曰,范献子代魏舒为政。
上军 司马附
下军
定公十三年
定公十三年。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赵孟不可。
…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
定十三年,是年,传有荀寅、范吉射。又有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并赵鞅。则晋之六卿,三军之将佐也。
定十三年
中军 司马附
上军 司马附
上军司马籍秦。按是时,赵鞅盖将上军。
下军

小结
按晋军政,凡八变。自庄十六年, 王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藐然小国也。其后闵元年,自作二军,一变也。僖二十七年,作三军,复大国之旧,二变也。明年,增置三行,盖晋欲置六军而避其名,故曰三行,三变也。僖三十一年,罢三行而为上下新军,号为五军,四变也。
文六年,舍二新军而复三军,五变也。成三年,始作六军,晋至是僭王而无忌矣,六变也。成十六年,罢上下新军而为四军,七变也。襄十四年,舍新军,复三军,八变也。僭王之举,兴废任意。晋之戴周,亦徒以空名耳。
然襄十四年之复三军,非有志于成国之礼,以新军无帅,不得已而舍之,岂自知其僭越哉。及暮年,权归执政,范、中行氏见逐。于时,晋仅有四卿而三家分晋之势成矣。僭礼之咎,宜至于此,故备著于篇
三卿将佐凡六人,晋之六卿也亦曰六正,见襄二十五年。
桓六年,晋以僖侯废司徒。杜曰,废为中军。是时,晋未立中军。杜云,然者,据2其后事而言也。又孔颖达云,司马司空本是卿官之名,但晋之诸卿皆以三军将佐为号。其司马司空,皆为大夫之官。按此,则晋废司徒而诸卿皆废矣。春秋改周之官制者,又莫如晋也。
晋人以卿为军帅。故僖二十八年曰,赵衰为卿,为新军帅也。然亦有为卿而不为军帅者。僖三十五年曰,襄公以一命命郤缺为卿,亦未有军行。文十二年,赵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杜曰,晋自有散位,从卿者是也。
将中军者,晋国执政之卿。文公以前,又谓之中大夫。僖十五年,晋侯许贿中大夫。杜曰,谓国内执政里丕等,其后亦曰元帅,见僖二十七年。一曰正卿,见文七年。又称将军,见昭二十八年,皆将中军者也。
按春秋置六军者惟晋。其外见于传者,吴有中上下三军,又有右军为四军,如仍有左军为五军也。至楚,亦惟中左右三军。齐中上下三军。又鲁,亦非次国,然止有二军。襄十一年,季武子欲弱公室,作三军。至昭五年而舍之。
春秋备六卿者,晋宋郑也,他国否然。晋置六军时,至有十二卿,复有散位,又异乎天子之置军设卿矣。

散位
御戎,周礼有戎仆掌御戎车,即御戎也。
戎右,杜曰,戎车之右,按周礼,大司马之属有戎右。
桓三年
桓三年。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
御戎
韩万
戎右
梁弘
闵元年
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
御戎
赵夙
戎右
毕万
僖八年
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梁由靡曰:“狄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拒之而已,无速众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御戎
梁由靡
戎右
虢射
僖十五年
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三败及韩。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卜右,庆郑吉,弗使。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
九月,晋侯逆秦师,使韩简视师,复曰:“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遂使请战,曰:“寡人不佞,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君若不还,无所逃命。”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韩简退曰:“吾幸而得囚。”
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秦伯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慼也?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岂敢以至。”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御戎
步扬又梁由靡
戎右
家仆徒又韩简虢射
僖二十七年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
御戎
荀林父
戎右
魏犫
僖二十八年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兇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犫、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魏犫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犫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御戎
戎右
舟之侨
僖三十三年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御戎
梁弘
戎右
莱驹又狼瞫
文二年
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
战于殽也,晋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君子。《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怒不作乱,而以从师,
御戎
王官无地
戎右
狐鞫居
文七年
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御戎
步招
戎右
戎津
文十二年
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
御戎
范无恤
戎右
成十三年
晋栾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士燮将上军,郤锜佐之。韩厥将下军,荀[插图]佐之。赵旃将新军,郤至佐之。郤毅御戎,栾鍼为右。孟献子曰:“晋帅乘和,师必有大功。”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
御戎
郤毅
戎右
栾鍼
成十八年
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使士渥浊为大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罃之法。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荀宾为右,司士属焉,使训勇力之士时使。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御戎
弁纠
戎右
荀宾

小结
按周礼,戎仆、戎右平时俱无此官。有事,然后命之。观僖十五年,韩之役,犹曰卜右可见。后以用兵时多此官,无事亦设,可谓失古人设官之意矣。今于他国,御右亦俱不录,而因序晋之军政类及焉。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的话,还请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