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萌新论调教:导论(一)

2022-07-04 22:55 作者:21度的呓  | 我要投稿

-导论

Up主是一个接触ACC一年左右的萌新,在此之前未接触过任何赛车模拟,最近开始尝试学习调教,也因此暂时转战cup组别,因为其调教相较正规gt3组别调教简单很多,无论是可动的项目(如cup没有可动的TC, ECUMap, 缓冲块刚度(bumpstop rate)等),还是一个“正常”调教的窗口。总的来说,我会根据不同的模块慢更,大部分内容都基于一个新手的总结,以及部分油管上的教程。个人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大佬指正。

 

首先,对于模拟赛车完全的新手,个人觉得入门调教是一件不可急的事。自己做调教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是自己对车的反映,也就是驾驶感受。我本人刚入门的时候,对于赛车的“感受”基本是没有的,更不用说这车是转向过度还是转向不足。教程可以和你说转向手感太重了要怎么调,百科可以告诉你转向过度的成因,但是具体一辆车在一定调教一定环境下的表现,还是要在“感受”上面,这是一件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清楚了感受才可以进行调教工作。积累了一定时间后,比如四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我本人通过更换不同的赛车,不同的引擎位置强化这样的感受,因为太长时间在一辆车上开一个调教可能会导致驾驶习惯开始向着这个调教进行一定偏移,比如在911gt3r上面,在亨格罗宁11号弯高速弯进弯的时候,我一开始时常感觉非常的转向过度,一打方向后部就立马滑移,但随着时间我在进弯的时候开始更加小心地打方向,逐渐这个驾驶特性基本消失。有一些特性是跟着车走的,比如上述的高速弯进弯转向过度的特性基本是911在任何赛道任何调教都多多少少会遇到的事,当我有很多时间刷这个调教的时候也的确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比赛周末时常不会有过多的时间练习,二,任何容易导致失误的地方应该可以通过调教在不放弃过多速度的情况下加以消除,三,调教很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增加驾驶“自信”,一个不太过容易失误的调教是加强这点的重要前提。也就是因此我从911gt3r换到了991.2gt3cup,虽然一些特征得以保留,但我也从练习了近半年的车上换到了一个带来不同感受的车上。

 

摸清了感受之后,也就知道了调教的目标,也就是调教后希望达到的效果。但是,如上所述,一些车辆驾驶特性是无法改变的,比如911gt3r高速弯入弯的转向过度。即使一些情况下也许这可以解决,但是也要着眼于调出来的速度以及整条赛道的平衡。比方说我可以为了亨格罗宁11号弯调大前轮束角,但是这会使得其他弯角的平衡被破坏。我可以为了回头弯的出弯调软后悬增加出弯牵引力,但是在连续弯路段过软的悬挂会导致车变慢。同样会因为悬挂变软变化的还有车辆的灵敏度,这也受防倾杆的影响。车辆的灵敏度影响了驾驶的“手感”,车手对于车辆行为的舒适程度,因为赛车模拟经常涉及到长时间的重复刷圈,因此为了避免过于枯燥调教的与风格的契合也非常重要。同样,911gt3r这辆后轮空气下压力因为引擎布局导致扩散器非常小而极度依赖尾翼的车上非常明显---一方面,较大的尾翼让它在直道上失去非常多的优势,但同时较小的尾翼调教不仅不能让它在直道上比其他V8,V12等扭矩怪兽更快,反而还会失去弯道的优势。因此,调教中涉及非常多的让步与权衡,单个弯角与整体平衡的权衡,驾驶感受与纯速度的权衡,自我优化与更改调教的平衡等。

 

当然,在991.2gt3cup这辆车上,很多权衡的重要性下降了,比如因为它最大与最小下压力导致的直道尾速差距很小,因此尾翼大部分赛道上可以开到全满。当然,这辆车在刚上手时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如它没有TC,或者它的下压力导致默认调教下刹车区的不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车保存了量产车上的麦弗逊前悬挂,在调校上会略微有所不同,之后会提到。

 

在调校之前,为了更好更简单地描述赛车的一定行为,我们需要先定义转向不足与转向过度。比方说Aris在他的一个视频中将“前轮的滑移带来的方向盘变轻的感受”作为转向不足的概念,因此比如调小后倾角就会增加转向不足,使车的转向变轻。在此系列中,大部分讨论的不足及过度停留在入弯方面,因此我仅会将稳定的前端定义为转向不足,实际感受应该是转向变重;将不稳定的前端定义为转向过度,实际感受为转向变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定义更加符合大部分人对于它们的定义。


萌新论调教:导论(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