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几种小众少见、花里胡哨的水果,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

2022-07-29 18:15 作者:传媒执行号  | 我要投稿

水果是大自然中的奇妙产物,它们或甜或酸,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对人体有极多的好处,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



由于世界各地的气候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水果的种类也丰富多彩,本文列举几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水果并配上诱人的摄影图片,供大家一饱眼福!以后有机会遇到了再一饱口福!



1、油柑



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油柑,就连很多的南方人都没有吃过,因为它是广东潮汕地区的特产,是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一种小种水果。



油柑在当地也叫余甘果、油柑子、油金子、山油甘、土油甘、油甘子、余甘子等等,虽然多数地方叫它的名字带有“柑”字,不少人听到了也会以为它是柑橘的一种,其实油柑子是大戟科的落叶小乔木。



只是因为它的果实很像柑橘,成熟了是赤黄鳝或者淡黄色的,再加上它吃起来味道很特别,吃第一口会让人想吐,而吃第二口就会有甘甜的味道,接着就会上瘾,所以就得名“余甘果”,民间多叫它“油柑子”。



很多人之前说油柑很上头,吃不习惯。可是随着奶茶火了之后,油柑子也火了,它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如今已经卖到35元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



2、苹果蕉



苹果蕉也曾鲜有人知,不过最近几年才逐渐红起来。因为名字里占着两种水果,很多人一时搞不清它的真实身份。



其实,苹果蕉又叫苹果粉蕉,学名粉杂1号粉蕉,是广东省主导香蕉品种,因为有苹果香味而得名。它既不是香蕉与苹果的爱情结晶,更不是什么转基因产物,就是香蕉的一个品种!



从外形上看,苹果蕉个头短小粗,果型胖嘟嘟的,不像普通香蕉那样瘦长直。成熟后,它的果皮非常薄,肉质饱满,吃起来比普通香蕉更软糯润滑,还带有淡淡苹果香,味道也是甜中微微带一点酸。



3、余甘果



第一口想吐,第二个甘甜,第三口则会让人上瘾,这就是余甘果的魅力,吃起来有“余甘”的味道。在过去它是一种药材,主要是用来入药。后来才开始当水果吃,但是在当地才能买得到,其他的地方很少见到。



现在也有人工培育出来的水果型余甘果了,相比于之前野生的,果子个头更大了,而且甜度更高了,口感也要更好了。并且它的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也比较高,因此种植的效益不错,给很多的当地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4、醋栗




醋栗也叫灯笼果,在我国的吉林、辽宁、四川、湖北一带都有,长得像灯笼,晶莹剔透的,果期七到八月,果实圆球形或者椭圆形的,有的种类果实成熟后是黄绿色的,还有的是红色的,不仅可以吃,观赏性也很高!



醋栗的果实香甜,富含维生素C以及铁、锡、钾、磷、锌等矿物质,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它还可以做成果酱、果酒等长期保存的食物。



5、软枣猕猴桃



想必酸甜可口的绿色猕猴桃或奇异果大家肯定都吃过,受新西兰等外国销量反响影响传入国内。最近这几年活跃在水果市场中的新秀果品。它就是被外国人称为“kiwiberry”的软枣猕猴桃。



软枣猕猴桃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带的古老野生水果。其主要适宜生长在阴凉潮湿地区的山地地带,在我国北到黑龙江,南至广西五岭都有分布。被新西兰等国家引进种植后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珍稀水果。



软枣猕猴桃作为优质品种近几年才被国人所重视,这种品种对气温阳光要求低,不娇嫩好养活。有朋友在山东潍坊冬天大棚子里养殖育苗,潍坊冬天常年零下还有暴雪出现,里面的种苗却还是没半点冻伤。



此品种更是南方北方都可以养活,基本上有土就能成活,并且只需要非常简单地照顾。家中院前要是有空地的可以考虑栽种。



现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软枣猕猴桃的作用。软枣猕猴桃自身含有很多的维生素C,果胶,叶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其中维生素C更是普通水果的几十倍,常常被第二次加工作为副产品保健品等。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有助于身体健康



软枣猕猴桃更是可以用来入药,有去火降热的疗效,能抗感染。用软枣猕猴桃食疗可以改善肠道消化不良的问题,而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它的口味是否酸涩像野果子。



它表皮光滑无毛,摸起来滑溜溜的。个头较小像普通枣子一般大。但内心却是软糯多汁不像枣子口感那么清脆。果味甘甜,好吃又有营养!



相比普通猕猴桃食用起来更是清甜软糯,老少咸宜。



朋友们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这小水果的大妙用了。自己家栽种不用担心农药残留问题,保证入口绿色健康安全。



水果家家户户不可缺,外面购买又贵又有农药残留。无论是自家闲暇时采摘品尝送邻里亲友还是拿到集市外包装售卖都是超值.



对于新手无栽种果树经验的朋友们也可以选择种植此品种。果农选择成批地种植此果树也是不错选择!经济效益高,亩产量耗损量低成熟周期短生长速度快。


几种小众少见、花里胡哨的水果,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