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彼岸花开:我不是曹髦,我没有武功,我只要鹿哥哥...de人头

2021-08-26 22:53 作者:重舟-声名水上书  | 我要投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代社会想要做到出凡入圣是相当艰难的,非有大担当大成就不能成其名。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地位很高,被誉为创作者之圣,意思是器物用具乃至文章典籍的开创者,类似于中华文化里面的伏羲炎黄以及文武周公,评价之盛无以复加。今年(2021年)是其去世整好一千四百年,追忆先贤,以励后人,唯民心所向,能万古流芳。老是想着财富密码患得患失,早晚腐水流蝇,䲭鼠匣首。

圣德太子像

崇峻元年(588年),百济进献佛舍利,苏我马子在大和国飞鸟地方主持修建法兴寺,因地名也被称作飞鸟寺。之后一段时期的日本以飞鸟为国家中心,所以自推古女帝至大化改新这段历史,被称作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日本的外交以遣隋、遣唐为主旨,一面汲取隋唐荣华似锦的典章制度,一面坚持本国独立自主的对等外交,此举殊为不易。此后千百年时光流逝,日本与中华之间在较长久的时间段保持了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圣德太子的遗泽无人能比。

内政方面,圣德太子颁布了著名的“十七条宪法”,借鉴儒家思想,“君天臣地,民无两主”,强调君臣有序。法条的目的在于抑制地方氏族私权膨大,打造大一统之天朝帝国。内藤湖南指出,隋文帝变革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统治,重塑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力量表现。而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表达的深层关切多多少少与隋文帝的思想有所契合。

十七条宪法号称是日本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受时代约束并没有实际的奖惩条目,徒具教化作用,更迹近于以德治国,流于纸面。真正付诸实施还要等到三十年后的大化改新,那时主持改新的众多高官显爵无一不是受圣德太子之命出使隋唐的使者学生。从这一方面来说,有圣德这位总设计师,乃有改新之日新月异。

小野妹子出使隋朝时,顶着的头衔叫作大礼冠,大礼之冠位列冠位十二阶之第五位。圣德太子于推古十一年(603年)颁行“冠位十二阶”,按德、仁、礼、信、义、智各自大小二阶顺序分为十二阶,冠色则分别为紫、青、赤、黄、白、黑。冠位的授予依据官员个人才能与功绩表现而定,全然改变旧有的氏族门阀世袭制度。换句话说,莫问血脉赤橙黄绿,休管祖上功名盖世,要是一天到晚只会输想你的液(夜),赶紧滚边去自闭。

圣德太子最显著的功绩便是大力推崇佛教的传播,变苏我氏一家礼拜之佛法为皇室全体一力守护之佛法。推古二年(594年),圣德借女帝的名义下诏“兴隆三宝”,营建寺社,崇敬佛教。推古十五年(607年),再次下诏令群臣拜祭神佛。至推古末期,日本已有佛寺四十六所,僧尼一千三百八十五人。圣德太子因此功德而被尊为日本佛教兴隆的元祖。

大阪市四天王寺是飞鸟时代建筑的代表

当时的日本鬼道肆行,探沸汤、取甕蛇以定曲直,大小氏族依仗国神之威严盘踞地方,对抗中央。圣德太子尊崇佛法,一方面在于昌明开化,打开民众蒙昧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在于重塑一体神化的皇族形象,再造国家统一的社会体制。

推古二十九年(621年)和推古三十六年(628年),圣德太子与推古女帝先后因病去世,“日月失辉,天地既崩”,然而二人开创的改革路线已如开弓之箭,再不能回头。

圣德太子也有叫人诟病之处,批评最多的就是坐视苏我马子谋弑崇峻天皇而默不作声,事后跟苏我氏还多有合作,保持了均势和平。此类评说其实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用后人的意识标准在要求古人。圣德要是有灵,大概要咆哮一句,臣妾做不到啊。彼时圣德才二十出头,根基不足,若是贸然挑战如日中天的苏我马子,下场只怕还不如那位文成武就,仗剑登辇的高贵乡公。

圣德死后,苏我马子向推古女帝请封葛城一县作为领地,遭到女帝婉拒。前面提到过,苏我氏原是葛城氏的分支,苏我马子求取葛城县,颇有追求祖宗发迹之地的意味。推古回复的答话也挺艺术,大概意思皇家与苏我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但是葛城县毕竟是王室领地,在我老妪手里失掉,会被后人说不贤,苏我马子也会蒙受不忠的指摘。为区区一县,何必留身后骂名。

说起来这个事相当不可思议,以苏我马子当时专擅朝政的地位,请封领地居然会被女帝拒绝,然后他也就认了,没有撕破脸,完全不像他个人的风格。猜想一来是王与苏共天下,勉强割地封国引到国人侧目终归不妙,二来苏我马子年纪老大,也有些许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若是继续这么存着谨慎心,苏我氏或许能落一个圆满,只是苏我马子死于推古三十四年(626年),其子苏我虾夷继承了位极人臣的权柄。濑户内海浪打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苏我马子死后两年,推古女帝驾崩。苏我虾夷拥立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苏我虾夷的叔父境部摩理势拥立圣德之子山背大兄。苏我虾夷怒浪攻心,索性起兵杀掉摩理势全家,立田村皇子为舒明天皇。

舒明十三年(641年),天皇再度驾崩,朝中议立继任,山背大兄依然呼声踊跃。苏我虾夷担心控制不住山背大兄,拥立舒明天皇的皇后宝皇女为皇极女帝,此后逐步将朝政大权交给其子苏我入鹿。苏我一家气焰滔天,朝廷百官趋之若鹜,堂堂天皇成了苏我氏的傀儡木偶。

苏我入鹿打算推举舒明天皇之子古人大兄继任皇位,古人大兄的母亲是苏我虾夷的姐妹,也是苏我氏一脉同门。只是因为圣德太子的缘故,山背大兄在朝堂上下素有清誉,极受拥戴。有山背大兄在,古人大兄无望染指大宝。

皇极二年(643年),苏我入鹿派兵追袭山背大兄,将其攻杀于胆驹山斑鸠宫。山背大兄无辜受戮,圣德太子一脉绝灭,连苏我虾夷也不禁大骂:“入鹿至愚,专行暴恶,不亦殆乎?”老是倒行逆施,终有所报。

皇极女帝登基前后,遣隋、遣唐的公派留学生陆续有人思乡归国,其中僧旻、高向玄理、南渊清安诸人留学超过二三十年,亲眼目睹初唐之雄壮伟岸,全心浸润贞观之大气滂沱,回国以后一心想要破除老旧的氏族统治,照搬大唐的典章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封建王朝。遣唐留学生的口号是:革故鼎新,全盘西化。

舒明天皇和皇极女帝之子中大兄皇子与异母兄弟古人大兄争夺皇位,中大兄痛恨苏我氏替古人大兄撑腰,侵占皇权,正好这批留学归来的新新人类张口就是集权,闭口还是封建,意气勃发,如领风骚。中大兄与好友中臣镰足天天跟南渊清安混在一起,只觉得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的。

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在海归沙龙上广交善缘,结识了一大批同志,皆赞成汨罗涛动,巫峰云飞,驱除跋扈,再造大和。末了连苏我氏同族的苏我石川麻吕也被中大兄勾搭入彀,万事俱备,惟欠博浪一椎。

皇极四年(645年),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节齐聚日本修书通好。皇极女帝御驾飞鸟板盖宫,古人大兄皇子侍立侧旁,其余文武重臣屏息噤声,聆听苏我石川麻吕进诵三韩上表的文书。

文武里面重中之重的,自然就是跋扈如梁冀,恣睢似曹瞒的苏我入鹿。苏我氏三代秉政,权倾朝野,可以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极致待遇。人臣至此,后面的下场要么谋逆篡位,要么身死族灭,总之是刀锋边缘,惊险得很。

百官麋集,眼中不见女帝,只有苏我入鹿一人之威仪。宫廷上的俳优乐工更是曲意奉承,格外小心,连连讨得欢心才帮着将其佩剑解除下来。而后宫中卫府关闭十二道朝门,禁绝内外。中大兄皇子手持长枪,隐身殿侧,中臣镰足携取弓矢,以作护卫。中大兄预先将两把利刃交给佐伯连古麻吕和稚犬养连纲田,吩咐说:“努力努力,一起打杀。”让这二人在石川麻吕颂念表文时上前行刺苏我入鹿。

表文将要读完,哼哈二将心存胆怯,迟迟不敢动手。同谋的苏我石川麻吕汗流浃背,手足无措,唱诵的声音也荒腔走板,不成体统。苏我入鹿皱眉问道:“何故栗战?”石川麻吕回答:“近侍御前,不觉流汗。”意思说天威浩荡,所以才不自觉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乙巳之变 江户时代,住吉如庆和具庆父子合作绘制 取自谈山神社所藏《多武峰缘起绘卷》


眼见苏我入鹿已生疑惑,中大兄皇子大喝一声,挺身上前斩坏苏我入鹿肩头。苏我入鹿受惊起身,又被醒悟过来的佐伯连古麻吕砍伤腿脚。苏我入鹿跌倒御前,叩头求饶:“臣不知罪,乞垂审察。”皇极女帝不知情,也吃了一惊,问中大兄何故如此。中大兄伏地回奏,称苏我氏“尽灭王室,将倾天位”,打算取代皇统,所以要诛灭此不臣贼子。

皇极女帝听罢无言,起身退回内宫。苏我入鹿没了凭恃,恰似那案板上的鱼腩,斧斫下的豚羊,顷刻死于非命。中大兄皇子命人将苏我入鹿的尸首送还苏我虾夷,树倒山倾,党附苏我氏的众多臣工纷纷如鸟兽一般四散。苏我虾夷见事机不可挽回,于是焚屋自尽,满室珍奇好物,贵重典籍一齐灰飞烟灭,消弭无形。

苏我父子伏诛,皇极女帝想要将皇位让给中大兄皇子。中大兄坚辞不受,于是由女帝的弟弟轻皇子继位,是为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孝德以前的天皇继位,更类似于朝臣推举,需要得到大大小小氏族领袖的拥戴才能坐稳皇位。若是不能让这些选帝侯满意,血统再高贵也是枉然。孝德上位是无视氏族力量,皇族内部自行决定继承人的第一例。

中大兄为了与古人大兄争位不惜动用肉体消灭的极端手段,铁王座都虚席以待他反倒扭捏起来,让舅舅轻皇子登上皇位,这自然是有其深刻的考量。刺杀的手段过于激烈,可以震慑一时,却不能保证长久。朝野上下的中间阶层虽然不语,中大兄没有信心让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一定跟着自己走。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打包跟着苏我入鹿一起走黄泉幽冥路,日子还过不过了。

而今之计莫若推一名土偶木儡在台前,反正权柄操之我手。做得好功绩在我,做不好也有承冠之人自承其重。当然那位倒霉的古人大兄是不能放过的,虽已出家吉野,还是请他追随苏我氏一同上路。对于想要继位的皇子来说,死掉的兄弟才是好兄弟呢。

中大兄仿唐制,定年号为“大化”,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孝德在位期间颁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因此被称作“大化改新”。大化元年(645年)年底,朝廷迁都难波,第二年元旦,颁发著名的《改新之诏》。

诏书第一条废除氏族统治的贵族制,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第二条制订京畿王领的各项制度,划分畿内,设置关塞驿马、斥候、防人、造铃契,定山河(后来惠美押胜之乱就是因为争夺铃契失利才最终败亡)。第三条废除氏族私有的土地所有制和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第四条统一租赋,推行租庸调制。未几又追加诏书,公布薄葬令,改革旧俗,禁止殉死。

大化改新本质上的动因是大和皇族与地方氏族争夺统治权的残酷斗争。

应神开创大和王朝,传到武烈天皇时皇胤中断。最终继承皇位的继体天皇是应神五世孙,血统已经相当疏远,不啻于一次改朝换代。继体所以能够坐上皇位,原因便是得到了地方氏族的拥戴与承认。

此后皇族势力日衰,到苏我三代秉政,氏族门阀气焰达到顶点,历任天皇几成权贵的傀儡。直至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入鹿,权柄才回到皇族手里。朝争的矛盾因之由氏族门阀转为皇族内部,先是苏我氏钦定的继承人古人大兄伏诛,其后盟友苏我石川麻吕遭人诬告谋反,举家自尽。

白雉四年(653年)中大兄上书请将朝廷自难波迁回大和,孝德天皇表示反对。中大兄弃天皇于不顾,率领皇族百官迁驻大和飞鸟川行宫。孝德一人被弃置难波,怏怏不乐,郁郁而终。中大兄此举是再一次检验人心,不愿意跟中大兄走的,自然有一百种一千种方法让他跟着孝德走。

孝德死后,皇极天皇再度重祚,称齐明女帝,朝政大权依然执掌在中大兄皇子手里。中大兄派人诱骗孝德之子有间皇子反叛,而后绞杀有间,借此排除了执权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

这位千方百计剿灭政敌的中大兄皇子就是后来在日本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第三十八代天智天皇。

百人一首 天智天皇

(第三节 完)


彼岸花开:我不是曹髦,我没有武功,我只要鹿哥哥...de人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