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大IPD还是英国皇艺IDE?我纠结了几个月


-Yeeeees,我们是你的设计生涯加油站!-
一个好的产品不仅仅是单纯解决用户的痛点,更需要考虑产品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Yue同学 -
本科:英国拉夫堡大学
目前成绩是 First
- OFFER -



皇家艺术学院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MA/MSc
宾夕法尼亚大学
Integrated Product Design(IPD)
皇家艺术学院
Design Products MA
伦敦艺术大学
MA Industrial Design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Industrial Design (MS)
- Yes Talk -
Q1:请您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A:
本科学习中我一直专注于在产品外观和交互方面的设计,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对设计的深入理解,我开始相信,一个好的产品不仅仅是单纯解决用户的痛点,更需要考虑产品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随着当今世界技术和发展的迅速进步,产品的要求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要求设计师也要适应。我想让自己掌握传统设计的技巧后,更多的思考未来如何成为一个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师。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近些年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替代,所以我在选择上更倾向于设计创新以及跨学科的合作项目。

Q2:为什么会选择申请英美院校的研究生?
A:
我主要申请了英美的院校:
● 选择英国是因为感觉教学风格与我更加相似,并且在设计创新上更有研究性;
● 选择美国是因为也想换个新的环境体验下,并且美国院校与商业结合的更好一些,就业机会更多;
● 我更倾向于英语系的国家,因为我是英本的背景,因此可以免去语言考试。
Q3: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和申请的学校的呢?
A:
从申请院校来讲,起初我的梦校就是皇艺,想去那里继续读书,也拿到了皇艺的两张offer,包括皇艺和帝国理工双硕的IDE项目,还有皇艺的DP。后来在yaya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美国院校也有所了解,这也让我再后来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申请专业来讲,我还是更倾向于工业设计相关的延伸专业,例如创新设计,集成产品设计等,这也能让我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更好的探索未来的方向。
Q4:请介绍1-2个您的作品集项目吧!
A:
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我对未来人们面对流媒体产生的碳排放问题的思考,如何通过新的产品形式以及交互方式来应对这一问题,以及思考用户与流媒体厂商如何互相促进影响来而减轻碳排放。

在模型制作中,我在市场上没有找到我需要的特定马达,于是我通过重新设计结构以及3D打印部件并通过反复测试制作出一款特殊的升降马达。
在制作prototype的时候,我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马达外壳,我需要不断测试并设计出最合适的的马达外壳以及结构,在这个过程中yes工作室配备的3D打印机以及各种工具对我帮助很大,很大程度上的增加了效率。
Q5:确定留学后是如何准备的呢?
A:
我是在7月份开始准备作品集,因为我已经有很多的在学校里不错的项目,所以开始制作作品集的时间比较晚。
但我建议需要重新准备一套作品集的小伙伴们提前去准备,并且在后期我发现在排版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为要对项目重新梳理以及对整体风格一致性需要有很好的把控。
Q6:你觉得你拿到这些王牌项目的offer是因为学校看重你哪些方面的特质?
A:
我本科的工业设计学习让我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渲染,建模上有了很不错的基础,这个是每个产品学生做好项目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配合好的课题和设计研究,还有好的设计创新。我喜欢探索对于产业或者用户个体有更多价值的议题,我的作品也有很好的体现自己的产品落地能力和prototype制作能力。在文书上我也与我的作品相结合,体现了自己的思考。
我第一个面试是来自于皇艺IDE的面试,因为是第一个面试,所以在面试时稍微有些紧张。他们很喜欢我做的项目,以及对我本科学校以及实习经验也很感兴趣,拿到offer后,之后其他学校的面试就感觉放松了很多。

Q7:有没有给学弟学妹提供的申请过程中的小tips?
A: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品集有自己的风格,不用一味的去追求追求完美,要有自己的风格,可以让导师充分看出来你的与众不同以及你的闪光点。
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在制作作品集的过程中我尝试做了很多之前没做过的事情,比如在伦敦街头进行涂鸦实验,实验之前我总是怕没人会参与而变得很尴尬,但结果是很成功的并且也认识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给予了我很大帮助。
在面试时感到紧张可以通过提前与朋友进行彩排与反复练习来缓解,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面试时一定要克服紧张感,尽力去展现自己的专业的那一面,还有很好的沟通性。
Q8:为什么选择了yes?在yes学习的体验如何?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A:
选择yes是因为拉夫堡的一位学长的推荐,才认识了yaya老师,体验感觉氛围很好,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们都很认真努力的准备作品集。
当时处于很迷茫的时候,自己的项目进度又很缓慢,然后毅然决然地飞去了上海,我认为这可能是我去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了!暑假两个项目同步进行,真的很肝,另外我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合作了一个项目,幸得合作伙伴也很给力,项目产出非常满意。
yes工作室中的设备和硬件工具很充分,可以很好的满足我的设计需求。每天和同学们在一起非常认真的做项目,这种气氛非常的感染我。在这种环境下也提高了不少我的工作效率,并且平时与工作室里小伙伴的讨论过程中也能给我带来不少灵感。

yes不只是在教学上,在申请时间以及选校上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并且在团队项目中也让我能有机会跟其他同学相互学习的机会,在过程中帮助每个同学的成长,不只是在设计技能,更多还在思维层面,如何去面对设计挑战,如果去思考好的设计对于社会和产业的意义。很喜欢yes的团队氛围,小组沟通和交流都是在自然发生的,导师都有自己跟学生的沟通方式,帮助到每个同学。
Q9:有没有相关的书籍、网站、学习资源推荐呢?
A:
在技术学习上YouTube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几乎各种需要学习的教程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在寻找灵感来源时我喜欢使用Dezeen和Design burger(这个网站是一个拉夫堡学长创建的,对于找灵感来源非常有帮助)。


Q10:是否有过工作/实习经历呢?可以谈谈在工作和实习时有什么体验吗?
A:
本科期间,我有一段在英国设计公司的实习经验,这段时间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让我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好的想法。如果大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也可以尝试在实践中让自己获得对工作内容的了解,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
- 导师寄语 -
YaYa老师
伦敦艺术大学 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
Yes Design Founder
硕士毕业于英国伦艺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作品被学校收藏。ACCD工业研究生(全球每年只招8人)录取并带奖学金纪录。创同一申请季,英美院校娱乐、交互、工业、服务设计top1研究生同时录取纪录;美国院校语言未达标破格录取纪录。曾多次获得红点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也指导学生获得红点奖、IF奖、Dyson金奖和其他国内外大奖。擅长跨学科研究和设计创新研究,教学经验丰富。指导学生获得CMU、南加大、罗德岛、ACCD、NYU、RCA、UAL、米兰理工、Delft、埃因霍温、RMIT等欧美顶尖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offer。
寄语:
Wang同学去年生死时速赶作品集哈,还记得是去年暑假冲来上海赶的,虽然之前浪费了一些时间,开项有点难,但是后面还是扛住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很不错的项目。在学校毕设紧密集中的时候,也陆陆续续完成了整个作品集的内容和后续的申请。
目标是计划奔着RCA去的,最后也成功拿到了RCA两张offer,包括最想去的IDE。在我的持续鼓励下,他也申请了两所美国院校,并且都成功拿到,算是实现了英美顶级院校offer全录的梦想!最搞笑的是最后在宾大和RCA中间纠结了几个月,我的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