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
二一零一年正月初十,余已至期颐之年,子孙三世皆至庭闱,庆一百省岁。舍下人头攒动,喜趁烧灯作欢会。身前满眼儿孙,余大喜,探袖弄明珠,举尊饮浊酒。大醉,忆往昔百年春秋,是可谓弹指一挥间。此时此刻,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欲静而思绪生。
百年前,吾生于浙江玉环,为家中次子,得姓蔡名宏宇。家境虽贫,然幸得家中宠爱于一身。吾深知父母倾其心力,唯望子成龙矣。故于学习之事,从不怠慢。吾虽愚钝,然吾志在教学育人,终得求学于浙江师范大学。大学时光,匆匆而过,懵懂间已近毕业之时,奈何深感才疏学浅,阅历平平。胸无五车之学,身无一技之长,故决意考研,其间数次碍于艰苦而欲弃学求职,幸得劝勉于师长及好友,终以头悬梁、锥刺股之志考取研究生。研究生三年,又幸得恩师倾囊相授,且阅读量大增,学识见长,欲习所学之道,故学业既毕,廿六岁便返乡,任语文教师于玉环中学。
年廿八时,父母始忧我终身大事,数次相亲皆无疾而终。后所幸偶遇一女子,身姿绰约,乖巧可人,又逢吾二人志趣相投,便知此女乃吾终生所托。
吾二人相交甚佳,而立之年吾得与喜结连理。后得双方父母资助,吾得购一屋于玉环新城,凡百四十坪,疱屋、浴室、客厅、卧房、堂屋应有尽有,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廊中,平添诗意。屋后河湖视野开阔,舍下市井尽收眼底,车人往来,热闹非凡。夫妻十年守恒业,携手终入中产阶级,且育有一儿一女,生活渐入佳境。
贰零四一年,吾已入不惑之年。应政府援藏之召,吾只身痛别妻子,远赴拉萨中学任教。未曾想,竟深为高原反应所困,终日勉强以吸氧度日。仅半载三度高烧,数游于鬼门关外,未尝不呼父母也。数遭病痛,始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未尝抛学子而去,教学颇具成效。离别之日,师生夹道送别,余心如刀割,忍痛至机场方掩面而泣。返乡,我之事登于报,闻于乡,继而成台州市特级教师。
此后,余潜心教学,直至七十有五乃告归。学子多终成良善之才,或工程师,或医师等。家门常有门徒进出,得见学生成材,吾亦颇慰。今国既得复兴之宏愿,家中人丁兴旺,桃李遍布天下,亦如阳明先生所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