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计划#027 毛姆——微电影剧本素材生产机
看了毛姆的两个小故事,《万事通先生》和《教堂司事》,果然是故事商,短篇小说用不着大段的铺陈,让结构更清晰了,最后一句话必然是故事的精髓,就是小品的文本,整个情绪节奏让我想起伍仕贤的《车四十四》来了。





《万事通先生》,在旧金山到横滨的远洋轮船上,和莫名就觉得讨厌的人同住十四天,这人从头到脚都让人看不顺眼,说什么话题都能插上嘴,不懂装懂的“普信男”,但却在一个关键的时刻,甘心骄傲扫地,只为维护另一个陌生人的难言之隐。人性复杂,“普信男”也有隐秘而“伟大”的时刻。
《教堂司事》,不识字,没文化的中年男人,以为在教堂里做做杂事就可以当作人生的归宿了,却因不认字也不想学而遭劝辞,受挫后想在街上抽根烟,却整条街找不到一家卖烟的店,灵光一闪他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十年间成了十家店的老板。银行看上了这位大户的巨额存款于是邀请他理财投资,看不懂条款的他又再一次坦白了不识字的事,一位成功的商人居然不识字,这让人匪夷所思,但……
“我确切地告诉你,先生,” 福尔曼先生说,他依然露出一丝贵族的微笑,“要是会的话,我现在就只是内维尔广场圣彼得教堂的司事了。”
精巧小结构,背后大命题,读起来有点爽,爽完还能咂摸咂摸后味儿。
这就是毛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