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考德上公考培训校长朱建华——做人做企业一定要品德至上
人物:公考培训专家,安徽考德上公培学校校长 个人履历
1972年,9月我出生在安徽肥东的一个农民家庭;
1990年,12月因为家穷,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这所大学深造;
1991年12月,我参加了解放军报的新闻函授班学习,从此与新闻结缘;
1997年,我拿到了湖南大学新闻专业自学本科证书;
1996年到2010年,我先后在湖南和北京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做了8年专职记者、编辑,7年总监、副总编辑、总编辑工作;
2010年,我拿到了香港大学传媒管理研究生毕业证书;
2011年圣诞节那天,我从北京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合肥,创办了安徽考德上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
如今,我还坚定地走在追逐人生梦想的路上——朱建华

人物:一篇作品 一通电话带来的人生转折
在正式接触到公务员考试培训以前,朱建华在传统媒体行业度过了长达15年的时光。回首早期学生时代的那段日子,朱建华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苦”。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特别不好。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没有饭票,我足足饿了两天半。直到高考时,我还是穿着嫂子借我的黄军装走进考场的。”
高中毕业以后,朱建华进入了部队。由于兴趣使然,他常常写些诗词散文抒发随想。一天,部队的领导看到了朱建华的作品,这一次偶然,给他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朱建华回忆道:“首长看了我写的文章以后,想把我送到《解放军报》学习,不过对我有一个要求,就是学成回来后要为部队做好宣传工作。”
在经历了一年的学习之后,朱建华成为了部队里的专职新闻报道员。为了让他写出更丰富的报道,部队的领导给了他自由的采访时间,还专门为他安排了采访车。这些都为朱建华后来考进电视台的媒体从业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从湖南到北京,从记者到总编辑,做过诸多深度报道,作为《电视时报》、《网球》杂志、《环球游报》的创刊人之一,朱建华在兢兢业业中一步步走向了事业的高峰。2009年,一位老朋友打来的电话为朱建华人生画上了第二个转折点。

考德上,品德至上
“考德上”不仅取义“考得上”,其名之寓意更强调“品德”二字。无论是否能够通过考试,公考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品德一定是最最重要的品质。
同样是在2011年,国考的大转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强调“以德为先”的品德选拔,国家人事部正式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德考”的相关细则。而这些,正是由“考德上”会同全国部分曾经的公考出卷人、阅卷人一起探讨的结果。
在最初的阶段,由于是新校,加之资金问题的困扰,考德上的发展并不如预期中的顺利。朱建华在前往湖南目睹了学校的状况后,毅然决定加入其中,他告诉田亚东,自己要在老家安徽开办分校,为考德上添一份力量。
其实做企业也是一样,在数年的时间里,朱建华见到了许多因家庭贫困而对公考及公考培训望而止步的年轻人。
曾经,就有这样的一个男孩,给朱建华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有一个学员是在去年考上了政法干警,他是从国旗护卫班退下来的,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的女朋友是某市政府机关领导的女儿。用老话来说这俩人是‘门不当户不对’,女孩的父母也不赞成他们的交往,于是这个小伙子就去考公务员。他也报过培训班,但是连续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后来他听说我这里是考上了再付钱,恰好他身上也没钱了,就来这里找我学习。”

理性面对公考,迎接未来挑战
每年一到国考、省考的时间节点,不少人都一窝蜂的涌入公考大潮,很多岗位出现了“千人竞争”的局面。其实考生应该理性对待公考,公考不是决定命运的考试,每个人是否适合做公务员,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资水平是否是你喜欢的、适合的,都要提前进行了解,切不可盲目报考。也祝愿每一位有理想、有公务员梦想的年轻人都能考得上,实现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