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自由而死的马萨达精神

公元66年,犹太人首次掀起反对罗马残酷统治的起义。罗马的第九个皇帝维斯帕先于公元70年8月派重兵攻破耶路撒冷,无数犹太人惨遭屠杀。义军残部撤退到马萨达要塞,顽强抵抗罗马军的围攻,坚持了2年多的时间,也曾给敌人以重创。
公元73年4月15日破城时,发现所有守城将士集体殉难。
殉难前,起义领导人爱力阿沙尔发表演说:“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也是最后停止抗争的人。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人!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我们做活俘虏,但他们没有办法阻止我们。遗憾的是我们没能打败他们,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与所爱的人一起去死。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
这次自杀殉难总计960人。
从此以后,犹太人失去了国家,流落世界各地,在艰苦卓绝中漂泊了近两千年。
马萨达是犹太国的生命绝唱,正是这一决绝的“为自由而战、自强图存”的精神根植于民族基因,纵然犹太人颠沛流离2000年,依然牢记民族的文化、信仰,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不改初衷。
马萨达使犹太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换来了民族的“永不陨落”。
二战使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大清洗,也置犹太人死地而后生,回到祖先的土地上去,复兴大卫王的光荣与辉煌,梦想染红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的道路。
犹太人几乎亡种灭族的悲惨遭遇,让世界为这个不幸的民族默默垂泪,因而才有了对其立国的支持,同情成就了犹太人复国的梦想。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进行特别管理。
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以色列。
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世界各国纷纷响应。
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由此诞生。
一切似乎冥冥注定。“我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将以色列人赶到各国,日后我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出来,领他们回到此地,使他们安然居住。”(《耶利米书》32:37)但神毕竟只是心理暗示,主因在于文化动力和自身的勤奋。
犹太人凭着永不陨落的马萨达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片荒凉的大地上建起了高楼大厦,发展高科技,一改往日放羊牧驼的游牧方式,把荒漠建成绿洲,在沙漠里种蔬菜,出口世界各地。以色列,这个神赐的名字,凭着马萨达精神把这块土地变成了真正的“流着奶和蜜之地”。
犹太人的骄傲不止如此。世界上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17%是犹太人。人口不多,大师辈出:哲学大师弗洛依德、思想家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商人哈默、政治家基辛格等等。
中国也曾有马萨达之战,与之相比,更为惨烈,这就是崖山海战。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军攻至崖门,南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役使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伟大尝试化为泡影。
但也正是崖山海战的惨痛,让中华民族隐忍向上,在内心深处植下复兴的梦想,700年不灭!
今天我们和以色列一样,走在复兴的大路。
一个人成功是自身努力,一个民族成功必定是文化使然。
文化不灭,民族必兴!
马萨达,永不陨落的追求自由的精神,自强自立的昂扬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