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何选中63岁姚崇?唐玄宗为何背着众宰相偷见姚崇?(一)
一位63岁的老者突然之间在夜晚时分被召到了骊山行宫当中来见唐玄宗。这个老爷子那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唐朝四大名相房杜姚宋之一的姚崇,姚崇见唐玄宗怎么还偷偷摸摸的?这个事儿没那么简单,唐玄宗刚刚要放出风把在外地的姚崇调回来当宰相之后,马上以张悦为首的功臣群体就开始四下联络来阻碍这件事情了。
首先打头阵的是御史大夫赵延昭,专门上书说姚崇这个人出现各种各种什么样的问题,这个弹劾之间选择的就非常蹊跷。这还不算完赵彦昭的弹劾没有发挥作用。紧接着殿中监姜皎又来向皇帝请示了,见了唐玄宗的面就讲说,陛下我给您道喜,您空缺的河东总管我找到合适的人选了。李隆基一听就问了你觉得用谁合适?非常明确的回答这个位置非姚崇莫属。姚崇这个人我通过前前后后都考察了,能文能武而且刚直不阿,他到这个位置啊一定让您非常安心的。
听完这一番话唐玄宗脸色就变了,这个话是你自己想的吗?当时姜皎就懵了,这话确实是我自己想的,不是吧,这是张悦让你来讲的吧?我当初早就说过要任用姚崇,但是你们迟迟不同意,但是一听说我要让姚崇来当宰相了,马上就把他推荐到河东总管了。你们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实话实说是不是张悦让你来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姜皎当时吓得脸色煞白,确实是中书令张悦派我来的告诉我如何如何讲,全都招了听完了这一番话之后,李隆基心里就非常清楚了,突然间形成一个小的利益团体,它阻碍了整个王朝开展下一步的变革工作,而且更可怕的是排斥异己。
这种情况下李隆基没有马上碰硬,然后派人悄悄地把姚崇叫到了骊山行宫。那么有人讲了张悦是个奸臣,他故意使坏吗?其实没那么简单,我们看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用简单的奸臣或者忠臣来看待一个人,每个人的面相都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身上他可能做了很多坏事,但是她身上又有不少好的现象值得我们去了解。
张悦这个人不是一般人,当年他中进士的时候,可是以头名的身份中的进士,相当于今天的高考状元的文采能力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武则天的时候就已经一定的重用,而且这个人也不是没有风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就担心别人造他的反,所以对官员方面采取了非常残酷的手段,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手下的一个非常得势的男宠张易之让张悦作伪证,直接指认某个人犯罪了张悦是坚决不给张易之的面子,绝对不会诬陷任何人。而且替别人脱罪这件事情,当时在朝廷上下那是有口皆碑,所以睿宗李旦继位的时候就重点提拔了张悦,而且让他给太子李隆基侍读,这就是李隆基老师的身份。
而且李隆基再发动政变,开始犹豫的时候就是他远在洛阳,专门派人把佩刀送来,请李隆基赶紧早做决断。但是这个张悦也有缺点,不太拘小节,这个小节是什么?就是平时比较喜欢钱,比较敛财,在财务方面不仅自己收贿赂,而且还贿赂别人,身边也有一个小的利益群体。这个赵彦昭其实在整个政变当中没有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但是张悦就跟皇上讲了,他说陛下这个人曾经参与过我们的政变密谋,跟我们两个商量过事情,他还是起到一定功劳的,所以请陛下提拔他们。所以赵彦昭就受到了提拔,自然对张悦感恩戴德了。张悦安排他弹劾姚崇,她当然就欣然受命了。那么张悦为什么反对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