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帖
从22年6月零零散散的开始准备考研,到23年3月28号完成了复试最后一项等待最终结果,背着大半年的担子终于放了下来,个中辛苦暂且放下不表。这大半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考研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让人迷茫。
就算初试分数挺高,也没有跨考,我还是经常在各种各样的时候陷入迷茫和焦虑,经常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时不时想在网上找一些复旦大学计算机考研的经验贴看,一是为自己的复试做准备,而是通过别人的经历给自己一些信心。这些帖子之中很多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从某种形式上鼓励我走到现在,所以我也想写一篇--从考研大军中迷茫者的角度--写一篇记录帖,记录我考研之路上的迷茫和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法和意见,或许在某天,一个同是迷茫的考研学子能在这篇帖子中找到一点点信心,汲取一点点帮助。
如果你也打算考研到复旦或者对考研不是很了解,可以先收藏本文,我会持续更新,如果你的问题没有在文中找到答案,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给我,我也会尽可能地回答。如果文中有什么问题,也请大家指正。
长文预警!持续更新~
2023.3.28-----------------------------------------------------------------
今天结束了复旦大学考研复试的最后一项面试,但是按照规定由于明天还有面试,在所有面试结束之前我不能透露关于面试、机考的内容,所以我就先说一说自己的情况,以及记录一些在考研初期的心路历程、初试的准备方法。等复试全部结束再去详细说一说复试。
2023.3.29更新-------------------------------------------------------------
更新了一些初试常见问题(6~7)和复试流程,今天复试仍在进行,所以还是避免写一些复试的具体细节,仅仅为各位列举一下复旦计科专硕的复试时间表。
个人情况
我的本科是在上交CS,排名在系里大部分时间是后30%,可以说是菜的发绿了。本科期间也没怎么去实验室,更不要说搞科研了。项目也只是跟着各种本科课程水,机器学习,安全,网络,前端后端巴拉巴拉的项目都做过一些,但是仅限于有课的那个学期,而且都做的不深入。
答主在本科期间高数一B-,高数二A-,线代B,数据结构C-,操作系统B,计网B+,机组B+,政治课基本是A,英语六级擦线过的水平。
择校
在考研一开始选择目标,我的目标大概就是在上交、复旦、中科大里面选,最后选了难度相对比较小的复旦。说明一下,这三所学校的计算机都很不错,谁好谁坏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评价。
但是客观来说,这三所学校里,难度最高(计算机)的肯定上交,复旦和中科大我也没认真比过,但是复旦的专硕是数二英二,像我这种已经八百年不碰数学,七百年不碰英语的人来说更友好一些(而且复旦招的多),最后选了复旦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定位吧。(btw,23年上交的计算机专硕 专项只要335就能进复试,有时候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如果你也在纠结这几所学校,不妨看看前几年或者前一年的分数线再做定夺。)但是,报考复旦大学计算机的人真的非常多,竞争也是逐年激烈,很多同学都是奔着我上面列举的原因而来,22年的考研群已经超过1700人(计科、软、工研,其中大头是计算机),这还只是加入群的数目。在当前计算机余热仍在的形势下,我推测这几年报考复旦计算机的人数只会增加。同时报考人的成分也很复杂,上有清北下有双非,当然不是说本科有什么高低,但是碰上1个或者100个大佬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初试准备和一些小建议
我的基本情况上面也写的很详细,基本就是不学无术(bushi),初试开始复习的时间说是六月,其实真正开始复试就是7月了,八月回家呆了三个星期也是没咋学,后面回到学校才真是开始复习。
最终初试成绩405,政70,英83,数129,专123。这个成绩也不敢说有多好吧,大概是进入复试的370人中的前15%左右。我对这个初试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相比于我的本科成绩来说。下面我也介绍一些在初试准备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复习?
答: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开始的时间点也各不相同。很多人是渐进地开始复习,可能从三四月份就开始陆陆续续看网课了,有的人一上来就火力全开,七八月份才开始复习。
我个人觉得战线没必要拉的太长,可以在六月开始。我是从七月中开始的,初期对自己陷入了很大的怀疑,一度觉得自己太懒了肯定完蛋了,但是事实证明焦虑是没有必要的,其实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考生该做的都是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相信我,即使你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九月份甚至十月份了!而你也陷入了对自己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失败的人,请相信我!不是这样的!抛开那些“乱我心者”才是考研最最重要的事,一定用一种自信的姿态面对复习!
第二个问题:政治课什么时候开始学?
答:个人认为没必要特别早(如果你想挑战80分另说),我真正开始背已经是十月份了,但是在这之前应该通读一遍,对整个政治的脉络有一个把握。实话实说,政治这个东西,只有两种状态:1、肯定能考75分以上。2、在60到75波动。就算你背了真题,真题的答案也未必就是你背的答案。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背还是要背,但是没必要做特别多的卷,只需要在看(做)真题+考前一个月认认真真做5张左右+15套选择题(市面上的主流卷子)。
相比简答题,选择题更能快速提分,也是需要做题手法的,很多东西光背是没办法学会的。
第三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做真题?
答:尽早开始,整体来说10月正好,11月有点晚,12月撞大运。
四门课的真题做法相互还有一些不同,但是有一个相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一定要强调的!就是!
不管什么科目!真题卷是最重要的!
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地把真题卷当练习册做了!
每一份真题都是经过许许多多老师深思熟虑的成果,是对一门学科的综合性考察!尤其是数和专!
请记住,每一份真题卷就当真题做!(政治除外)
接下来说说各科的区别。
数学应该最早开始,最好先从真题开始,因为真题相对比较简单,也方便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进入模拟卷,模拟卷的难度一般很高,做的目的就是磨练你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计算量大或者题型很偏的卷子的应对能力,尽量用上午考试时间来严格的做。最后临考前再用真题卷维持手感,同时提升一下自己的信心。
专业课408再次强调,一定珍惜真题卷!因为408在市面上没有很好的模拟卷,王道8套是一定要买的,还算稍微可以(但也偏简单),天勤的卷可以不买(题目很偏,没什么价值,拿来当练习题可以)。所以408的真题卷一定一定一定要在下午抽出三个小时好好做,而且我建议做两遍。基本你模拟考的分数的平均值就是真实成绩。开始时间不是一定的,当你觉得你把书本吃透了,你就可以做卷。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做卷,我的目的就是1,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2查缺补漏。所以一定要有一定基础了再来做卷,我个人是在通读王道四本书两遍之后才开始做卷,这个时候成绩基本在110分左右了,做完卷可以开始看第三遍书。
政治不提,一定要跟一个老师,时政性很强,真题卷只是为了学习怎么阅卷阅题。
英语,真题也很重要,但是一些模拟卷也可以,我是把真题做了两遍,也做了一些英一的卷。
第四个问题:政治背不下来怎么办?背了就忘。
答:可以说,你背的肯定不是答案,每一个老师给你的都是她/他揣测的关于一个题目(话题)的最有可能的答案。所以你要背的更多是一种模式,而不是针对一字一句,特别是非时政内容,很多套话你可以重复用。当然这也是需要个人理解的一个过程。但是对于马原思修这种有原理的,那就一定要背了(惨)。
第五个问题:每天早起很困难,做不到用功怎么办?每天打不起精神怎么办?
答:亘古难题,如何做一个勤奋的人?我也帖一些自己的小方法,大家可以当个乐,也可以试一试。
渐进法:一开始我只能9点去图书馆,十一点就吃饭了,有时候上午啥也没干,但我坚持每天比前一天早起5分钟,半个月之后每天就都能准时守在图书馆等开门。
心理暗示法:交大图书馆有四楼,我最开始在二楼,然后十一月一直在三楼,最后几天我就去四楼学习。其实就是暗示自己的成绩也跟着自己学习的楼层长,最后也是成功突破了400分。
日程表法:我后期的日程表基本就是每天8点到图书馆,背一会政治,然后八点半准时考数学,考完整理一下错题十二点前后去吃饭,然后到图书馆睡40分钟,整理完错题,下午两点开始考试。考完吃饭。晚上就属于背政治和英语或者做习题看书。十点半回宿玩一会游戏,背背单词洗个澡就睡啦。
我想说的是,坚持很难,但是当你看到自己的进步,坚持就有了意义。特别是第一次数学考到140甚至满分,或者第一次英语只扣3分甚至没扣,坚持的意义是让你看到新的、有生机的、不再懊恼的自己!
第六个问题:复旦的分数线怎么样,进复试难度大吗?
答:复旦计科专硕的复录比大概是1.2~1.3,就拿23年为例,专硕共收280人,进入复试370人,最低分是359(群里统计的),算是分数线比较高的了,400分以上六十个左右,22年之前的数据网上也有,可以看这一篇。
2023复旦大学计算机考研信息汇总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总的来说如果想比较稳定的进入复试,大概要考360(随试题难度有所波动),如果想在复试中更主动,可能要考到370以上(随试题难度波动)。这个分数对于数二英二来说,其实是一个努力过后很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尤其是对于有408基础的人来说,我个人认为408是最能拉开差距的一门课。当然如果你想冲一些复旦计算机的最热门的方向,那就需要初试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成绩作为敲门砖,然后直接联系导师,导师可能会安排组面看一下你的综合能力。
第七个问题:考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考场在哪里?
答:考场是不确定的,一切以准考证为准!23年的考场是在江湾校区,如果你需要在附近找酒店住,建议找一个近一点的,远一点的就要早上早点打车去,因为早上去的那条路很堵,都是送考生的,而且十二月份的上海还是蛮冷的,考生这个时候压力都很大,一旦感冒了就很麻烦。所以要做好保暖。
同时早上第一科是8点半,所以大概七点就要起床,前一天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因为你考完第一课之后是不能留在考场休息的,外面又很冷,江湾校区旁边也没有很多商户,你可能在附近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坐着的地方,所以晚上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有午睡习惯,可以稍早回到考场休息一会儿,大概是提前半个小时可以入场。
考试准备的东西无非就是橡皮,涂卡笔,黑色笔等一些文具,涂改带是不能用的,小刀是不用带的,草稿纸是不能带的,垫板(全透明)是可以带的,面巾纸、矿泉水是可以带的,当然还是要听从老师的意见,如果他要检查就让他检查,他让你把包装撕掉就把包装撕掉。除了政治应该都会发草稿纸,是A3大小,用完要收回去再发新的。发卷后不要急着动笔!会收到老师警告!等到开始铃响或者老师发出指令再开始动笔!
第八个问题:还没想好,持续更新。
复试流程
在初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会加群然后问复试的事,包括但不限于分数线、招生人数、时间、安排,群里乱糟糟的说什么的都有,这里就按照我的经验稍微为大家数理一下初试结束后的流程。
首先关于分数线:
不要相信关于任何人的任何分数线预测,不管他是考生/学长/老师,我这里也仅仅做个介绍。如果你觉得题相对于真题很难(尤其是数和专),那么你可以把分数相较于去年降低五到十五分。然后去对比自己估计的成绩,如果出入在十分以内,那还是很有几率进入复试的。
当然这个办法也仅仅是参考,因为每年阅卷的压分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数学和政治是会压分的,而随着大小年的变化,分数线上下浮动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不知能不能进入复试,可以进考研群看看,一般会有一个自统计的野榜,你可以按比例自己估计一下分数线。
关于招生人数:
我贴一个今年的方向选择图

编辑切换为居中
可能会有扩招,但是不要指望扩招。
关于复试的时间:
没有一个确定值,一切以学校邮件为准。往年由于疫情的关系,也很难作为统计标准,23年作为疫情结束后第一次正常化的线下复试,时间是在3月26~29日,而邮件通知是在3月21日。也就是说,通知进入复试和真正开始复试也就是一个星期不到。复旦的通知邮件一般都在3月21日或者22日,所以复试的时间也就是三月末,最晚不会超过四月初。这个时间距离初试结束就正好是三个月,对于跨考、无编程/项目经验的同学来说,这段时间是很短的,毕竟还包括一个春节,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好项目/编程/面试的准备。关于项目/编程/面试的问题,我在之后的更新也会具体介绍。
复试简单介绍:
复旦大学计算机专硕所有方向的复试都包括,1、编程机考(近些年都是不计入成绩,但是作为面试考官的重要参考)。2、英语口试(五分钟,包括一分钟到两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和四分钟的英语问答,占复试10%)。3、专业面试(十五分钟,包括一到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和多位老师的轮番提问,占复试90%)。
这三项的具体内容,以及一些我准备的经验,面试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等等,我都会在复试完全结束后写出来。喜欢的同学可以点波赞同喜欢关注球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