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昨日絮语

2023-07-15 01:59 作者:歌凝云遏  | 我要投稿

所谓昨日,或许是因醒来而驶离的一场梦。回顾过往的笔迹如造访遗迹,难得的闲暇里容我漫无目的地搬运些旧文字。 图绘 @冬雀w

2020.10.05

最近在看一本讲述创伤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之间关联的书。书中举例目睹或承受了创伤场景的亲历者们,大多在往后多年徘徊于车祸、战争,或者恐怖主义带来的触目惊心的闪回里。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他目睹了飞机撞向五角大楼,灰烟滚滚,许多的人别无选择地从窗口跳下落成血泊。但他的父亲有幸逃出了大楼,与家人团聚。小男孩在自己后来的绘画作品里描绘了破裂的大楼、升起的浓烟、半空中下坠的人们,以及楼侧地面的意义不明的黑色实心圆。“这个圆是蹦床,这样就可以接住往下跳的那些人了”,他解释说。在爱与安全感里成长的孩童具有的想象力,足以消解恐惧与创伤带来的影响。 我想成为那种可以给他人架起蹦床的孩子。 2021.03.05

我的本能里仿佛没有对他人的关注与兴趣,浅层交往里的友善法则确实已经足够我变成一个可以和陌生人自在相处的人了,可是内里的过剩自我意识多多少少把我隔绝在他人之外,近距离相处时总会暴露出不够为他人考虑的无意识。代偿的热络不能覆盖内在的迟钝闭塞,离成为“好人”还有好远好远。 2021.03.29

昨晚梦见了我在一栋老式教职工宿舍院的偏房发现了被烧成黑色的炭块的一样的人形残骸,只剩下一副黑色骨架,下颌骨夸张地打开着,像是在呐喊。梦里的一个青年告诉我说那具尸骨是我家先前走失的老人,我在梦里也来不及恐惧和悲伤,只是觉得有些诧异。梦醒之后才顿悟了这个噩梦的倒影所在,我甚至没有什么值得说出来的感想,要么太过无力,要么太过轻慢。 2021.04.27

并没有打算获得什么普世意味上的大成功,但是人没有办法分享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用自己都不相信的善意谎话去补贴他人实在是杯水车薪,反倒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天赋有所成就的人可以靠简单的一句安慰四两拨千斤。大学以来,我确实能看到一些老师“授人以渔”的真诚,也能察觉寡淡的老师释放着“各自放过”的暗讯,也能捕捉到课堂上那些小心翼翼点到即止的暗语。同学圈子里几乎不见有谁提及隔壁某校的那场集体自发声援,极少数能见于社交圈谈论都是“见怪不怪镜外思想入脑啦,她们受人利用都不自知啦”之类的语调,真是不愿意去咀嚼消化这样的现实生活啊。     但是我的确应该反省自己的消沉里是不是勾兑了太多宏大渺远的苦难,假借他人遥远的苦痛去正当化自己的懈怠、庸俗,在挑战面前因为缺乏资讯和经验就惶惶不敢前,实际上完成有些事情只需要面对失败的觉悟和自尊心。如果说这些教训有什么积极意义,那就是我确实离社达越来越远了。我能够理解那些普通小孩因为低容错、低回报,在碰壁以后没能在跑道上奋起直追的故事,应试时代那种“有标准答案,有步调相近的同伴,有乐意提供指教的老师”的平整跑道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昔日勉强足以填补不安的可控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孤立无援的不安。即使我十四五岁就知道,需要用守纪和优秀才能置换的认可和庇护是分量可疑的,是“不得不攥在手里的赝品”,那些雄心壮志的神话中间多多少少裹夹了势利和冷漠,即使师长对我们“积极向上,握住命运主动权”的期许是祝愿成长与自由的良好寄语,整体上看应试系统的天道酬勤仍然是一个大谎话。     承蒙教师家庭长期以来的朴素教育——要上进、朴素、守纪、知耻,长着一张“适合用来问路”的面容的我向来穿着长度淹没膝盖的长裤,却依然有幸和数个温和守纪的同学一起被教导主任教训“校服外套拉链不拉像不像流氓”,与此同时当我在最灵敏也最狭窄的年岁遭遇同龄人乌泱泱的顽劣中伤、挖苦和和嘲讽时,学校却可以天然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主持公道的依据和必要,“专心读书,懦弱的人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的正论在学校和家两点之间形成了最绷紧的线段,学校纪律的初衷就是给人加上审视训诫的枷锁,这份枷锁也许可以遏制一些肢体的暴力,但是没办法抵挡从那些精神教育贫瘠的恶土里盛产的言行暴力。那份岁月里长出来的血肉模糊又污浊粘稠的自尊心,对立足之地以及明日所在的不安,共同铸就了一个缺乏韧性和温度的扭曲之人,时至今日我已经不想再重复道歉,也不应再自艾自怜。     最后,我想在今天感谢那些更加富有智性和勇气的先行者们,感谢她们的真诚和勇毅照亮了汇聚了的无数条象征着命途的迢迢来路。愿我们都能携勇气的提灯,向前走去。 2021.05.14

我的愿望不过是轻松地活着,有选择、有尊严地活着。人们出于善意而非结党御己伐异去彼此帮助,没有那么多智性和勇气的普通人也不需要用财势或者凶恶去置换基本的安全。有人披戴立场向素未谋面的人亮剑,有人闭塞感知想要当做不曾看见听见。好像从来没有做过拯救世界的大梦。 2021.06.30

某室友在微博小号说觉得自己幽默开朗但是大学后没有交心朋友,但除我之外的另外两人也都是心口如一设身处地的真诚善良之人,明明是你自始保持着戒备疏离的姿态呀,或是卑微畏葸或是倨高自矜,只能在与相似之人的相处中产生廉价的等效安全感。其实我也在犯同一种错 。 2021.06.30

以前就会毫无缘由地确信:“如果我做到了在没有人醒着的深夜和没有人经过的小路也能做到丝毫不哭出声,就算是我赢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听见其他人夜半啜泣声第一想法不是去关切,而是无比愚蠢地窃喜着心想:“我赢了”。 

昨日絮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