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主观题分析
17
.
材料一.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图(反映近年来中国外贸的增长量与速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
材料二.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表现。 (1 )分析图表中的经济信息(6分) (2 )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12分) 主旨: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为起点,引导学生对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方法及作用的思考。 答题思路及感受: 第一问设问依旧以图表分析题为切入点(模拟试卷中出现过大量与其思路相似的题目),未设置新情景。但分值有所提高,目的为让学生在描述与概括图表内容后,引导学生就图标内容结合《经济与社会》知识做进一步发散思考。题目不难,只要认真全面描述图表信息并指明趋势,结合“扩大开放”“共商共建共享…”“…对外开放格局”整理答案并分条工整书写即可。 第二问将《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考察,模拟试题也有所涉及,但2023年高考该题分值较高,重要性有所拔高。 依据材料内容分层分析作答,角度与常规经济题类似,该题主要注意点在于,要全面看待开放型经济对国内国外的双重作用。可以从“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经济全球化,出口竞争新优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作答。
18.
材料
.河北省关于文明执法的立法行为,其他省市地方在公正文明执法方面的优秀案例。人民参与到民主监督中,政府将大数据与监督工作相融合,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工作水平等内容。 设问:指出规范行政执法如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12分) 主旨: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建设法治政府的方法与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自信。 答题思路及感受: 法治政府的相关内容为知识盲点,并且该题分值高,对作答内容丰富度要求高,因此该题区分度较高。我作答内容大体为:公正文明执法,治理能力与水平现代化,民主监督,为人民服务,执法法治保障,大数据融合推动…,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
19
.
材料
.于某无故被公司开除,于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裁定公司赔偿10000元现金,公司不满仲裁结果,将10000元纸币换为10000个1元硬币支付。 设问:于某不服仲裁结果,如何进一步维权?公司执行裁决的行为侵犯了于某什么权益,说明理由。(6分) 主旨:以贴合现实生活的劳动争议的解决为依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答题思路及感受:分值正常,考查内容为仲裁,模拟试题考查次数较少。劳动仲裁双方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只要劳动者可以在15日内起诉。公司的行为显然侵犯了于某参与劳动的权利,侵犯了劳动权益。并且公司系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违反合同订立与解除需要双方同意的原则。因此,公司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公司用硬币支付的行为应该是违反了公序良俗,应该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20
.
材料
.红旗渠等红色水利遗产承载着红色水利文化与精神,其精神对当代具有无穷的价值。 (1 )红色水利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为什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10分) (2)聚焦一处河北省红色文化遗产,运用创新思维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一条建议。(6分) 主旨:以红色水利遗产为承载,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提高考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并设置新情景,聚焦河北红色文化遗产,激发河北考生对河北省的热爱与关注,并且考查考生的政治实践能力。 答题思路及感受: 第一问,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按照模拟试题中常用的知识点回答即可。涉及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灵魂是共同的价值追求,红色文化,文化自信等知识点。 第二问中一条意见值六分显然不符合常理,必然要求考生结合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考生可以举出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等红色文化遗产,并结合创新思维的方法作用,发散聚合思维,联想思维,超前思维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