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又危险,爱情悬疑佳片
爱情悬疑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改编自全球现象级畅销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
主人公凯雅从小独自生活在沼泽深处,与世隔绝。她的生命与那片湿地融为一体,各自野蛮生长。
她先后遇见了两个男孩,他们热爱她,他们伤害她。
导演用诗意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危险的爱情故事,并向观众是揭示了三对矛盾——
野蛮与文明的冲突、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人类与自然的冲突。


野蛮与文明
根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的阐述,所谓文明,就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凯雅栖息的地方,充满光明、草长莺飞、水天一线,那里没有“物质成果”、没有“精神成果”,也没有“人类”。

凯雅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先是母亲、兄弟姐妹的离弃,然后是父亲的离弃,她必须自己长大成人。
她靠黎明前下水挖贻贝,再卖给杂货铺老板的方式养大自己。

她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朋友,她有的只是一个外号——“沼泽女孩”,小镇上流传着关于她的各种传说。
每每见到陌生人,她都会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立马警觉起来,随即逃离现场,躲进一个隐蔽的地方观察情况。
她遇见了一个小男孩,名叫泰特,他们成为了儿时玩伴,长大后成为恋人。

泰特从来没有将她视为异类,还将人类文明带给她。
凯雅第一次感到不再孤单,体会到知识的快乐和恋爱的快乐。

泰特的父亲却提醒儿子,注意一点,不要和凯雅走得太近,这会影响他去教堂山分校念书的梦想。
泰特如愿考上,忍痛与凯雅告别。
凯雅认为泰特会像其他亲人一样,离开她之后,再也不回来。
泰特许诺,“我会回来,我不会离开你”。
从白天等到夜晚再到隔天清晨,凯雅在约定的海滩,从兴致勃勃到心灰意冷,最后悲痛欲绝。
泰特还是失约了。
凯雅的第二个恋人出现,名叫蔡斯。

蔡斯对凯雅,更多是征服欲。
就像文明总希望征服野蛮,认为野蛮应该被驯服。
蔡斯还有一个对外公布的未婚妻,当凯雅发现之后,要跟他断绝来往。
蔡斯不愿意分手,还死死纠缠凯雅,让她生活在恐惧之中。
当野蛮拒绝被驯服时,文明采用野蛮、不文明的暴力方式来制服。


道德与法律
北卡罗莱纳州,巴克利湾,1969年10月30日,蔡斯作为一名死者被发现。
镇上的人怀着对凯雅根深蒂固的偏见,一口咬定是她杀了蔡斯。

一个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未必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
没有指纹,没有划痕,但警察在蔡斯身上,找到不属于他的红色纤维。
因为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凯雅成为头号嫌疑人,警察在她的房子搜到一顶红色的毛线帽子。
她被指控谋杀蔡斯,控方可以要求判处死刑。

法律是文明的一部分,凯雅与文明绝缘。她没有选择为自己辩白,既不认罪也不喊冤。
带着偏见的人,组成了决定凯雅生死的陪审团。
凯雅拒绝向这群嘲笑她、攻击她的人摇尾乞怜!

一个动了恻隐之心的退休律师,主动为凯雅辩护,他看着一个吃过那么多苦的姑娘,不希望她再受苦了。
“判定这个害羞和被排斥的年轻女子的工作,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但你们必须根据在这个法庭上提出的事实进行判定,而不是在过去25年的传言和感觉上……”

她受过的苦,受过的偏见,突然变成了她的武器,这全是律师的功劳。
(以下内容涉及关键情节披露,请知晓)
律师直击人心的结案陈词,让凯雅无罪释放。
凯雅活到老,真相在最后时刻揭示。
杀害蔡斯的人,真的就是凯雅。
法律上,凯雅确是罪有应得;道德上,蔡斯也是咎由自取。
罪有应得与咎由自取的矛盾,是法律与道德的矛盾。


人类与自然
虽然《沼泽深处的女孩》是一部爱情悬疑片,但悬疑不是重点,猜出真凶也不是重点。
如果真的要猜,也不难。
悬疑片的第一法则,就是在开头让真凶出场,本片也不例外。
开篇三分钟不到,来自凯雅的旁白,可视为一场事前张扬的谋杀。
“沼泽地对死亡了如指掌,但不一定将其视为悲剧,当然也不是罪”。

黛西·埃德加-琼斯饰演凯雅,凯雅饰演了自然。
凯雅自小生长在湿地,与那里的生态环境早已融为一体。
谁最了解自然,自然自己。
她是天生的自然学家,勾勒自然、研究自然是她的特长。
凯雅给出版商解说:
“一些雌性昆虫确实会吃掉它们的配偶。实际上,萤火虫有两种不同的光信号,一种用于交配,还有一种是为吸引雄性以便让它成为她的下一餐”。
“我不知道大自然是否有黑暗的一面,或仅是一种奇妙的生存方式。”
凯雅不是作为一名女性,杀害了蔡斯;而是作为自然的一个化身,将其吞噬。
在她看来,算不上悲剧,更谈不上罪。
就好比人类污染了大海,又因为吃了海里的鱼而死亡,在大海看来,构不成犯罪。
人类与自然的交流中,或主动、或被动,最好的结果还是和谐相处。
企图凌驾自然之上的每一次,都会被自然反杀。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逅」2022.12.7
作者:令希丰
编辑:令希丰
排版:令希丰
影逅评分:8.4
(以上评分涵盖全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勿迷信任何评分系统。)
闪 光 台 词 👇
💛我不知道大自然是否有黑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