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流放政策
陈登的体检报告出来了,体内的确有寄生虫,赶紧服用了打虫药重新获得了健康,陈登把这个写到报纸新闻,然后提出一项新的福利,每2年公务员有权力去医院做免费体检。同时,陈登和张飞结束私兵盔甲的讨论。之前去支援的青州士兵里面有一批是义务兵,他们本来就有很多人是被征召来的,获得战功然后就可以带着爵位退伍了,其中优秀的可以去申请募兵,但是愿意再次去幽州的就没有多少了。张飞给他们加钱,这批经过初步训练和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就值这个工资,然后收集了部分退伍士兵的盔甲和羽绒服准备去幽州募兵。
荀攸在徐州公开鲲鹏特意拜见了刘协,有文字还有图片,通过祥瑞为借口强化己方为正统,再次强调袁家是伪帝,并且确认新的法律如果其他识字的人如果还坚决支持袁家,那么将会发配塞外,除非提前和大汉书信来往表明自己心存大汉只是别无选择被裹挟了。至于本来就在塞外的人支持袁家,那么就会发配到南越之地,汉代南方发展的甚至还不如塞外。这个战略也是陈亮想出来的,北方异族除了武力镇压精神同化同样很重要,让一些支持袁绍的知识分子去辽东当教师汉化他们确实对塞外发展有好处,如果那些人在辽东散布支持袁家的言论那么他们可以去南方,南方对于中原人民的威胁相对小一些,毕竟他们没有战马,而且当地人很少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强行入侵中原进行抢劫。同样的,还有支持反对大汉的塞外异族如果被抓,他们同样要去南方,因为他们的语言差很多,很难沟通,但是一些北方异族有人会说汉语;一些南方的蛮越也有人同样会说汉语,如果他们长时间交流,他们的语言都会向汉语发展,这样就可以省略大量的教育工作。而且让这些人去南方改造一下生活环境,未来广东香港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加上现在全球气候变冷,陈亮希望未来南方能成为一个避寒的好地方。荀攸觉得陈亮的方略很好,南方如果发展度提高,那么大汉人口必然能暴涨,因为南方的粮食收获频率大,南方一年可以收获2次而中原只能收获1次。荀攸还规定了这些流放的第一代人不可以购买不动产和武器,陈亮加了一条存款还不能获得利息,强迫他们促进消费,所以只能租房或者住宿舍,而且没有田,只能通过进行教化工作或者做一些文官的工作。
袁家开始回应,袁术找了一个画家,画了一些龙凤之类的祥瑞,并且说是自己当年拿下长安的时候天空中出现的场景,并且同时表态未来支持汉朝伪帝的人被俘虏也会被流放边郡。大部分家族开始两头下注,都开始写信,荀攸把这些家族记录下来,看看以后的情况,必要时选择性流放。
陆议跟着刘协来到徐州,知道了自己家里被孙策点名检查了收税的情况,明白了孙策对于自己没有去见孙策让他记恨上了,所以陆议和刘协申请离开一下,然后去找孙策道歉。孙策和周瑜见到了被陈亮称为堪比田单的男人,有点吃惊,主要是长得太普通了。不过他们自然知道人不可貌相,而且天下大部分男人和他们比起来长的都不值一提,所以孙策还是想让他展示一下才华,如果确实厉害的话,那就不计较之前爽约了。孙策和周瑜询问陆议有什么战术能改变现在和袁术之间僵持的局势。陆议在一路上考虑过孙策会在哪些方面刁难自己,陆议准备的基本都是平定山越的策略,但是没有想到孙策的野心这么大,所以陆议需要几天整理思路。孙策自然允许了,甚至还给陆议讲解了己方的局势。
陆议通过这次辽东之战开辟青州和袁绍第二战场的思路,想到了解决方案。于是他开始和孙策周瑜讲解起来说道:“孙将军没有必要只在沛郡或者汝南纠结,而是可以考虑江夏。”孙策和周瑜觉得很妙,因为孙策对他的豫州牧的身份太在意,只想收复豫州,如果转换思路,那就容易解开了,借机攻打江夏可以拉扯豫州的防守阵形。3人开始讨论具体措施,周瑜决定先诈病找到借口去长沙找张仲景,接着统帅荆南江陵和豫章的水军三路讨伐江夏,孙策继续在沛郡北部和袁术部下纠缠。孙策觉得陆议的战术还挺不错,就原谅陆家了,把他放回徐州。
周瑜来到长沙联系了黄忠沙摩柯等人,然后潜入豫章郡柴桑招来蒋钦和周泰,趁着初秋暴雨出兵,周昂没有料到这种天气竟然还有人赶来进攻。楼船很高趁着大水很容易爬上江夏城墙,周瑜采用了陈亮之前运输洛阳平民会荆南的战术,同样使用了铁索连舟,让船上的士兵不会因为风浪吹倒。一时间,靠近长江的江夏县城全部被拿下,投石车被运输到西陵城下,周昂在西陵城没有太多守军感觉无法抵御,于是周昂觉得被流放也比被杀了强,于是投降。周瑜拿下江夏报告了孙策,孙策上表周瑜为江夏太守,安排周泰负责押送周昂和一些江夏的官员去东北,其中甚至还包括陈亮的远房亲戚陈瑀全家。周泰顺着秋风向南,一切都很顺利。周瑜预感到第一次执行流放政策,江夏将会遭到汝南和南阳的所有支持袁家的势力联手报复,所以已经开始准备迁移江夏的士兵到荆南江西和江东。
不出所料,汝南和南阳的大家族知道周昂和陈瑀真的被流放了十分震惊,说流放就流放了,没想到大汉这次玩真的了,袁术趁机联合各大家族组织15万士兵反扑江夏。周瑜早就让士兵们收完不成熟的水稻,现在反扑太强,没时间收割了,只能烧了。然后周瑜让士兵们开着船带着愿意离开的江夏人去南方。反正周瑜有信心没有人能渡过他防守的长江。周瑜把他们安排到荆南再把离开的洛阳人的土地和新开垦的土地分给他们,江夏总共来了两万户,很容易就安置下来了。袁术不算白来一场,他可以算是无伤击退了一次周瑜,如果他要去应聘当将军的话,可以把这段攻克周瑜城池的经历写在简历里面,一般老板还会被他唬住了。除了获得看起来不错的战功,袁术还获得大量无主的土地,分给组织出兵的大家族。
鲜卑的轲比能正在大兴安岭和一位鲜卑的大贵族聊天:“宇文老族长,你来我们东部鲜卑有何贵干?”宇文普回对轲比能回答道:“不要有太大压力,我自认为不如檀石槐大人,自然没有统一鲜卑的野望。”轲比能感觉到被讽刺自不量力想要一统鲜卑,心道:确实自信过剩了。轲比能低头道:“敢问宇文老族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宇文普回惊讶道:“看来你参加了袁绍和汉军的战斗之后成长了很多啊,懂得谦虚了。”轲比能回答:“看到汉军那么强能不谦虚吗?我现在有计划撤走汉军划分的领土的所有鲜卑部落,宇文族长觉得如何?”宇文老族长摇头,轲比能惊讶道:“难道要我们和汉军对战,我不如檀石槐大人,当今大汉皇帝远胜他爸,我无法保持檀石槐大人留下来的领土,被大汉反推应该无可厚非吧。”宇文老族长回答:“是也不是。我们东部鲜卑绝对不是大汉的对手,但是一旦向大汉服软,就会被当作大汉的盟友,袁绍这家伙肯定打不过大汉诸王,但是他如果想要找一个软柿子提升士气,那么我们会成为他的目标。而且最关键的是,你作为东部鲜卑首领,你清高,可以迎合大汉放弃奴隶制,其他奴隶主会恨死你的。”轲比能觉得宇文老族长不愧是和檀石槐一个时代的男人,见解果然独到,但是感觉啥方略都没说,于是轲比能问道:“那么既不能和大汉对抗;又不能支持大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呢?”宇文普回提出自己的战略:“假装中立、韬光养晦、优先发育。”轲比能觉得这样肯定是最理想的发展情况,问题是如何中立,尤其是划在大汉统治区的地盘 ,让就会被当作袁绍的敌人;不让就是大汉的敌人,继续问道:“那么我们留在大汉诸王统治区的势力怎么办?”宇文老族长回答:“以你的名义表态我们鲜卑人既不惹事也不怕事,暗示在大汉统治区内的鲜卑人要遵守大汉的法律,同时表明不接受大汉对于鲜卑人的区别对待。我再暗中勾结反汉的鲜卑势力,表明一下鲜卑没有屈服大汉。到时候你见到局势不可逆就把我出卖了吧。为了鲜卑人的未来我就去牺牲一下被流放。”轲比能有些感动,不过他不知道宇文老祖有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早点被流放到交州,他现在身体不好,需要去温暖的地区过冬,不然心血管和免疫系统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