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7年9月 扣扣音乐:舞台上的音乐才子

2017·9·13
华晨宇第一次亮相在众人面前,始于一首神叨叨的原创无字歌,从刚开始的呆萌小子转变成现在的火星大魔王,收割了大批80、90后的心。
一、和歌迷之间保持着默契
2013快乐男声总决赛夺冠之后,华晨宇可以选择过回自己喜欢的生活、做回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他克服隐退的想法与念头,改变自己曾经孤癖的习惯,继续留在这个混浊的娱乐圈,为了他爱的音乐与爱他的歌迷。“随意点”是这个90后年轻人的口头禅,对生活随意的他,对音乐却有着强迫症般的执着与要求。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尊重,也是他回馈歌迷的方式。
华晨宇与歌迷之间的关系有别于一般的偶像与粉丝。他从没把自己当作一个高高在上的艺人,还笑称自己只是一个会赚钱的打工仔,也没把“火星人”当一般的粉丝。他坦言自己与歌迷之间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互动时有关心,有搞笑,甚至还有互怼,却满满的都是爱。有如此亲民的举动,以及轻松自在的沟通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歌迷如此爱戴他,而且还越陷越深的原因。
二、和创作之间保持着严苛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还未播出时,预告片的BGM已备受称赞,不少人在底下猜测这是华晨宇作的曲,事后证明,果然如此。曾经的吉他手老朋友说:“你写的歌旋律线都很特别,一般人还真模仿不来”。其实,特别的何止旋律,人亦然。
娱乐圈很多人“物于物”为一个男神的称号,华晨宇是从来不要的,做“人”如此精彩,何必成神呢?他素面朝天参加比赛,穿着人字拖就敢走在机场,遇见好吃的就尽情地吃……曾经被大众看不惯的瑕疵,何尝不是他们在嫉妒。而值得被嫉妒的东西就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从华晨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庄子时代生活的可能性:不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不去想将来。
看呐,华晨宇才是领悟到“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精髓的人,我们这些俗人,错过了多少青春、夕阳和初放的花朵啊。当无数歌手嘶喊着追求自由的时候,这个90后从不呼喊自由,因为他自己就是自由。
--“我写的歌,没有什么关于爱情、亲情、友情之类的,都没有,就是自己的歌。”
和生活的随意点截然相反的是他对音乐的极其严苛。当媒体问及是否会让当初一起比赛的好兄弟为自己编曲时,他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自己的音乐不让别人碰。看似不近人情的背后,是他对于做音乐的真我态度。
《花少3》导演吴梦知邀请在美国休假的华晨宇为节目作主题曲,义气的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发来的叽里咕噜的火星语小样,被梦知翻来覆去听了一整晚。于是,梦知导演拍摄归来,闭门三天,万事不理,全心全意写歌词。可华晨宇就是华晨宇,对音乐不容有丝毫瑕疵。接连毙了七版词后,又否决直接出无字歌的建议,最后和十禾一句一句蒸馏出了如今的《寻》。

三、和舞台之间保持着勤奋
毫无疑问,华晨宇最牛逼的是音乐才华。16年的《天籁之战》,看着他接到24小时改编《我的滑板鞋》的任务后如小孩子般坐在地上,只觉他可爱,丝毫没有担心。果然,脱胎换骨的“滑板鞋”一经面世,迅速拿下各大榜单,YouTube2000万的播放量在90后歌手中只此一家。
而之后对于《西游记》无字片头曲的改编更是让人大呼:这是一颗“炒鸡”天才!要如何描述听《齐天大圣》的感受呢,大概就是听着一步步递进的rap,像是嗑药嗑上九重天。而后感慨华式音乐之神奇,从无到有,在章法里自由,风格不朽。他曾经在比赛时说过他并不是个天才,只是努力的时候比别人要早一些,只是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在《天籁之战》里我们也见证了他的这番话,他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首拿到的曲目来进行改编,沉浸在自己的小黑屋里寻找灵感,废寝忘食,仅仅只为呈现最佳的音乐作品。许多观众也因此而转粉。
一年一张专辑和一年一次的火星演唱会,是华晨宇和火星人之间无形的约定。谢霆锋曾说像华晨宇这种歌手,是要买票去现场看的。16年7月华晨宇的北京演唱会,我带了一个从来没听过他歌的朋友去现场,回来之后每天在我脑边哼着不插电版的《我管你》。最令我自己惊喜的是《世界是个动物园》,高难度的歌迷互动环节,以我浅陋的眼界,这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见的了,当时就想“握艹,没见过这么会玩的!”(我才不会说根本没跟上他的旋律和节奏呢。)
四、和个性之间保持着创新
除了受众较广的摇滚和说唱,华晨宇还有一类无字歌,旋律透着一丝神秘、恐怖。最有名的是《癌》,这首歌当中包含了十一种唱法,其中还包括国内极为罕见的卡基拉唱腔。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这样的无字歌都有自己的解读,正契合了华晨宇的音乐理念。主持人曾让华晨宇解密他的歌,他说:
--“我希望,在场所有观众在看到我的表演的时候,脑海里是自己的故事,这是我想给大家传递的艺术。”
“自由”是华晨宇一直以来要求的态度。他喜欢自由地做音乐,不喜欢被约束的感觉,也不希望约束别人。所以他从不要求所有人都得听懂他的音乐,只要自由感受他音乐里表达的讯息就好。


有一种说法,将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活着”的现代年轻人称作“空心病”患者。深夜,让我们这些“空心病”患者,让我们这些承载着两个家庭的爱与希望的孤单独生子女们,在这兵荒马乱的生活里,听一首华晨宇的歌。不用再害怕只身一人,在歌里有一个一起孤独的灵魂;不用再向往永恒,if forever lasts till now, alrigh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