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十三) 欧洲行众人反目 哥德堡群英出阵

这一章……怎么说呢,希望大家看的时候见仁见智,不要转载,带着思考去看,也别着急喷我,我只是依据我所知道的进行分析。
我也不是想翻旧账,说谁对谁错,也不是想给谁洗白,只是尽可能做一个客观的分析,还原一个最贴近真相的事实。
本章因为内容原因,所以不配图。
—————————————————————————————————————————
打完亚锦赛,大家伙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然是不可能的。
那年头全世界没那么多公开赛让你打,也没那么多积分给你赚,每年的出国比赛大伙儿也都是望穿秋水。
毕竟,谁也不想好不容易去个大赛上来就碰上种子选手。
1984年底,曹燕华,耿丽娟和何智丽在孙梅英带领下出访欧洲。
据曹燕华回忆(来自她本人回忆录),访欧初期,孙梅英天天围在耿丽娟身边转,搞得曹燕华和何智丽只能经常互相做临场教练,心中不免有牢骚:大伙儿都是主力,咱们还是老乡,凭什么这样厚此薄彼。东一句,西一句,她们两个把孙梅英说得一无是处。
如果事情到这儿结束,闹破天就是个闹剧,十几年后在回忆录里说出来,再碰面的时候大伙儿调侃两句,乐呵两句,再来个“渡尽波劫师徒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戏码这事儿就过去了。
但接下来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在改变了一切的同时,也拉开了女乒四大悬案的第一案——曹何反目。
法国公开赛后,旅欧代表团住进了大使馆招待所,准备下一站去莫斯科比赛。
那天,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大使馆安排下去跳蚤市场,并游览巴黎名胜,何智丽请假说身体不适,独自一人留在了招待所。
大伙儿觉得也没啥不对劲的,毕竟干运动员这行谁没个头疼脑热的,再加上走之前大伙儿也都接了一堆带货的嘱托,一众人也就早早的出了门。
等到晚上大家回到住地,见使馆领导神色严峻地在向队里领导汇报什么,第二天,全队上下都知道:何智丽闯了大祸。原来,在国乒众将外出游玩时,何智丽打电话给当地一个留学生,让他帮她在法国找男朋友(第一个疑点),而她的话被招待所总机听到并汇报上去。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现在,也许算不了什么大错,20岁的大姑娘,找对象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最多不该有任务在身时分心他用。可在那年代,又是在国外,发生这样的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叛逃之类的问题。一时间,整个队笼罩在一片阴沉的气氛中,那几天,何智丽好像呆了。几天后,大家乘飞机到了莫斯科。
这时曹燕华突然发现何智丽变得怪怪的,孙梅英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她。刚吃完晚饭,却拿几包方便面说怕孙副主席(孙梅英当时是乒协副主席)饿了,给她送上去,队里发的水果也全数送进了孙梅英的房间。
耿丽娟突然失宠,孙梅英把热情转到了何智丽身上(第二个疑点),搞得大伙儿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何智丽犯了如此大错,就算不兴师动众大动干戈讨伐她,也不会因此而对她备加宠爱吧?曹燕华有种预感,此事与她脱不了干系!
回国第二天,在宿舍走廊里,当曹燕华面对面遇到教练甲,叫了一声“×教练你好”而她给我的只是一个后脑勺时,我证实了自己的预感:她的知心好友,小妹何智丽把她卖了!
休息三天后,接下来的三天,停止训练开声讨会。不仅曹燕华遭了殃,女乒的主教练张燮林(第三个疑点)也是措手不及。罪名也很简单:挑唆她说教练甲及孙梅英的坏话;教她学抽烟。
好了,这就是曹燕华版的故事,也是我能找到的的有关这次事件最详细的版本。
说句真话,这个故事我是觉得满满的都是疑点,而我也在上面指了出来,那么我就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疑点:通话内容
先不考虑这个人和何智丽是怎么联系上的以及这个人是什么身份这两个问题,光是这个通话内容我就觉得不正常,异国他乡托人找对象,而拜托的这个人日后无论是那位当事人都没有提起,只是一个无名的小角色?
第二个疑点:孙梅英的态度
可能大家觉得这不是个大事儿,但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是知道的在那个年代那种事儿一出基本就等于判无期徒刑了,说句实在话,我都纳闷何智丽怎么没立刻被送回国。
这种情况下别人都避之不及偏偏你孙梅英凑上去,要知道这位孙副主席可是见过大世面的,想当年,温格(谐音)三杰遇害,北京庄李相争,勾心斗角,你来我往,孙梅英都熬过来了,你说她这种事儿上犯错,怕是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都不信。
第三个疑点:张燮林挨批
如果说曹燕华是冤枉,那张燮林就是躺着中枪,本来没他啥事儿结果愣是整出了事儿,整件事里他最多背个“教导不严”的责任,结果却成了第二打击对象。
那么事情的真相如何呢?
答:不知道。
各位先别着急扔板砖,喷我,毕竟事儿都过去几十年了,你要我找真相,我没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能耐,我倒是想找各种证据,我也不可能跑法国大使馆要当年的录音母带啊。
所以我大概推测一下。
第一个疑点我的解释是可能听错了
要知道80年代的普通话可没现在那么普及,去年倪夏莲老奶奶接受中国体育采访的时候都是一口浓重的上海腔,更不必说三十几年前的众人了,而当时的外交人员基本都是常驻国外,一呆就是五年以上乍一听方言谁听得懂。
再联想到当时的情况,可以推断出来何智丽内心苦闷身体不适,正好有一位球迷或者是熟人的联系方式,拨通之后说话放肆了点,结果让使馆人员听错了,再加上时局敏感(自己去查1982年发生了什么),很有可能使馆领导有点神经过敏,由此导致了分析错误。
第二个疑点我估计是孙梅英的算计
此次出行访欧的人选根据曹燕华的回忆录女选手只有三人(这个比较正常,像陈新华,蔡振华这种秘密武器是不太可能去的,谢赛克,江嘉良和郭跃华时去时不去),主帅张燮林和郑敏之都没去,那么身为乒协副主席的孙梅英很有可能就是女队负责人(也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位前往的教练,要不然也不用曹何二人互相坐场外),孙梅英在中间搞点事儿是相当容易的,恩威并施忽悠一下当时才20岁的何智丽,从她嘴里套点话问题还是不大的。
第三个疑点我估计是孙梅英盯上张燮林的位置了。
可能很多人不解,都是上海人孙梅英至于吗?
通过日后新德里之行,几位出身球队的副主席里唯有孙梅英没有去就能看出来,这位也确实不是个很让人放心的主。当时的大佬里,邱钟惠和林慧卿早已离队,郑敏之队内关系一般。教练里胡玉兰就更不用说了我估计都没人知道她拿过世乒赛女单冠军,至于马金豹……我只能说四川的乒乓球确实一般。
而唯一能和她争得周兰荪手下成绩最好两个队员里正好就有曹燕华,偏偏曹燕华又是徐寅生提拔,张燮林看重,周兰荪指导的人,到时候借批曹燕华来个一石三鸟,把张燮林和周兰荪按下去后,她再出面做个好人表示不计较留住曹燕华保住徐寅生的面子,届时投桃报李,再加上都是上海人的缘故她的位子也能往上移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推论分析,你要是觉得我分析的过于阴暗,那就当我没说,你要是觉得我分析的太过扯淡,那就权当个笑话。
书归正传一同操作下来,曹燕华算是被喷了个半死不活,再加上之前的种种“劣迹”以及国际乒联的规则改动(两面胶皮颜色必须不一样),直接使得她落选了1985年的哥德堡世乒赛的团体阵容。
堂堂世界第一,居然在国家队沦落到了当陪练的地步,偏偏这时何智丽也落井下石还经常去告刁状,说曹燕华当陪练不用心,拉出的弧圈球质量不高,参差不齐,比男队请来的陪练差远了。
据曹燕华回忆录中所记另外一个本来和曹燕华关系挺好的队友,为了自己上位,也拼命迎合教练来踩她,还很幸灾乐祸的说,她上窜下跳最后还是没能进入团体赛阵容,后来单项比赛中,曹燕华自己亲手回报了这个队友。
这个队友是谁,大家可以猜一下,前面有出场。
经过激烈争夺后,女队主力阵容出炉,上届做过承诺却还算是误打误撞入围的的童玲加上亚锦赛女单冠军何智丽,亚锦赛女团冠军成员戴丽丽,女双冠军耿丽娟。
顺道提一下,曹燕华的好基友,后来的蔡局84年的表现也是一般,12月份举办的男单世界杯上,中国队派出了蔡振华,谢赛克以及江嘉良的豪华阵容,结果江嘉良捧起冠军,另外两位止步八强。
于是乎曹燕华和蔡振华这对好友双双落选了85年的团体阵容,曹燕华还好点最后拿到了一张单打门票,蔡振华比较惨身为国乒男队队长,世界排名第二的高手,最后连个单打都没混上,就报了男双和混双两个项目。
纵观国乒数十年历史,如此安排也是实属罕见。
前往哥德堡时,主力随着代表团官员第一批直飞赛地,曹燕华悲催地和二队一起转机前往哥德堡。
国乒这边风波不断的同时,其他的主角们也是各种忙活。
韩国那边,上届的女单亚军,亚锦赛的四强——梁英子肝病犯了,抱病缺席了本届世乒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言不虚。
不过上上届女单四强李寿子病愈回归,给了韩国队一丝底气。
与此同时一个十六岁的姑娘进入了韩国队团体赛阵容的名单,或许连她自己也想不到她将成为一个无可超越的传奇,两年制世乒赛时代第二位完成世乒赛全满贯的非中国选手,乒乓球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南玄北李的前者——玄静和坐上了前往哥德堡的飞机。(此处有争议)
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八年后,还是在哥德堡,她将亲手为一个传奇的时代画上句号。
而在平壤,早已登上过大赛舞台的李粉姬也坐上了前往哥德堡的航班。
而在瑞典,由瓦尔德内尔,林德,阿佩伊伦构成的黄金一代,也在等待着他们的对手。
新人们已经等不及接班,可在此之前老一辈的恩怨先要了解。
——————————————————————————————
这一章的事件过程摘自曹燕华自传——属虎的女人,推理过程属于我个人发挥,我写这一段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指责谁,只是为了还原真相,毕竟那个年代其实大家都是受害者。
至于梁英子与玄静和是否参加85年世乒赛的问题我连韩国的资料都查了,玄静和本人以及天涯上的帖子都提过玄静和参加了85年的世乒赛,但是国际乒联和小鱼儿乒乓网上的资料显示没有;天涯和中国女乒八九十年代的故事里显示梁英子没参加85世乒赛,但是小鱼儿乒乓网上显示有。考虑到国际乒联12年以后资料出错频率相当高,这里为了艺术性我就按照玄静和参加,梁英子因病没有参加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