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必考热点:网络暴力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酿成悲剧,网络空间治理迫在眉睫,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群众的表达习惯呢,其实也在日益的网络化,但网络空间确实存在着信息真假难辨、表达情绪化、盲目跟风等问题,容易出现网络集体恶语重伤的情况。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网络暴力的影响不容小觑。网络暴力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同时也会使互联网生态变得乌烟瘴气,更不利于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精神空间,网络暴力现象为何频现?我想主要问题出现在了以下三个“不”: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网络参与者普遍还存在着道德观念薄弱,法治意识不强,情绪管理能力差的问题,加之网络现在还存在着这种隐匿性和便捷性,网络便成了有些人随意宣泄的渠道。
第二个“不”,平台监管不严。网络热点日益呈现群体性、产业性的发展趋势,有不法分子通过刷屏控评非法牟利,加之平台在监管过程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缺乏有效刚性的手段,甚至平台出于利益导向,也会向用户去推送一些有争议性、对立性的信息,以此吸引眼球收割流量。
第三,惩治力度不够。目前,对于网络空间出现侮辱、诽谤等行为,认定标准较为模糊,加之受害者大多数都是受到精神层面上的伤害,,因此他们受伤害的程度难以界定、法律体系不健全、司法取证等因素,导致网络暴力的治理困难重重。
如今随着一系列治理网络暴力的文件相继出台,体现了政府整治的决心,想要从根本上去遏制网络暴力,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强化入手:
一就是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开展关于网络暴力的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对网络暴力的危害表现形式 、判定标准、处罚力度等进行宣传,同时开展以案释法,通过真实的典型案例引起网民朋友们的足够重视,提高自我意识,主动规范网络言行。
第二,强化平台责任。网信办要加强对互联网应用平台的监管,压紧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同时,要鼓励网络平台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不良的信息能够做到及时的识别和警告,同时对于违规的账号要封号和禁言,快速切断网络暴力的传播链条。
第三,强化惩处力度。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完善法律约束的基础。同时做好法律解释,对于网络暴力的认定、调查、处罚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构建执法司法快速联动的体系,及时查处网络暴力的行为,形成法律惩治的威慑。
最后我想说,网络从来都不是什么法外之地,治理网络暴力要创新举措,对症下药,给施暴者警示,让受害者警惕,被无畏者警醒。让我们共同去维护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精神世界。
考生作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