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论结物语中羽川翼的思想主张与康德的部分政治哲学观点(主要见于《永久和平论》)

2020-10-10 22:56 作者:9册楼阁  | 我要投稿

先说结论,那就是:没有结论。

我现在只想佛系地每天逛一逛,没力气了。

我只是觉得这两者似乎有些相似的地方,并由此简单说几句。

我都不敢说它们之间一定就有什么关系,或者其他相似或相反或与此没啥关系的结论。

以上就是这篇专栏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观看。

各位大佬看着觉得不错就好,觉得有问题欢迎指正,总之还请多多包涵就是了。

以下关于康德的政治哲学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哲学史》(第三版),列奥·斯特劳斯等人编撰,李洪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10(以下如有提到则简称为“史”)。

关于康德的政治哲学观点的一手文献可以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11(以下如有提到则简称为“文集”)。其中这里主要的用到的内容是《永久和平论》(国内有时也称之为《论永久和平》),这篇文章在2005年有单独再版过一次,好像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以下如有提到则简称“论”)。

还有个一手文献是《道德形而上学》,这我就不多说了,下面也没怎么用过。

这里所谈的“羽川翼的思想”主要来自《结物语》(台版,尤其是第三话003),西尾维新著,哈尼蛙译,尖端出版,2020.9。

追求准确性的话,大佬们可以直接撸上面提到的这些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这里这个专栏真的只是简单说几句,以下也都不再一一细说出处之类的了。

那下面就正式开始吧。

首先是羽川翼的思想。

根据结物语第三话004,羽川翼之后那一系列惊为天人的操作,其出发点就是反战,就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这个,刚开始的她还只是助人为乐的“日本的圣女贞德”,一直都只是“救济战争的受害者或是支持战灾后的重建”。(第三话003)

到这里还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然后不知何时起,她“逐渐转型为仲裁战争本身”。(第三话003)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这种“仲裁XX”、“抹平XXX”之类的中二而夸张的字眼迷惑了,这只是垃圾君的理解,关键还是要看这个时候她的实际行动。

这时她的实际行动是什么呢?

“她在世界各地接连促成战争国家缔结和平条约、停战谈和、吴越同舟或三国同盟之类的协议。”(第三话003)

没错,她的实际行动就是让战争国家缔结成联盟组织。

顺口提一句,之前我自己的注释有提到,“吴越同舟”、“三国同盟”,想想它们所对应的历史就知道,这俩可不能算是什么非常好的词。

为什么要先说清楚“仲裁XX”、“抹平XXX”是“让战争国家缔结成联盟组织”的夸张说法呢?

因为对这些说法认真抠字眼的话,你就会觉得真的非常难扯了。或许可以把这些词当作是垃圾君为了理解羽川的行为而强行套上去的,羽川反正也说不清也就这么认了。至于按小说所说,真的有某些国家消失,那也只好追溯她作为间接原因,而不好直接认定为是直接原因。

又顺口提一句,这或许和西尾在物语系列中的“不可靠叙述”倾向有关。就在B站搜“物语 叙事”就能搜到相关资料。另外有人用恋物语举例说明,这确实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认为有可能这个倾向在所有的物语小说里都可能存在,这也是我对物语系列的相关考据和解读之类东西本身不怎么感冒的原因。别的不说,在解读之前,我还得先判断哪些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还得判断西尾在第几层,想想都心累。

总之,目前可以看到的,确确实实的,羽川的行为逻辑就是这样的: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让战争国家缔结成联盟组织。

这样的羽川,是不是比你第一次看结物语时所感觉的羽川听起来正常多了,可理解多了?

毕竟垃圾君的眼里还是有一层滤镜的,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当然也没变多正常多可理解就是了……

大约记得西尾另一部小说《十二大战》里的猴子好像也是这样的来着?记不太清了。

其实这个行为逻辑也是感觉比较跳跃的,至少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但事实上,在政治哲学史上,还真的有人,有哲学家提过非常相似的主张。

那就是康德。

也许有其他人的主张更符合,但我只能找到这位。

事实上,“通过国际组织而实现永久和平”便是他非常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史,581页)。

当然国际主义是不是能追溯到他这里就不知道了……

简单说一下他这个观点吧。

他认为,国家内和国家间的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而我们的问题重点在于,将其过渡到法制状态,即和平状态。(史,582页;论,13页)

而这个过渡是如何实现,从而努力实现“永久和平”的呢?那就是“建立合法的国际组织”。(史,606页)

另外一点就是,康德本人对“永久和平”的看法。“永久和平可能只是暂时的、不稳固的,而不是最终确定的;它或许实际上是一个纯粹无法实现的理想,而不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性或一种可预见的事实。”(史,606页)

那为什么说是“永久和平”,为什么要“永久和平”呢?这就和他一系列的哲学体系观点相关了,这里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这里就简单引用一下,被概括之后,康德的论点吧(史,608页,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文集”):

  1. “永久和平构成了一个人类事物的一个根本的、不可缺少的转变,没有这一转变,一切财产安全的占有都只是暂时的。永久和平要求建立一个世界公民组织。”

  2. “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那样就需要有一个联合国议会。”

  3. “由于这个不切实际尚未绝对证明,以及由于道德要求永久和平因而要求世界公民组织,所以仍须视永久和平为通过永无止境的进步而可以无限接近的目标。”

总之,“和平状态——如果它要存在,必须明确地予以确立。”(史,606页)

事实上,由此可见,羽川翼的思想主张和这个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由于在设定上,羽川是“万能”的,所以上面提到的那个“不切实际”被她用某种方式确实给实现了。

康德还有一个观点,这也是“论”中的永久和平第二项正式条款——国际权利应该与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论”19页,“文集”110页)这意味着这个联盟组织“绝不能拥有统治权”,“随时可以撤销或并定期更换。”(史,606页)

顺便说一句,据说按康德早期的论述,他似乎之前更倾向于后期自己所否定的“世界国家”,也就是“联盟制度”的对立面。(史,606页)不知是否能用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的“联邦制”和“邦联制”来举例。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她的实际行动:

“她在世界各地接连促成战争国家缔结和平条约、停战谈和、吴越同舟或三国同盟之类的协议。”(第三话003)

是不是感觉很像?

而且,如果考虑到她的这个“反体制”倾向(第三话004),“活动都是独力进行”(第三话008,“其②”的理由中),这种契合似乎又更进一层了。

顺便说一句,之前我自己的注释也有提到过,事实上,据西尾在2017年6月的一次访谈,西尾本人早期也有这个倾向,之后就未知了。

当然,就算真把“抹平XXX”当作她的想法,这种想法也非常接近康德的“世界国家”的概念。

又或者可以说,由于她的操作不尽如人意,很可能导致她想建立“联盟制度”的想法最终被现实扭曲成现在这种“在建立世界国家”的样子。(可参考第三话008,“其①”的理由)因此,或许,世界上的其他人基本都是以这种被扭曲的想法去理解羽川的观点的。

而康德反对世界国家的一个理由,经过简单概括,也就是,“世界国家将是普遍的专制主义,而专制主义下的和平只能是坟墓般的死寂”。(史,607页)

而这也正是各个国家对羽川感到恐惧的原因:

“乍看之下,这确实像是她所秉持非战主义的终点,却也几乎等同于企图征服世界的危险思想。她受到的待遇超越偶像,也超越VIP,几乎达到国际通缉犯的境界。”(第三话003)

到此为止,要说的应该基本上差不多了吧……

总而言之吧,结物语中羽川翼的思想主张与康德的部分政治哲学观点(主要见于《永久和平论》)确实似乎有很多看起来感觉很相似的、相对应的地方。

匆匆而就,错漏难免,还望海涵。

那……就先这样吧


浅论结物语中羽川翼的思想主张与康德的部分政治哲学观点(主要见于《永久和平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