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点批 × 何氏鬼本也《第一百回》

2021-08-18 21:24 作者:BG-没风  | 我要投稿

【散人评:绛珠已返仙境,高潮已过,本回起开启全书收结,描绛珠逝后诸人行止。】


邢岫烟魂断大瘐岭 赵姨娘命丧平安州


诗云:

自古豪华终一梦,君臣佐使蓬作冢。【俊俊注:本诗借鉴:“自古豪华如转毂”,“况经少子伤零落” 】

汉宫唐苑伤零落,家山有恨君王空。


       话说那日贾府阖宅被抄之后,贾琏因强娶民女,国孝家孝之中偷娶,罪不容诛,激怒圣上而被斩首。【三主批:一笔写出】【散人评:停妻再娶重罪矣,况国孝家孝之中,古人以孝治国,不可以今人之见识之。】贾珍为了儿媳办丧事体面,花银子为儿子买个龙禁尉的执照,被查处关押流放。尤氏受牵连一同前往。(散人评:龙禁尉之照似另有深意,五品龙禁尉之照,其妻何得书秦氏恭人,此名号对上贾珍三品威烈将军似更切,疑乎以贾珍之妇下葬,稽乎。)贾赦因买官、霸占石呆子的古扇子也被抓获,连累邢德全、邢岫烟一同发配交趾。(俊俊注:交趾今属越南。第51回,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其中一首的题目就是“交趾怀古”。)(散人评:红楼之爵令人生惑,如贾珍袭爵,当无可升之。愚以为在古本中,或为贾敬贾赦乃亲兄弟,贾敬袭爵,贾赦为圣上恩赏工部员外郎,贾政则袭荣府之爵,然又对不上政老之好学。)加上众多涉案的官员,用绳子捆了双手,一个随着一个,俱穿在一起,扛着锁枷,一路上由官兵持鞭吆喝着往南路赶来。(散人评:明之发配多为交趾,岭南,而清之发配则前多为宁古塔,后多为新疆)法令严酷,规定当年内必须赶往千里之外服役,众押解官怕耽搁行程,一路持鞭子催促众犯人急急赶路,凡有生了病疾者亦不留情,连踢带打,似赶猪狗一般,有的犯人活活折磨死在路途。(散人评:此为常事,古之发配,历朝历代莫不如此)【三主批:真实】不觉行走了几个月,到了八九月份行到大瘐岭径道。正值十月梅花岭上香,(第40回:十月梅花岭上香)邢岫烟孤苦无依,心里惦记着家里诸人,看见梅花绽放,想起当年贾府亦有此情此景,园中众人赏鉴梅花,宝玉曾踏雪寻梅,妙玉赠他一枝梅,亦曾想起诸多往事,越发怀念故乡,不禁泪流满面,大病了一场。官兵命在山脚下打火造饭,暂停行路。(散人评:岫烟真乃薄命裙钗也,如非贫窘,当不必入大观园,祸不至矣,哀哉。)原来这大瘐岭位于广东以北,又名梅岭,自古以来是闻名的险关峻道,山形极为崎岖不平,只有一条旧朝铺就的栈道直通西南。


(第40回:六桥梅花香彻骨——


六桥象征多桥的扬州,梅岭影射扬州的梅花岭。邢岫烟影射抗清名将史可法。一六四五年,满清进军江南,扬州城被包围。史可法带领全程军民誓死抵抗,最终壮烈牺牲。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所以,梅花在红楼梦中有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汉民族忠贞不屈的精神。另外,第27回黛玉葬花是在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而扬州城被攻破的日子是四月二十五日。黛玉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的第二天葬花,实际上是哀悼死去的同胞,葬花吟中的诗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是一语双关。芒种节在江南一带谐音“亡种节”。)


山上虎狼成群,毒蛇出没,又有瘴气侵人,一向少有人逗留。沿路长满了柿树,因正值柿子成熟季节,柿子都掉落滚动,把整个栈道都铺满了。放了几日,臭气熏鼻,众犯人中有多人染病。恰贾赦、邢德全、邢岫烟编在一队赶路。三人一路奔波劳苦,又闻了腐臭柿气,都病倒了。贾赦本是老朽病身,怎经得起流放之苦,竟有夕阳落山之哀,乃拉着邢德全哭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今只后悔莫及矣!”邢德全也哭道:“咱们出来几个月了,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了,怎不想念的慌?”三个俱哭作一团。邢岫烟见贾赦扛着重锁枷压的脖子发红,病容发青,脚面脚跟红肿溃烂,面容枯焦,难以支撑,哭着要他歪着养养精神。贾赦老泪纵横道:“我是快要西去的人了,虽说造下无边罪孽,终身被贪婪所误,但世人有几人不系如此,偏我遭了报应,也是我的运蹇命薄。我死了不足惜,只是连累家人陪我受罪,我的罪孽深重,活着亦无指望,让我一头碰死了吧。”说着,摇摇晃晃就要往石头上撞,被邢德全、邢岫烟哭着拉住了。邢岫烟哭道:“姑父莫要乱想,再咬咬牙就挺过来了。”贾赦摇摇头喘道:“你不必虚宽我的心了,我知道自己熬不了多久了。我死之后,你们要好好活着,以后会有释放回家的一天。”这时,一道被押解的几个犯官罪臣见贾赦不好了,都围上来瞧看。【散人评:赦老梅之晚矣,然实不冤】镇国公牛清宗,理国公柳彪、锦乡伯公子韩奇都含泪道:“咱们都是罪臣,不知何时才有出头之日。”贾赦因崴了腿,走路疼痛,扎挣着要起来,踉跄着走不远,口中道:“我若再见一眼咱们的人,死了也闭眼了。不知咱们家现如今怎么样了,珍哥、琏儿也是不知死活,让人揪心。”(散人评:又见崴腿,宁不心伤。赦老虽贪财好色,对子侄却也算尽心,对宝玉,环儿等均能息心关照。)这时,押送官卒见贾赦走路踉跄,慢吞吞的,执起鞭子就打,嘴里喝道:“死老贼,走的这么慢,几时能赶到交趾,俺们如何能交了差?若推延时日,俺们也要吃罪入牢。”邢德全“扑通”跪下哭求道:“给官老爷磕头了,老人家崴了腿,走不动啊,行行好吧。”押解官不依,见贾赦是年高不久之人,因不敢违抗上命拖延时日,仍踢打不止,邢德全只得搀扶着他走。修国公之孙侯孝康忽然指着坡上走着的一行犯人道:“贾爷爷,那不是你们贾家的人跟上来了吗?”贾赦、邢德全、邢岫烟仰头望去,只见贾珍、尤氏也扛着锁枷坐在坡上与众犯人等着炊饭,都哭着喊道:“那里坐的是贾家的人吗?”贾珍、尤氏转头一看,也哭着喊道:“大老爷,我们可见面了!”【三主批:重合伤心一笔】贾赦扎挣着要起来,踉跄着要过去,口中急道:“我再见一眼咱们的人,死了也闭眼了。”这时,押送官卒执鞭子扬着要打,嘴里喝道:“快老老实实坐好了,往那里跑?”邢岫烟“扑通”跪下哭求道:“给官老爷磕头了,那边是我们贾家的人,就让老人家和家人见一面吧。”押解官不依,旁边众犯人都央求起来,说通融通融。押解官见贾赦亦是年高不久之人,就踢了一脚道:“滚过去吧,说几句话就快点过来。”贾赦连爬带滚的往山坡上摸索来。贾珍、尤氏把他拉了上去,三人抱头痛哭。俊俊评:太惨了,昔日安享尊荣的贾赦竟落到这般境地。】贾赦颤巍巍的捧着贾珍的脸道:“你们受苦了,脸上身上都是鞭子抽打的血痕。”又见尤氏也满脸尘灰,瘦的不象样子,身上伤痕累累,大哭道:“咱们都被功名误了,到头来还不是漂泊异地?咱们贾家完了,子孙们现在还不知怎样呢。”尤氏哭道:“大老爷要保重身子要紧,莫哭坏了身子。”贾赦想到一家子竟然在这里重逢,不禁伤心悲泣。(散人评:以赦老之石呆子之为,逝前尝能见见家人,亦足矣,虽不忍,然亦自作孽矣)又行了半日,忽队伍中有人生了瘴疫之病,已经蔓延众人之中。押送官卒恐疫情扩大,把若干得病者十几人扔到悬崖下摔死。贾赦终病倒气绝身亡,贾珍、尤氏慌忙哭喊道:“官老爷快来救人啊,有人昏过去了啊!”押解官急忙赶来,把贾赦抬到这边来,摸了摸鼻息,已经没有气了道:“他撑不住了,已经死了。”邢德全、邢岫烟悲声大放,对贾珍、尤氏哭喊道:“大老爷去了,痛杀人也!”贾珍、尤氏听见都悲恸欲绝,嚎啕大哭。邢德全哭着仰天喊道:“神天老爷,你看看地上的人吧,都为了一个‘财’字而亡。这‘财’字竟是那毒药,把人逼上绝路,厉害,厉害啊!”说完,往悬崖边奔去。【散人评:刑德全一生为财生事,逝后也能翻然悔悟】众人吓了一跳,还未来的及追赶,只见他往崖下纵身一跳,展眼不见了踪影。岫烟、贾珍、尤氏都哭喊不绝,众犯人也陪着大哭。押解官把贾赦尸首往路边草丛里一扔,便催促众人快吃了好赶路。(俊俊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岫烟哭的难以下咽,官卒不耐烦踢了一脚道:“每次都是你吃的忒慢,拖延时日,又想挨鞭子了。”岫烟只得急匆匆把草根野蔬吞进腹中,不敢不从。一时众人吃毕,又起身赶路。刚走没多远,忽见山上呐喊着奔下来一群强盗,都扬着大刀。众官卒吓的慌忙拔刀与众贼寇拼杀了起来。一阵血战过后,各有死伤。尤氏惨被贼人砍死,贾珍、岫烟都号啕大哭。(散人评:可怜尤氏,可怜刑氏,一死于府,一死于途,俱遭流寇之手)众贼寇撤了回去,喊道:“如今皇帝已经死了,京城被人攻占了,你们还押解什么犯人,多此一举!”众官卒犯人都听见了,闹哄哄哭如雷震道:“朝廷完了,咱们亡国了,好不痛杀人也!”众官卒把犯人们的锁枷全都摘去,要他们散了道:“国破君亡,天下落入贼人之手,已经没人官你们的事了,你们都走吧!”众犯官一哄而散。【三主批:若今同闻,更恐!】贾珍、岫烟也拉着手拥入人群中乱跑。谁知对山形不熟,乱跑了一阵,还是迷了路,不觉又都转回原路。忽然那拨强盗又回去叫了人往这边赶来。众官卒犯人急的没法,只得从地上捡了刀剑,迎上去与贼人一通厮杀。贾珍、岫烟东躲西藏,钻入山洞中,却见里面盘桓着几十条毒蛇向他们扑来,二人惊叫着又跑了出去。只听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喊道:“我们都是汉人,不找戎羌报仇,却自己人打了起来,国破家仇何时能雪?”(散人评:珍大爷亦三品威烈军属将军矣)犯臣子弟蒋子宁、戚建辉、裘良、陈瑞文等也都喊了起来,要大家住手。【三主批:这厢甚人?】众贼寇听了,都停下手道:“言之有理。如今皇宫被戎羌占了,咱们汉人被人夺去权位,国仇家恨重比天高。咱们联合起来,组织队伍都反了,到京城把戎羌赶跑。咱们汉人仍做朝廷,恢复河山。”大家都泪流满面,站在一处齐声喊道:“誓灭胡虏,还我河山!”一时推举戚建辉为头儿,大伙儿编成队伍,浩浩荡荡往北方挺进。岫烟随从一病不起,几日后不治而亡,魂断庾岭。(俊俊注:第50回邢岫烟咏红梅花诗:“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贾珍将他和尤氏葬了,随众赶往京城,意欲和戎羌血拼,夺回大权。一路又招兵买马,壮大队伍,只惜沿路与新朝的官府血战时屡屡失利。(俊俊评:影射南明政权及民间反清复明势力。)贾珍在路上被官府军卒杀死。散人评:贾珍虽荒唐,恶行故多,却亦将军战死沙场,死得其所,壮哉】众人又退回某地养精蓄锐,伺机再发。因不知后来如何,故不敢妄拟,丢开不提。


        话说赵姨娘、贾环在贾府被薛蟠、柳湘莲的队伍击败,逃到外地,又遭逢村户庄主组织的队伍围击,伤亡惨重,含恨退回平安州欲作休整。(散人评:平安州不平安矣,兴时天下俱安,平安方安,乱时天下俱乱,平安何得以安)一时众贼进了破庙藏身。夜里赵姨娘、贾环仍在禅房密谋。马道婆见二人境遇不佳,生出异心,欲离了他们去投奔贾蓉、贾蔷的队伍。趁着夜深,偷偷起来往门外去,看门的俱已睡着,马道婆匆匆赶路,在丑时找到贾蓉、贾蔷的队伍寄身在古庙里,踏步便要进门,被看门的道士拦住了,喝道:“那里来的?快抓起来,偷偷摸摸的定是个贼。”马道婆扎挣着解释道:“哥儿不要误会。俺是来投奔你们的,我要找你们的头报个信儿。” (散人评:能为钱财害己寄名干儿者,又岂是诚信良善之人,强时相帮,难时相贱。势利之人,投之外敌亦常有之为)贾戎、贾蔷闻声出来道:“先把他带过来,好好审审。”马道婆点头哈腰给各位作揖道:“给大王请安了。”贾蓉、贾蔷打量了他几眼道:“你不是姓赵的婆娘一伙的吗?跑这里来当奸细来了。”马道婆急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是来投奔的。想告诉大王一声,他们的人都在平安州的古庙里安歇呢,【俊俊评:平安州名为平安,却不平安,成了贾环、赵姨娘的死地。】你们还不快点趁夜攻打了他们。”贾蓉冷笑一声道:“有这等好事?我只不信。你是个九国贩骆驼的,不知羞耻的婆娘!要是听了你的话,带人赶往那里,必遭埋伏。”说完拔出剑来,将马道婆一剑刺倒。马道婆在地上扎挣着死去了。贾蓉命人把他扔到外头喂野狗。(散人评:恶人也怕恶人磨)只见冷子兴过来道:“蓉兄弟何太急矣!此妪所言未经证实,怎知是真是假?咱们权且信他一回,带了队伍杀到那里。若有埋伏,再及时退出即可,不妨一试。”蓉蔷听他说的有理,便把众贼赶了起来。(散人评:此妪比之乌三龟之行如何,背弃故主,虽有短时荣光,终不能持,枉为天下笑)众人站好了齐往平安州来。赵姨娘、贾环刚脱衣睡下,忽听寺外杀声震天,有一喽罗来报说那起坏家伙又来了,吓的匆忙穿了衣裳,叫弟兄们快快持家伙抵抗。众人应了赶了出去,里里外外都杀作一团,呐喊声不绝于耳。贾环要母亲在里面好生待着,自己提了刀跑了出去。赵姨娘在屋子里急的转来转去。不大会儿,一喽罗哭着来报说贾环被他们的人杀死了,他们来的人太多了,问怎么办。赵姨娘“哇”的哭出声来,嚷道:“咱们不行了,都各自逃命去吧!”自己带了些银两翻院墙跑了。【散人评:贾环亡于庙堂,因遭小人引贼,猝不及防,慌乱之中败于狄手,悲乎。若贾环不死,大观园亦不致落入蓉蔷,世间亦不会有此一部红楼梦】蓉蔷的一伙越战越勇,把赵姨娘的人杀的片甲不留。又到寺里寻找赵姨娘,却见靠墙放着一架梯子,知道人逃跑了,忙命人去追。又把寺里的金玉珠宝都装在口袋里带走了。


         且说十二个戏子裹了珠宝逃走,贾蓉、贾蔷亲为前往捉拿,找了好多村子,没有寻到踪迹,这日探子来报,说西南有个村子,是个三岔路,众人必经之路,听村民说近来多有生人走路,贾蓉、贾蔷急忙带人去寻看,谁知赵姨娘也往这个村子来了,连夜往三岔路赶来,累的脚乏气喘,在田间的一处草垛间睡着了。待晨起鸡唱,强睁酸目,扎挣起来,又起身赶路。刚在乡路上拐了一个弯,忽从草丛里跳出十二个人来,吓了一跳,展眼一看,竟是芳官、龄官十二个小戏子,忙点头哈腰笑道:“原来你们在这里,巧的很。”【三主批:完句】芳官等都围过来睁着怒目呵斥道:“挨天刀的臭婆娘!成日兴風作浪,做下无边罪孽,今儿便是你的死期!”都大喝着拥了上来又掐又打。赵姨娘口里骂着又挣又打,那里是他们的对手,早被按倒在地,被他们骑在身上挥拳痛击,只不大会儿就一命呜呼了。(散人评:时移世移,前赵姨娘与众戏子打架,终于贾府房檐之下,虽不为主,却也半主,终不致死。今房檐已塌,能不遭戏乎)芳官十二个挽着头发把赵姨娘往那边坡下河里一扔,只听“扑通”一声沉入河里不见了踪影。芳官十二个朝河里吐了几(按:过录本脱漏“只听‘扑通’…吐了几”26个字)口唾沫,都道:“死娼妇,也有今日!”都哈哈拍手笑着走了。十二人各自背着包裹匆忙赶路。刚走了半里路,忽见那边奔来一队人马,正是蓉蔷的队伍,都唬了一跳道:“姐妹们快跑,他们追来了。”蓉蔷一干人马见前面有人,急忙追来。为首的几个骑着马喊道:“戏子那里逃,拿命来!”芳官十二个都往庄稼地里跑来。幸好前面有条东西贯通的长河,十二人见河上停着大船。有个渔翁在撒网捕鱼,忙招手要上船。渔翁对他们不理不睬,十二人不顾衣湿趟着过去把渔翁脖子一卡,要他开船,渔翁坳不过他们,只得划桨把他们带往对岸去了。蓉蔷一干人赶来看时,他们十二个已经往对岸的密林里跑去了,不多时不见了踪影。蓉蔷一干人气的骂天骂地,无计可施,只好掉头走了。【散人评:戏子无心亦无肺,作恶亦多端,却能安然,天道无常】


         且说新朝初建,【三主批:着眼】又广贴告示昭告天下,说世道恢复太平,不许再有贼寇横行,要剿捕强贼。蓉蔷等只得把队伍谴散,各奔前程去了,一时也不知下落。冷子兴仍去做古董生意,柳湘莲则别了众人云游四方。薛蟠在紫檀堡闲居无趣,仍旧到集上开香料铺去了。张德辉在铺里忙碌,忽听街上一片喧嚷,到门外一看,只见几个捕快抓着两个人匆忙走着,边走边嚷道:“如今世道清明,不许再有犯案滋事的。若有敢以身试法者,定抓不饶。”


        且说贾雨村那日回到京城,却见流寇攻入皇宫,天下大乱,唬的带了家眷逃往村野避祸。等日久新帝登基,世道好了,又想谋个官做,【三主批:断不可少】找到张如圭等几个在京交的幕友,晓行夜宿,带了银两赶往京城谋官。(俊俊评:第3回出现过的张如圭再次出现。贾雨村钻营买官的行为也与开篇时没多大区别。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全书形成了一个对称的环形结构,象征世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因巧舌善辩,又花了些财物,买得金陵州县一职。即日见过上司,即到任拜印受事。才老实了几日,便借着查盘各属州县粮米仓库为自己婪财,查出州县折收粮米勒索乡夫愚民诸多弊端,假装出谕严查,要详参揭报。那些胥吏甚是畏惧,都把银子送往府中。雨村欣然笑纳,免去各人罪错,任他们舞私钻营去了。


         且不说雨村怎么胡为,只说薛宝琴和梅翰林的儿子成婚数月,因正逢末世,梅家在宫里被皇上寻了错,都阖府查抄,所有子弟妻妾皆被带京治罪。宝琴见机识时,趁人不备,提前逃出梅府,赶来紫檀堡投奔宝钗。姊妹多月未见,未免抱着痛哭一场。宝琴哭诉梅家遭遇变故,从此自己无依无靠。宝钗便将他安置下来,和自己同住。薛蟠、薛蝌也未敢亏待与他,时时要他在铺子里帮忙。宝琴有了安顿之所,脸上也有了笑意。这日宝玉在屋子里坐着烦闷,便找宝钗道:“咱们成婚亦有月余,我怎能闲吃闲住?我也找个生意做了,家里也有些开支。”宝钗道:“官人甚大点出息?男人一世以求取功名为紧要,岂能为了经商而把大事忘了?我带了一些书本,你从今儿起那里都不能去,在家好好读书要紧。【好好毒树 做生意雨女无瓜】以后还是考取功名为重。”也不容他解释,把门儿一关,从外头锁住,不许他出去。宝玉经历一番磨难,早已对仕途心灰意冷,视官宦如禄蠹,见宝钗从外头锁了门,出去不得,气的拍门不止。金桂赶来,在窗外道:“我帮你找钥匙去。”转身却与宝琴撞个满怀,一声不吭要走,被宝琴拉住道:“姐姐要他正经读书,你却助着他,我告诉姐姐去。”金桂冷笑道:“你们都是一气的,想告就告去吧,我偏要去拿。”宝钗在那边探头看见了,急忙过来道:“嫂子越发混帐了,我们夫妻的事又与你何干?”金桂道:“你们拘禁人就不对,我看着不合适。”宝钗把门打开,怒道:“我就是开了门又如何?”金桂讨了个没趣走了。宝琴道:“家里怎么会有这样混帐的嫂子,管起弟妹的事来了。”宝钗道:“这不是个省油的灯。有他在这里,总是祸害。”宝琴道:“我去劝哥哥把他休了,成什么样子嘛!”宝钗急忙拦道:“不可。哥哥以前也说过赶他出去,他就说要到外头编派咱们家的不是。要是他出去了,咱们家的名声可保不住了。”宝琴听了气的掉下泪来。这时,宝玉执书出来道:“我一看书就头晕,姐姐还是饶过我吧,要我做个生意。”宝琴笑道:“姐夫这样子怎么都不象个生意人呢,要是叫你去做生意,不陪光才怪呢!”【三主批:伏后文】宝玉只得又进屋里装样子看书去了。宝钗进来道:“看到那里了?”宝玉没好气道:“才看到《孟子》上部。”宝钗拿了针线在旁边坐着,守着他读书。【散人评:一幅相夫图,众人皆谓之贤,却不知玉兄心意,大有乐羊子妻古风。】宝玉虽有一万个不乐意,想起自己受宝钗相助,才有安身之处,宝钗毕竟是个高尚之士,乐于助人,世上罕有,不能违背了他,只好硬着头皮看了会书。不觉又想起黛玉来,那泪珠儿似断了线的珠子把书都打湿了。宝钗一边见了,摸不着头脑,嗔道:“大男人哭个什么劲,读点书又不是叫你去死,哭成那样,真没出息!”宝玉只得把泪擦了,捧书吟读。且说宝琴往宝钗房里走来,正见袭人端着茶走来,笑道:“家里又来了客人了不成?”袭人道:“宝二爷如今又用功读书了。我给他端茶过去,他读的渴了就喝上几口,润润喉咙。”宝琴笑道:“姑娘不忘本,真令人敬仰,我辈皆不能为之。姐姐也帮着宝玉哥哥够尽心了,想他家本是破败之户,他本是无可依靠之人,又没什么本事,姐姐还委屈嫁给他,可见姐姐品格之高,羞煞世人。”袭人笑道:“宝姑娘的好处不止这些,与他接触久了,没有不赞的。琴姑娘有什么打算,要不我给你说一户人家?”宝琴笑道:“我还不想再嫁,以后再提吧。”于是低头进了屋子。袭人望他笑着不语。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 四十 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第 七十六 回)

只见跟邢夫人的媳妇走来向邢夫人前说了两句话。贾母便问:“说什么事?”那媳妇便回说:“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腿。”贾母听说,忙命两个婆子快看去,又命邢夫人快去。【小玉】


点批 × 何氏鬼本也《第一百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