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硕士的悲叹:底层男性,学历再高,也丧失了择偶权

01
有人说过,现代婚姻,早已成为了一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你想拥有一个伴侣,那你就要给得起这个钱。如果给不起这个钱,别说找伴侣了,就连异性也会离你而去。
大家都需要结婚,为什么就不能将就呢?因为时代变了。在二三十年前,大家都没有钱,还能同甘共苦,一起过日子。
而在今时今日,人们整体都有钱了,那人之欲望就会膨胀,每个人都想过安稳、富足的好日子,那又有谁会找贫穷的另一半呢?
女方没钱,但性格好,依旧会有男人来娶她们。反之,男方没钱,哪怕学历再高,性格再好,也不会有女人瞧得上他们。
正因如此,现在男女光棍的比例才特别高。

02
一位985硕士的心声:高学历,还是败给了残酷的婚恋市场。
小陈今年27岁了,某985的硕士,收入二十万左右,妥妥的高学历人才。但他出身农村,在大城市没房没车,工作还特别忙碌,每天都要996。
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父母给他介绍了好几个相亲的对象。
第一个相亲对象,一看到小陈,根本就不问他叫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只问他收入多少,是否有房有车。小陈实话实说,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第二个相亲对象,客套了几句,然后就说自己的择偶条件:有小县城的房子、车子,收入二十万以上,父母都是职工,有养老金。小陈达不到这些条件,也谈不下去。
第三个相亲对象,一开口就是三四十万的彩礼,小陈一听,无法接受,同样跟对方谈不下去。
连续相亲了好几个对象,小陈感慨,如今的婚姻条件为什么会那么高?难道说,父母那一辈纯粹的婚姻关系,就不存在了吗?

03
上文谈到的小陈,在同龄人中,已经很不错了,高学历,中等的收入,比很多男人都要强。可为什么他还是败给了婚恋市场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小陈没房没车,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整体的情况比较差,无法给伴侣提供安稳、舒适的生活条件。
谈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指责现在的年轻人,要求特别高,不懂得过日子。
其实,我们没必要指责,因为这是环境的产物。90后、00后这代人,多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那又有谁会受婚姻的苦呢?
60后和70后,之所以没有那么多的结婚条件,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一穷二白,啥都没有,那他们才会接受现实,跟另一半一起吃苦、奋斗。
说到底,因为养育的方式,以及传播的观念变了,所以当代的婚姻,才会变得扭曲、物质起来。谁都没有错,只是时代变了罢了。

04
底层的男性,当真就无法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吗?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没有父母的帮助,年轻的男性都要打光棍。
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儿子。不少父母都打着几千块的工,连吃饭都勉强,哪还有余钱去买车买房呢?
于是乎,农村的男性光棍特别多,而大城市的女性光棍特别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情况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你是女孩,那你也希望嫁给大城市的本地土著,有房有车有存款,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可大城市的有钱男性是有限的,那嫁给他们的女性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大城市剩女多”的局面。
有一点是肯定的,女孩们宁愿待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回家,跟老家的光棍结婚,将就过一辈子。与其拥有低质量的婚姻,不如过高质量的单身生活。

05
底层男性,哪怕学历再高,如果缺乏物质基础,那他们也会被婚姻市场淘汰。
很多男人,都会怪女人太现实。其实,也不能怪她们现实,没有人有义务陪你过苦日子,别人也有向往更美好的生活的自由和权利。
关键在于,现代人都比较“利己”,追求“利益至上”。这人符合利益,那就跟他过日子。而不符合利益,那就算了,好聚好散就好。
如果在前几年,这种婚恋的矛盾,还不算严重,因为前几年的行情比较好。而在今时今日,行情不好了,婚恋的矛盾会更严重。
有婚恋研究者认为,在环境不太好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取到更高质量的婚姻,就会不经意间提高自己的择偶条件,导致婚恋市场的条件“水涨船高”。
说得直白一点,越是在赚不到钱,行情差的时候,人们越是希望找个有钱的另一半。这就是当下,以及未来几年的常态,很现实,也很残酷。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