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色警戒时间线梳理(上)

2021-11-22 08:24 作者:丁香与黑醋栗  | 我要投稿

资料来自于红色警戒、命令与征服、贴吧、论坛、维基、百科。部分历史我自己都还没搞懂,有机会慢慢补完。

红警世界中紫色意味着背叛

公元前?年

凯恩(Kane)来到地球


公元前3875年

该隐Cain(凯恩Kane)谋杀了他的兄弟亚伯(Abel)。

(转入命令与征服世界线)


公元前1800年

Nod兄弟会出现最早的记录,是在一些传统的非洲部落之间被称为“天堂之门”或者“挪得之路”。


1874年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发现了无线电波。


1903年

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加入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Vladimir Ilyich Ulyanov)为首的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


1911年

塞尔维亚陆军参谋部情报局上校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Dragutin Dimitrijević),创立了黑手会——“联合或死亡”,是一个秘密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


1914年6月28日

在波斯尼亚(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的萨拉热窝,黑手会成员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lo Princip)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组成的军事同盟“协约国”,对阵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组成的“同盟国”阵营。


1917年10月24日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俄国政府(Russian Empire),由列宁领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诞生。苏联离开了协约国并同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停火协议。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6月28日

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和约——《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势力。


1919年秋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在实验中用α粒子轰击氮核后,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1920年1月10日

《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正式生效,为了防止世界级的战争再次发生,协约国建立了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不过因为并没有兵权,且美国并未加入等原因,国际联盟的实际作用只是帮助各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在维护和平方面形同虚设。

同盟国成了这次大战最大的输家,奥匈帝国被分裂,德意志帝国的力量被大大的削弱。新成立的德国魏玛共和国被迫向协约国支付大笔的赔款(特别是法国),并且单独承担所有引起战争责任,这令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悲情情绪高涨。


1920年2月24日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公布他与德莱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点纲领,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纳粹党(NSDAP)


1921年6月29日

希特勒任党首,开始宣扬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犹主义,在大萧条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


1922年

列宁去世,但许多人声称他被斯大林谋杀。

(真实历史中是1924年1月21日,这里的历史已经被凯恩的蝴蝶效应永久改变了)


1922年12月30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正式成立


1923年

德国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乱,法国、比利时又出兵占领了鲁尔,激起了德国人民对政府的愤怒情绪和爱国热情,纳粹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到三万多人。


1923年11月8日晚

希特勒联合德军前总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利用巴伐利亚军政头目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举行宴会之际发动了啤酒馆暴动(Bier - aufstand)。希特勒亲自带领25名冲锋队控制了大厅,外面有600多冲锋队守卫。


1923年11月9日

啤酒馆外汇聚了3000多名冲锋队员,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带领他们上街抵抗警察的封锁,在用啤酒馆俘虏的人质威胁后通过几道封锁线,但最终警察还是开枪阻止壮大的游行队伍。希特勒见识不秒带头逃跑,上车逃向德国商人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Ernst Hanfstaengl)在鸟芬的乡间别墅,在那里他得到普茨的妻子海伦和妹妹的照顾。16名纳粹党成员和3名警察死在这场冲突中。


1923年11月11日

面对警察的搜捕希特勒想开枪自杀但被海伦阻止,随后他在乡间别墅被抓获。在随后的审判中,鲁登道夫发表攻击魏玛共和国的煽动性演说,随后他被无罪释放;而法庭宣布判处希特勒5年监禁,在慕尼黑以西38英里的兰茨贝格监狱中服刑;政府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


1924年12月20日

希特勒被巴伐利亚最高法院下令释放。


1925年2月

纳粹党重建,然后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族主义情绪,党员人数激增。

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继续为其工作,后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对外宣传事务的负责人。他协助出版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并且也资助纳粹党的党报《人民观察家报》,还为纳粹党设计了口号“Sieg Heil”。不过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与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不和,在被希特勒关系亲密的尤妮蒂·米特福德指责后地位直转而下。


1925年

斯大林将政治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肃清,取得了整个政党的控制权,并开始训练具有心灵控制能力的超能力部队,斯大林与尤里(Юрий)合照。


1927年10月24——29日

爱因斯坦来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9年10月24——29日

华尔街股灾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这一危机并未使欧洲受到严重影响。


1932年

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制作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他是粒子加速器的前身,也为质子撞击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32年12月10日

爱因斯坦和妻子离开德国去美国,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德国的领土。

德国先后有2000多位犹太科学家和工程师离开德国移居美国。


1933年1月

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违反《凡尔赛和约》20年停战的协议,加紧扩军备战开始秘密武装德意志第三帝国。

爱因斯坦来到位于墨西哥州白沙导弹基地(White Sands Missle Range进行科研工作。


1934年

英国,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证明无线电波可以探测物体,还可以通过用电子产生的缝隙破坏电波来掩盖或隐藏建筑和单位。


1937年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开始进行电动力学或通过电磁力移动物体的实验。

希特勒命令汉夫施丹格尔从飞机空降到西班牙共和军的控制地区去和共和军谈判,施丹格尔买通飞行员得知希特勒要处死自己后跳机逃生逃往瑞士。


1937年2月

纳粹德国以海森堡为核心,包括哈恩、斯特拉斯曼、盖革等科学家,开始执行了“铀计划”,但是研究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在研究大型火箭方面花费了5.5亿马克)。


1937年6月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霍夫曼三人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上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


1938年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与其同事秘密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雷达干扰,电子屏蔽和精神控制的实验,这为磁暴线圈(Tesla coil)、特斯拉反应堆(Tesla reactor)带来了基础,这个防御装置由四个特斯拉线圈与顶部的范德格拉夫起电机(Van de Graaff generator)组成。


1939年初

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L.迈特纳和O.R.弗里施首先建议用带电液滴的分裂来解释裂变现象。同年N.玻尔和J.A.惠勒在原子核液滴模型和统计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奠定了裂变理论的基础。


1939年8月2日

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爱因斯坦—西拉德之信),建议研制原子弹,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一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 

爱因斯坦和特斯拉通知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统一场论可以用来干扰某些类型的雷达,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1939年9月1日

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W2)爆发。


1940年夏天

德军占领法国。

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受限于资金与物资的缺乏不得不与美国合作,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1941年12月6日

美国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为确保全力研发原子弹,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开始建设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为曼哈顿计划做准备,为了保密被命名为Y地点(Site Y)。


1941年12月7日清晨

日本联合舰队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44艘船舰被击沉,数千人丧生。

汉夫施丹格尔担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高级顾问,他参与了一个专门针对纳粹德国高层领导人的“S计划”,提供了许多纳粹高层领导人的生活细节情况。


1941年12月8日

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

韦纳·冯·布劳恩领导的团队在吸收A-5火箭的研发经验后,对A-4火箭的改良与研发进入定型阶段。


1943年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完成建设工作。


1943年2月27日夜晚

美国谍报队伍“阿尔索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西100多千米处的里尤坎,发现了一座大型电化学联合工厂正在为德国生产重水,阿尔索斯将其摧毁。


1943年6月12日

海军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理论计算结果设置好了七个巨大的特斯拉线圈,对停泊在费城郊外的埃尔德里奇号(USS Eldridge DE-173)巡洋舰发起实验。舰艇短暂消失了7分钟,67名舰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1943年11月

里尤坎电化学联合工厂被德国修复,马歇尔将军命令欧洲盟军的空军大规模对其轰炸,轰炸没造成太大损失,但德国还是决定放弃这一工厂,将重要设备和生产出的重水运回本土。阿尔索斯同挪威游击队沿途袭击德国运输队,炸毁德国在波罗的海上的渡轮,彻底截断了重水来源。


1944年9月

A-5火箭升级版正式命名V-2导弹(Vergeltungswaffe-2)。V-2有四种不同的类型:(V-2A)空对空、(V-2AS)空对地、(V-2SSA)地对空、以及(V-2 SS)地对地导弹。


1945年2月

阿尔索斯在柏林以北的奥兰宁堡,发现德国奥厄公司提炼金属铀的工厂


1945年3月

阿尔索斯谍报队成功地将二十几个德国核物理学家全部抓获并运回美国本土。


1945年3月15日下午

第八航空队出动612架B-29轰炸机,摧毁了提炼金属铀的工厂。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1945年7月16日

在距离阿拉莫戈多实验室以南 230 英里处的特里尼蒂发射场(Trinity site),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核弹——小玩意儿(Gadget)。


1945年8月6日

美国使用轰炸机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945年10月

阿尔索斯谍报队正式解散。


1946年

时间机器原型(Chronosphere)研制成功,爱因斯坦将其命名为“空间转移发生器”,他通过时间机器穿梭回1924年12月20日


1924年12月20日

希特勒被巴伐利亚最高法院下令释放。在慕尼黑的兰茨贝格监狱门口,爱因斯坦通过时间连续性效应杀死了刚释放出来的希特勒。

(时间线转入红色警戒1,跳转1946年)


1925年

斯大林将政治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肃清,取得了整个政党的控制权,并开始训练具有心灵控制能力的超能力部队。

斯大林与尤里(Юрий)合照。


1927年10月24——29日

爱因斯坦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9年10月24——29日

华尔街股灾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这一危机并未使欧洲受到严重影响。


1933年1月

爱因斯坦开始进行时间机器的研究。


1934年

英国,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证明无线电波可以探测物体,还可以通过用电子产生的缝隙破坏电波来掩盖或隐藏建筑和单位。


1937年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开始进行电动力学或通过电磁力移动物体的实验。


1937年6月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霍夫曼三人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上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


1938年

尼古拉·特斯拉与其同事秘密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雷达干扰,电子屏蔽和精神控制的实验。


1939年初

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L.迈特纳和O.R.弗里施首先建议用带电液滴的分裂来解释裂变现象。同年N.玻尔和J.A.惠勒在原子核液滴模型和统计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奠定了裂变理论的基础。


1939年9月1日

因为希特勒已死,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


1942年

韦纳·冯·布劳恩领导的团队在吸收A-5火箭的研发经验后,对A-4火箭的改良与研发进入定型阶段,最终在1944年9月正式命名V-2导弹(Vergeltungswaffe-2)。V-2有四种不同的类型:(V-2A)空对空、(V-2AS)空对地、(V-2SSA)地对空、以及(V-2 SS)地对地导弹。


1946年

爱因斯坦回到1946年,他说:“早晚有一天时间会说明一切”。


1950年

血的教训(Lesson in Blood)苏联第一关

背景:苏联秘密实验毒气对人体造成的效果,造成800多人伤亡。一群波兰游击队士兵武装对抗苏联的压迫,他们封锁了通往托伦镇(Toruń)的几条道路。斯大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认定他们是“人民的敌人”,并命令苏联新晋指挥官消灭他们。拉迪克·格拉登科则认为平民也帮助波兰游击队作战,他下令消灭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人。

指挥官在雅克战机的支援下消灭这些人,当指挥官炸毁油桶、摧毁教堂、我方战损过大时,都会获得最多7波的伞兵空投支援。


警卫职责(The Thin Red Line)苏联第二关

背景:斯大林征服欧洲的梦想即将开始,苏联军队已经开始动员起来进攻西欧,但需要更多的时间。盟国几乎注意不到苏联在德国、波兰边境的奥德河(Oder-Neisse River line)集结,库科夫将军指挥下令让一位后起之秀的苏联指挥官守卫起苏联入侵德国的关键桥梁。任务是消灭所有守卫在桥边的盟军,以此来保卫南、北两座桥其中的任意一座。

(Guard Duty (North))保护北桥:如果摧毁敌人的雷达站,还会得到空降掷弹兵的支援。

(Guard Duty (South))保护南桥:摧毁教堂与运输卡车还会获得额外的资金奖励。


隐秘清理(Covert Cleanup)苏联第三关

背景:娜迪亚的情报组织已经追查到一名间谍躲藏在瑞典(Sweden)德隆(Lund)的安全屋里,他破坏了苏联北部一处沙林毒气(Sarin)的贮藏仓库,附近有游击队在保护着他。

指挥官率领一队苏联军队到该地点,使用猎犬追捕并绞死了他,又或者使用掷弹兵在堡垒上方远程击杀。


1951年

在秘密警察局局长格雷登科苏领导下,NKVD从研究所偷走了数量众多的科研资料。苏联科学家根据爱因斯坦的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理论,以及基于尼古拉·特斯拉(Nkola Tesla)的死光发射器(Death Ray Transmitter device),研究出铁幕防御装置(Iron Curtain),娜迪亚出于保密性没有向斯大林在内的任何人透漏讯息,秘密建造成功后才告诉斯大林。

铁幕防御装置的原理,是因为光中的电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如光子、质子等)构成的,所以光束的组成部分会以不相等的速度运动。当这些光束通过某种类型的滤光器时,一些电子到达光目的地的速度要比其他电子快。这种反应使实质物体被一种无法穿透的电子屏障所包围。通过将能量水平提升到带有危险性的高度,一个物体可以在半分钟或更长时间内避免任何接触的影响(45秒)。但是人类无法承受太过强大的能量,步兵会因此而死亡,只有载具才能承受。


1952年

大批苏联公民渗透进泛非和泛亚各国政府,斯大林开始对欧洲和亚洲发动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WW2)爆发。为了应对苏联的侵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西班牙以及其他西欧以及南欧国家,根据《世界国家联盟宪章》成立了一个民主国家同盟(Allied Forces),简称同盟国。


盟军:盟军总司令德国将军 冈特·冯·艾斯林(Günther von Esling)、副手希腊将军 尼科斯·斯塔夫罗斯(Nikos Stavros),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特种兵谭雅·亚当斯(Tanya Adams)、本·卡维利将军(Ben Carville)。


苏军:苏联共产党党中央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Джугашвили)、斯大林军事顾问凯恩(Kane)、斯大林的情人与私人助手娜迪亚·费奥多夫娜·泽伦科夫中尉(Nadia Fyodorvna Zelenkov  Надежда Фёдорвна Зеленкова)、秘密警察署署长与陆军元帅拉迪克·鲍里索维奇·格雷登科(Radik Borisovich Gradenko  Радик Борисович Граденко)、弗拉基米尔·科西金、苏联将军 乔治·伊万诺维奇·库科夫(Georgi Ivanovich Kukov Георг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ков)、苏联领导人托波罗夫将军。


战线之后(Behind the Lines)苏联第四关

背景:苏联军队正在德国北部集结,准备进攻德国,冈特·冯·艾斯林率领下的盟军也意识到苏联即将发生的攻击。娜迪亚命令指挥官摧毁敌人的雷达站,以此来阻止敌人的增援部队。

(Behind the Lines(North))北方:资源很多可以轻松积累大量重型坦克消灭敌人。

(Behind the Lines(South))南方:积累大量重型坦克消灭敌人,也可以出动海军进攻敌人。


置身其中(In the Thick of It)盟军第一关

背景:盟军在军事与科技上均处劣势无法抵抗苏军的刚烈洪流,盟军指挥官A9(Field Commander A9)临危受命从苏军基地的总部中营救爱因斯坦,拥有他将会使盟军获得技术优势从而反败为胜,一旦找到他就带至信号烟火处乘坐直升机撤离,爱因斯坦和自愿参军的谭雅必须存活。

指挥官下令打爆油桶后,连锁爆炸摧毁了苏联电厂使得磁暴线圈失效,在轻松消灭两个苏军机枪兵后救出爱因斯坦,随后盟军友军的巡洋舰驶入对着苏联基地开火,趁乱让爱因斯坦进入赶来的支奴干直升机离开战场,盟军的巡洋舰随后消灭了苏军基地。


五对一(Five to One)盟军第二关

背景:虽然爱因斯坦已经救出,但苏联人仍在向盟国领土施压。如果不能阻止苏联的钢铁洪流到达柏林,那么盟军依然会溃败。而且目前盟军补给不足,苏联切断了盟军的补给路线,如果无法保证运输路线的安全,无法获得补给支援的盟军即使有爱因斯坦也只有溃败的下场。盟军运输补给物资的434师,会在25分钟内通过波兰西南部区域,必须消灭驻守在补给车队必经之路上的所有苏联军队。

指挥官A9利用支援部队轻松消灭了大部分驻守在这里的苏军,但他留下一部分敌人拖延时间,以此来收集尽可能多的矿物资源,从而募集尽可能多的部队。25分钟结束时盟军补给卡车会通过这一区域,如果部队积累数量不足可以提前建造沙袋(Sandbags)堵口,在盟军卡车来到沙袋围城中的时候彻底堵住补给卡车的路线,以此来无限招募部队。等待A9指挥官认为战力足够达标的时候,便放卡车离开这一区域。


死路(Dead end)盟军第三关

背景:前线的盟军装甲师虽然人手与武器都不充足,但是依靠游击战的形式勉强控制住了局面。苏联为了对付高机动作战的盟军,派遣多个装甲师进行围剿作战。盟军最高司令部下令让A9炸毁几座具有战略价值的关键桥梁,他们位于波兰东部沿苏联边界——北桥或者南桥。

——在指挥官A9的高效指挥下,因为桥梁都被炸毁迫使苏联将不得不绕远路,这将为盟军换来几小时的准备时间,同时也将苏联的装甲师逼迫到不利的地形中。

(Dead end (North))摧毁北桥:谭雅在救下医护兵(Field Medic)后,消灭苏联在水边的运输船支援部队,使用自行火炮(Artillery)炸毁栅栏(Barbed Wire)让工程师移动到安全的丛林区域后再击溃油桶,使用自行火炮炸毁喷火塔(Flame Tower)并消灭其余机枪兵,占领基地后炸毁科技中心获得资金建设少量自己的部队。炸毁油桶来消灭V2导弹车(V2 Rocket Launcher)与。消灭军犬与支援的伞兵后使用谭雅炸毁桥梁,击毁油桶利用殉爆炸毁最后的桥梁后任务结束。

(Dead end (South))摧毁南桥:击毁运输卡车后会获得一些资金,并从平民建筑中救出被俘的医护兵,炸毁桥梁后击溃悬崖边空降伞兵支援部队,工程师占领雷达可以获得整个战场的视野,占领船坞(Submarine Pen)可以使用运输船找到小岛上失散的两辆轻型坦克,最后炸毁桥梁结束任务。


十对一(Ten to One)盟军第四关

背景:苏军强大的火力击溃了盟军希腊轻型装甲师的第一道防线,溃退的轻型坦克在厚厚的积雪下分分散撤退到第二防线,但是装备有厚重装甲与凶猛火炮的苏联坦克只能慢慢移动。缓慢移动的苏联坦克包围住盟军第二道防线的轻型装甲师后将其歼灭,德国几乎完全被苏军占领。但在A9指挥官的阻挠下,苏联支援的坦克军团本应在几天前抵达,但现在却因桥梁被毁而不得不穿越波兰西南部的雪山通道,这正是之前为盟军部队清理出的道路,利用之前建立好的第三道防线摧毁这只部队。

A9指挥官使用之前积累的大量火箭筒兵与地堡防守敌人的进攻,在准备好后轻型坦克混合部队后消灭剩余的敌人。尽管苏军坦克师建设了前进基地,还是被一拥而上的盟军士兵与轻型坦克师歼灭。


谭雅的故事(Tanya's Tale)盟军第五关

背景:苏联在柏林阵线的入侵被A9指挥官阻止了,但是希腊阵线惨败以至于雅典(Athens)被苏军占领,希腊将军科斯·斯塔夫罗斯因此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苏联在雅典围城战中的屠杀政策,导致联合国以281赞同票与7反对票,批准了对盟军的军事资助计划,计划中要求在欧洲临时设立一个全球性防御机构总部。

谭雅在苏联收集铁幕项目的情报。但是失手被抓,她被关押在白俄罗斯西端的格罗德诺(Grodno)苏联基地中,A9指挥官需要在苏联人将谭雅移交莫斯科之前救出她。

(Tanya's Tale (North))北方潜入:A9指挥官命令间谍躲避军犬的搜捕,潜入重工厂后卡车会沿路线移动,间谍压住油门后跳车让卡车引爆油桶,随后间谍进入科技中心,再救出被关押的谭雅后,间谍自身中枪倒地不起。谭雅摧毁SAM后可以顺道把基地也炸毁,然后乘坐赶来的支奴干直升机离开。随后盟军支援部队抵达,占领苏军基地后矿车采集时小心磁暴线圈,使用雅克战机轻松消灭没有防空能力的苏联基地,随后重型坦克压上消灭所有敌人。

(Tanya's Tale (Center))中部潜入:

(Tanya's Tale (South))南方潜入:


铁幕渗透(Infiltrate and destroy Iron Curtain research center)盟军第六关

背景:谭雅向冈瑟·冯·埃斯林和尼科斯·斯塔夫罗斯报告,苏联在希腊东南部靠近爱琴海(Aegean Sea)的地方建立的秘密武器确认是铁幕装置原型机,爱因斯坦说这个装置将会使任何建筑或载具在一定时间内免疫攻击,他的建造有特斯拉的功劳在里面。冯·埃斯林下令让A9指挥官寻找这一区域的苏联科技中心来找到铁幕装置的详细资料,斯塔夫罗斯警告这一区域有一只大型潜艇舰队。

(Iron Curtain Infiltration (North))北方登陆:每隔一段时间苏联都会派遣运输船进攻盟军基地,盟军使用中型坦克(Medium tank)守备登陆口便万无一失,使用大量炮舰(Gunboat)击毁苏军潜艇,间谍进入雷达站获取苏军视野,利用登陆艇装载的大量中型坦克,掩护间谍进入苏联科技中心,之后消灭所有苏军。

(Iron Curtain Infiltration (South))南方登陆:~间谍进入雷达站获取苏军视野,通过炮舰击毁苏军发电厂来断电,磁暴线圈断电后便可利用登陆艇装载的大量中型坦克,掩护间谍进入苏联科技中心,之后消灭所有苏军。


沉没宝藏(Sunken Treasure)盟军第七关

背景:因为盟军间谍活动导致苏军对铁幕装置的研究被延后,盟军发现位于波罗的海西南部的博恩霍尔姆岛(Bornholm),在这里的一座苏军秘密实验室中可能藏有铁幕装置的讯息,通过占领雷达站来获取情报。

摧毁潜艇生产设备,友军的一艘巡洋舰在远处瞄准基地等待指令。在利用炮舰消灭苏军攻击部队后,建设地堡消灭苏联空投的伞兵部队,使用防空炮而不是火箭兵来防备米格战机的攻击,虽然可以利用驱逐舰进攻消灭特斯拉,但是派遣大量坦克直接摧毁苏联基地也是不错的办法。


保护超时空传送(Protect the Chronosphere)盟军第八关

背景:爱因斯坦为冯·埃斯林元帅和指挥官展示超时空传送仪,他的主要测试地点在在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这个处于瑞士与奥地利两国之间的地方,但苏联已经知道超时空的具体位置,必须在测试完成之前守住苏联的攻势。

(Protect the Chronosphere (North))北方:苏军会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运输船、V2导弹车等进攻盟军基地,苏联飞机会经常攻击盟军电厂以此来中断充能,盟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售卖不需要的建筑换取金钱来巩固防御,使用炮塔火箭兵等防御苏军的两处运输船攻势,积累足够多的中型坦克后消灭苏联基地,之后继续防备苏联援军,直到超时空传送仪充能完成。

(Protect the Chronosphere (South))南方:苏军会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运输船、V2导弹车等进攻盟军基地,苏联飞机会经常攻击盟军电厂以此来中断充能,盟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售卖不需要的建筑换取金钱来巩固防御,使用炮塔火箭兵等防御苏军的一处运输船攻势,盟军等到卫星启用后就能了解苏联的全部动向,积累足够多的中型坦克后消灭苏联基地,之后继续防备苏联援军,直到超时空传送仪充能完成。


救出柯西金(Extract Kosygin)盟军第九关

背景:苏联铁幕装置计划的失败,以及盟军超时空实验的成功,让盟军觉得看到胜利的曙光。然而苏联已经率先研究出原子弹,并计划用核弹攻击几个主要的欧洲城市。核战略专家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科西金(Vladimir Petrovich Kosygin (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Косыгин) ),他对斯大林把对苏联战争失利的原因推给下属的行为感到愤怒,他联系了盟军并计划在拉脱维亚(Latvia)叛逃。

(Extract Kosygin (North)):盟军用最快的速度制造运兵车(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运输船并训练间谍,使用APC强行与苏联基地门口的军犬同归于尽,矿车撞开堵路的栅栏,间谍进入苏联科技中心寻找科西金,随后科西金就可以大摇大摆的从苏联基地门口走出去,上运输船回到苏联基地后,乘上前来接应的支奴干直升机离开战场。

(Extract Kosygin (South))


怀疑(Suspicion)盟军第十关A

背景:科西金将斯大林的核弹计划告诉了盟军指挥官冈瑟·冯·埃斯林,苏联至少有4枚2000吨的核弹头在生产中,斯大林计划对巴黎、柏林、伦敦等欧洲主要城市进行核攻击,盟军派遣A9指挥官突袭俄罗斯南部的黑暗骑士(Dark Horseman)导弹工厂。

每隔一段时间苏军援军都会进攻盟军基地,如果盟军部队靠近核弹发射井或者摧毁苏军基地都会引起核弹发射,并有1小时爆炸倒计时,必须占领指挥中心解除引爆。盟军通过卫星开启战场视野后拦截苏军游走的卡车获取额外资金,通过火箭兵强制攻击摧毁苏联基地附近的森林,开出一条隐蔽的小路直达苏联导弹发射井附近,在小心排除附近的防御部队和地雷后,立刻派遣随行的工程师占领苏军指挥中心,时间拖的越久,第十关B的解除引爆时间就越短。


证据(Evidence)盟军第十关B

背景:苏联已经发射的导弹落在伦敦议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附近,A9指挥官带领一支小队潜入占领中的苏军指挥中心,让工程师控制计算机使炸弹失效。

因为之前的闪电行动使得有足够的时间解除炸弹,消灭赶来的苏联士兵后,通过间谍除了军犬外不被攻击的特点探索地下设施,在消灭一部分苏联士兵后找到了潜入的谭雅,清除附近敌人后使用工程师解锁下方两个控制计算机,然后在机枪兵的掩护下使用谭雅消灭敌人的部队,工程师开启右上方的控制计算机,最后一个计算机前的喷火塔使用机枪兵吸引注意,工程师快速通过后关闭。在4台计算机全部控制后,远程解除了落在伦敦的核弹。


制海权(Secure the river for the navy)盟军第十一关

背景:苏联在俄罗斯西部的伏尔加格勒州(Volgograd)的伏尔加河-顿河运河(Volga-Don Ship Canal)上设防,以此来阻止盟军舰队通过。盟军发现后派遣部队清剿这一片区域的苏联军队,必须在2小时内消灭所有挡路的敌人。

(Naval Supremacy (North))北方:盟军展开两个建造厂加速建造,尽快建造出科技中心通过卫星查看整个战场,防备苏联雅克战机与部队的攻击,然后通过大量阿帕奇直升机摧毁没有防空能力的苏军基地,摧毁造船厂后苏联潜艇上浮。在消灭所有敌人后,盟军舰队顺利的通过了这一区域。

(Naval Supremacy (South))南方:~防备苏联雅克战机与部队的攻击,然后通过大量坦克摧毁左侧的苏军基地,然后使用阿帕奇直升机摧毁剩下没有防空能力的苏军基地,使用驱逐舰消灭潜藏水下的潜艇。在消灭所有敌人后,盟军舰队顺利的通过了这一区域。


歼击(Takedown)盟军第十二关

背景:盟军步步逼近莫斯科的同时传来了铁幕装置即将完成的消息,它位于苏联北部的一个大型研究机构中,占领所有的技术中心,摧毁所有的铁幕装置原型。

在友军巡洋舰的掩护下抢滩登陆成功,随后立刻摧毁教堂找到潜藏的资金,尽快发展出卫星,但科技中心因为是敌人核弹的第一目标,所以安排在远离基地的地方。当苏军使用铁幕装置加猛犸坦克的组合进攻时派兵引开它来减少损失。左侧苏军基地指挥中心如果遭到攻击,核弹发射井会倒计时1分钟后发射核弹攻击盟军基地,所以盟军必须在内河建设造船厂,利用巡洋舰的射程优势摧毁左侧苏军基地,随后派遣大量中型坦克摧毁剩下的部分,占领科技中心。然后积累大量中型坦克摧毁右侧苏军基地,占领科技中心。


集中爆破(Focused Blast)盟军第十三关

背景:盟军攻占了两个苏联技术中心后发现苏联第二铁幕装置地下综合设施(Underground complex of second Iron curtain base),A9战地指挥官奉命在所有8个发电机上放置炸药利用连锁反应将其摧毁,但是苏军准备用神经毒气污染整个建筑群,必须迅速完成任务。

潜入士兵分为上下两个小组,在摧毁企图碾压盟军士兵的移动通讯干扰车后,消灭沿途苏军士兵,利用工程师安放炸药与开启机关控制喷火塔杀敌或者令其自爆,彻底摧毁铁幕装置后盟军向着莫斯科前进。


1953年

毫无悔意(No Remorse)盟军第十四关

背景:欧洲的战火已经完全消弭,随着盟国入侵苏联的成功,苏联军队被四面八方赶来的盟军围困在莫斯科。A9指挥官被任命指挥最后一场战役,他被允许使用超时空传送仪,但是要小心超时空带来的副作用。

盟军首先炸掉教堂,然后消灭运输卡车,炸掉苏联发电厂,间谍进入矿物贮存库(Ore Silo),以此来获得启动资金,然后将移动基地车送到已经消灭感觉的苏联基地里,迅速发展科技中心卫星与海上巡洋舰协防,在积累足够的中型坦克后进攻苏联基地。

斯大林被压在建筑废墟中,尼科斯·史达佛洛斯阻止3个盟军士兵的救援行动,他为了报复被苏联侵占的希腊,亲手举起巨大的水泥石块将斯大林活埋。


结局:

苏联战败后领导人被迫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与同盟国首领会面并签署纽约和平协定条约。协议规定苏联解体后恢复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前的状态,分裂成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其他的独立国家;处死幸存的苏联高级将领和政治领导人;所有的军事科技都必须上缴给联合国和同盟国;10年内俄罗斯必须由联合国托管。随后苏联领土被同盟国瓜分。

美国情报部门扶植亚历山大·罗曼诺夫为俄罗斯傀儡政权领导人,他自身有旧沙皇时代的血统,同时又与布尔什维克有联系,同时为人软弱,盟军觉得这是一个很好操纵的对象。罗曼诺夫以世界社会主义联盟(World Socialist Alliance)的名义,向原苏联之外的伊拉克,利比亚、古巴、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并为期提供技术来组建先进的军队,在重新组建苏联后,尤里与其组建的心灵部队也秘密加入苏联。

苏联军事顾问凯恩失踪下落不明,只有少数斯大林亲自签发的文件记载证明此人曾经存在过。

同盟国向联合国提交关于苏联的战斗资料后,联合国经过数年总结数据,得出结论必须组建一支和平部队,以应付少数民族地区的动荡局势、小规模的恐怖组织、甚至于世界大战。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2(Command & Conquer:Red Alert 2)》时间线开始)

红色警戒时间线梳理(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