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 慢性咽炎、失眠,
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在饮食上面,具有上热下寒体质的人呢,就有点难伺候了,为什么说难伺候呢,这类人呢,吃点儿热气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接下来详细为大家讲讲这类体质的人到底该如何调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现在很多在职场工作的朋友们,多数都是久坐办公室,不运动,平时也都是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也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等等。有些朋友还会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操心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啊,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上面动得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下面一味药方,肉桂,说起肉想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下面我们讲讲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中医学认为,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肉桂主要含有挥发油,如桂皮醛、乙酸桂皮脂、桂皮酸乙酯、肉桂酸等;还含有甲基羟基查耳酮、黏液质、鞣质等成分。肉桂有抗消化性溃疡、止泻、利胆、镇痛、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菌等作用。 肉桂辛热,阴虚火、内有实热。所以在中医上多用来治疗上热下寒的患者使用。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我们的心主火,在上,心火要往下走,以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主水,在下,肾水要往上走,以滋润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太过亢盛。这样的状态叫水升火降,水火既济,这样的身体才是棒。
再提醒朋友们一下,一定要多运动,多去吸收源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新鲜空气,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