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023-06-12 16:00 作者:南宫很二  | 我要投稿

前面讲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可以测出物体下落的重力加速度,这一节的内容介绍三种不同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一、频闪照片

这种方法所用到的原理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通过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即%5CDelta%20x%3Dat%5E2,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有%5CDelta%20h%3Dgt%5E2,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g。

举个例子,如图是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一个频闪周期为T%3D%5Cfrac%7B1%7D%7B60%7D%20s的相机拍摄下得到的频闪照片。

物体下落的高度(单位为cm)分别为x_%7B0%7D%3D1.30%EF%BC%8C%20x_%7B1%7D%3D2.10%EF%BC%8C%20x_%7B2%7D%3D3.17%EF%BC%8C%20x_%7B3%7D%3D4.51%EF%BC%8C%20x_%7B4%7D%3D6.12%20,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位移%5CDelta%20x_%7B1%7D%3Dx_%7B1%7D-%20x_%7B0%7D%3D0.80cm%20%20%5CDelta%20x_%7B2%7D%3Dx_%7B2%7D-%20x_%7B1%7D%3D1.07cm%20%20%5CDelta%20x_%7B3%7D%3Dx_%7B3%7D-%20x_%7B2%7D%3D1.34cm%20%20%5CDelta%20x_%7B4%7D%20%3Dx_%7B4%7D-%20x_%7B3%7D%3D1.61cm%20

这几个位移之差1.07cm-0.80cm%3D1.34cm-1.07cm%3D1.61cm-1.34cm%3D0.27cm,0.27cm就是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带入到公式%5CDelta%20h%3Dgt%5E2g%5Capprox%209.72m%2Fs%5E2,就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打点计时器

测量时将重物固定在纸带下方,打开打点计时器后将重物静止释放,这样纸带在重物的带动下就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出各点瞬时速度做出v-t图像,即可得到重力加速度。(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请看上一篇文章《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也可以用其它方法来计算重力加速度,比如逐差法。

例如,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那么打点周期就为0.02s。图中的各段位移分别为2.84cm、3.26cm、3.65cm、4.04cm、4.42cm、4.81cm、5.22cm,根据逐差法列式子得g%3D%5Cfrac%7B(s_%7B4%7D-%20s_%7B1%7D%20)%2B(s_%7B5%7D-%20s_%7B2%7D%20)%2B(s_%7B6%7D-%20s_%7B3%7D%20)%2B(s_%7B7%7D-%20s_%7B4%7D%20)%7D%7B4%5Ctimes%203T%5E2%7D%20,带入数据得g%5Capprox%209.79m%2Fs%5E2

注意:频闪照相法和打点计时器能够测量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三、滴水法

这种方法专门用来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秒表、刻度值、自来水管和托盘。实验时调整水龙头,在第一滴水落入盘中听见响声的时候,第二滴水刚好从管口处准备下落,这样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就是水滴自由下落的时间,这个时间比较短,需要测量从第一声到第n声的总时间,那么每一滴水下落的时间t%3D%5Cfrac%7Bt_%7B%E6%80%BB%7D%20%7D%7Bn-1%7D%20;再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管到托盘之间的高度h,利用公式h%3D%5Cfrac%7B1%7D%7B2%7D%20gt%5E2即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注意:这个实验中要想减小实验误差,n的值要足够大。

总结

频闪照相和打点计时器的方法都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一%5CDelta%20x%3Dat%5E2,所以这种方法可以测量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滴水法用的公式是h%3D%5Cfrac%7B1%7D%7B2%7Dgt%5E2%20,只能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