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记2023年国考
2023年国考就这样过去了。
一、考试估分情况
刚走出考场时,第一感觉是今年的资料比去年进一步简单了,连最后一道题四个不同的选项也取消了;常识还好,正常做正常错,之前看的东西也有些帮助的;言语耗时比较长,前边填空难,后边阅读理解简单;判断图推有两道没看出来的,其他都还好,一拖五做的挺好,我当时看表只有20多分钟了,感觉要放弃最后一道一拖五去做数量,结果很顺利,五分钟就都做好了;然后前边模块涂卡,最后十五分钟做了九道数量,蒙了一道,数量也算挺好了。
回来下午看了看别人发的常识答案,感觉分数可能在85-90之间,因为觉得资料简单了嘛,整体应该比去年高个两三分,看大家普遍反应也是这样;结果等昨天晚上开始估分,估到言语就隐隐冒汗,写完言语答案就感觉哎哟,这得80-85了,最后把剩下的做完,还好。
上一下今年国考的估分情况,做的行政执法卷:

粉笔答案解析我也看了,都认同,参考之前两年的估分情况,成绩应该相差不会太多,最多上下浮动三分。


2022年国考估分
我估分都算比较准,估分准不准看两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做题有没有自己稳定的逻辑和思路,有人会有疑问说你们怎么还能记得自己选什么,要是蒙130个ABCD那肯定谁都记不清了,但做题不一样,晚上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做题思路和逻辑自然就反应过来上午选了什么,如果估分老是和实际不一样,说明同样一套题隔不到十二个小时拿来做就能做出大相径庭的结果,这其实也能反应出一些问题对吧,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我老是能摸好几道数量,要是数量蒙的多那肯定也保不了稳定性。
还有一个小的方面就是和自己心理的角力,因为如果错的多就会感觉去年白学了,荒废了一年,伤心难过,所以如果估分前看到过一些题的答案,或者做完之后对着错题,就总想着往回找补,"啊这个题考场上我应该是选对了的,刚才记错了,不行再估一遍,估个准(gao)的🐶",所以需要克服它。再就是还要避免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的倾向,比如每次都有意无意估低很多,然后说完了完了,最后出结果就又挺好,像极了高中考试之后的情况😁。
我觉得忠实于心,诚实于己是最好的,因为上面说过的两个方面,所以我对我每次估分比较准还是有一点点引以为荣的👌🏻。
二、个人感想
最大的感想就是国考连续两年降低了资料分析的难度,题型上也削了,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个趋势,可能是资料分析需要学的东西多也复杂,学不学差距大,国考更希望能“原生态”选拔人才吧。
好的一方面资料学的不是太细也能过了,不好的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做到数量了,再一年年蒙数量只会越来越难上岸了。但上面好和不好其实没啥意义,好不好不在于难易,其实能建立自己的优势就是好,被拉开差距就是不好。将来考试中对各模块主动的分配、控制时间要求会更高,我觉得这是比较大的趋势和变化。
通过这次考试已经证明了,国考出题人可以在资料分析一点不上强度的情况下也把分数压下来,实际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完全可以要到更低,这次言语前20道选词填空难,但后20道阅读理解稍显简单,他完全可以再上强度,包括一拖五和数量,都可以加难度。
有几道让我印象深刻的好题,包括图推几道创新题,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言语这三道。

59题可以说是让我拍案叫绝的一道题,它有两重迷惑,一是这是言语59题,倒数第二道,它前面18道难度没上来,让我觉得这个题也马马虎虎;二是往年的国考题,还是比较认首句的,所以我就没犹豫,首句说的很明白,下面也是围绕首句展开的,啪一下我就点上A了,很快啊。但是一对答案,我就觉得确实是强,这个题是讲得通的,因为最后的防护很突兀,而且是从一个主人翁的感觉去表述的,但是基本就一眼过去了,这道题6%的正确率,大家做的都差不多,一般6%正确率的,那逻辑简直一塌糊涂,不堪卒读,能6%正确率还有逻辑讲的是极不容易的。


22、26两道题水平也很高,给我的感受是在言语中有了一个理解的概念,感觉像在解密,选项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做题感受在以前的国考省考里是前所未有的。
解密就是22题里开源节流,开源对应上面的流入,节流对应厌氧环境分解速率低,所以c;26题喧宾夺主和特立独行是用来形容课程思政和传统课程的关系,既不是占了传统课程的空间,对应喧宾夺主,也不是完全没关系,对应特立独行,这两道题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此外言语还考了两道二十大原文,加上常识四道相当于考了六道,核心意识也是没谁了。


整体上说肯定会有遗憾,会觉得有些题应该做对啊怎么样,但遗憾没有去年那么强,今年考前感觉实力明显比去年进步的模块:常识学的更多更有针对性了,确实考场上也做的好了、数量更稳了、一拖五更好了,考场上上面进步的点也确实发挥出来了,不能说考试就得一点失误没有才算,平时做题也有失误,应该知足了,也保留了继续进步的空间😂。
三、国考之后
可能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刚考完觉得这次考试简单多了,这主要是资料简单了很明显,言语虽然难了,但是言语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对言语感觉是非常熟悉的,只要没对答案都会觉得,嗯,有全做对的希望;嗯,虽然感觉挺难,但可能做的还不错。就和每年诺贝尔奖发布了讨论最多的都是文学奖一样,都感觉很熟悉。但是实际对完答案就感觉言语几乎开了无差别攻击,每个人都损失惨重,所以我觉得今年可能平均分会高一些,资料之前错的多的这次能好些,但进面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水平高一点的也会受言语影响,心急的可以参考一下相同岗位去年的进面分。
对于首次参加国考省考的小伙伴来说,第一次考肯定印象非常深刻,之前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学的好不好,都摆到面前不能再回避了,而且今年省考肯定来不及跟进资料的简化了,其实我感觉即便将来几个考公大省恐怕也不会跟风国考简化资料。知不足我觉得也是第一次考试最大意义,考得好的再接再厉,觉得不理想的得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啦,距离省考联考还有一个半月,也够学很多了。苏考浙考的小伙伴可能就更幸运,是备战2024年国考最早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