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 周末股市消息汇总:山雨欲来风满楼,做好防守是第一要务

由于俄乌局势骤然加紧,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1.43%报34738.06点,标普500指数跌1.9%报4418.64点,该指数两天累计下跌3.7%,创2020年10月以来最大两日跌幅,纳指跌2.78%报13791.15点。
本周,道指跌1.0%,标普500指数跌1.82%,纳指跌2.18%。
COMEX黄金期货涨1.26%,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3月合约涨4.47%,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
【说说互联网巨头们】
今年一月份,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开始改为安抚了。
字节撤裁了整个投资部门,腾讯不断撤股旗下战投公司,阿里把旗下优酷股权全部装入土豆网。
这就是表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该碰的不要碰,那么基本就要“多云转晴”了。
也就是说“中概互联”的春天真的可能要到来了。
结合港股中概互联走势形态,可以看出已经不创新低,说明已经没有资金砸盘了,那么后面不排除会见底拉起。
希望能走的温和些,不要急拉大涨,否则又要被关注了。

【再说说今年的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美加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区别只在于什么时候开始加多少次。
而周四晚上美股CPI报表,直接将这个预期再次提前,所以老美那边周四晚上直接开始跳水下跌。
而按照现在欧美对疫情的措施来说,想要在短期内。扭转现在的局面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想躺平和能躺平是两个概念。
而这些必然会继续影响复工率,就业率CPI等各个方面。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等于是两边都有夹板,彻底放开人受不了,不放开经济受不了。
其实比我们难多了。
但我们也不会好过多少,毕竟全球经济一盘棋涉及到人员往来,进出口贸易必然对我们也会产生连带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对2022年整体的经济预期是比较差的,也因此大家在只能做多的大a市场里面,还是要尽量谨慎。
没有把握不出手,而且切记不能亏损死扛,没事再加个仓,看看医药、科技、新能源车,一个比一个惨,千万别以为跌多了该拉起了,没有资金的板块只能放量跌转阴跌,想要拉起必须有持续的资金流入,否则没戏。
所以,坚定跟着资金走,才是出路。
【宁德和药明是否会止跌企稳】
基本面:
各种利空传闻满天飞,但都缺少切实依据,所以可见是主力藉着利空有意下杀,和杀医药是一个思路;
如果你还记得去年春节后医药、白酒的连续急跌,当时也是很多人到处找理由,但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资金要出货。
现在也是一样,板块换了,路数没变。
所以,在资金的出货意愿消失前,下杀仍会继续,而从目前资金流出的量能来看,下跌仍未结束,即便是距离低位超跌反弹点,也还差了1~2天的时间;
大家记住下图:
如果2日线MACD形成缩量底,同时KDJ见底走缓,超跌反弹就会来临;

而药明康德距离企稳就更远了,目前周线没有缩量底,我们的观点是在几周之内很难企稳,是否如此,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私募业绩大幅回撤】
随着A股的进一步下跌,私募基金的亏损幅度正在加剧!
最新公布的国内私募产品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2709只百亿股票私募旗下产品,2022年以来平均浮亏达到7.57%。数据显示,有超500只基金净值跌至0.7元以下。
数据显示,高达89%的百亿私募亏损,业绩为正的百亿私募为11家,有35家百亿私募跌幅超5%,其中又有7家百亿私募跌幅超10%,最大跌幅接近15%,主要为2021年度涨幅居前的私募。
据了解,上述产品大部分是在高点附近成立的,只有一部分产品设有预警止损,大多数是单一专户产品没有预警止损。
另外,不少百亿量化旗下的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年内浮亏超过5%,部分甚至超过10%。
这一方面表明市场确实不好做了,私募向来比公募基金约束更少、转向更灵活,但也出现如此大的亏损,市场的交易难度可见一斑。
连专业人士都搞不定,大家就更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市场里扑腾了。
【其他消息汇总】
央行货币政策最新动向出炉:
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宽松信号再次释放,这个已经有些老生常谈了,大家心里都有数。
房地产以稳为主,严格说并非利空,但不排除资金借机打压吸筹。
央行公告,本周净回笼8000亿元: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1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净回笼1800亿元,本周净回笼8000亿元。
节后适度回收流动性在预期之中,这个和上面的思路并不矛盾,只是短期确实会令市场承压。
不过从数据来看,信贷流动性确实是在放宽之中:
【1月创信贷投放创纪录】
1月创信贷投放创纪录的近4万亿元。这得益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也是实体经济逐渐复苏的积极信号。
天量资金都流向哪些领域?
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多地银行业人士了解到,1月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
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等领域。
同时,在金融监管部门引导下,房地产融资渐次回归正常。在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推动下,银行也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消费、科创、绿色金融等领域投放力度。市场一致预期,2022年一季度,基建仍是投放重点,银行业整体实现“开门红”问题不大。
中钢协表态:
近期部分涉矿企业违背商业道德,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严重干扰市场公平秩序,损害市场主体合法利益。中钢协对此表示谴责,任何无视市场规律、非法干扰市场正常运行行为和参与者,都应该得到纠正,并应为此付出代价。
大商所表示:
近期影响市场运行不确定因素较多,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交易,不得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得扰乱市场交易秩序。
铁矿石价格预计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有可能连累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调。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乡村振兴每年都要提一提,今年又到时候了。
【说回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美加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区别只在于什么时候开始,加多少次?
而周四晚上美股CPI爆表,直接将这个预期再次提升,所以老美那边周四晚上直接开始跳水下跌,周五继续下跌。
而按照现在欧美对YQ的态度来说,想要在短期内扭转现在的局面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想躺平和能躺平是两个概念。
而这些必然会继续影响复工率、就业率、CPI等各个方面。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等于是两边都有夹板,彻底放开人受不了,不放开经济受不了,其实比我们难多了。
但我们也不会好过多少,毕竟全球经济一盘棋,涉及到人员往来,进出口贸易等等,必然对我们也会产生连带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对2022年整体的经济预期是比较差的,也因此大家在只能做多的大A市场里面,还是要尽量谨慎。
春节之后的第一周,上证指数连续4天收红,最后一天收了一个长上影的小阴线,总体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大家如果对比一下几个指数,比如拿沪深300、上证指数,还有创业板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只有上证指数收了4连阳,沪深300和创业板都只有一根阳线。



说明指数里面水分比较大,上证能这么坚挺,大金融功不可没。
银行和保险板块收出了四阳一阴的走势,而且都是震荡上扬的,包括周五整体下跌时,银行和保险也都收出了阳线,特别是保险大涨超过4%。

这和题材板块的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家是否还记得新年前我们就已经在提示:
2021年的热点,很有可能在2022年被资金抛售。
大部分21年的核心题材都是在去年12月中旬开始见顶回落并且持续下跌的。
如果你没有在当时其实离场的话,那么到现在亏损幅度应该相当可观了。
而且不光散户会出现亏损死扛的问题,看看各个公募、私募基金经理们,看看他们的净值,你会发现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葛大姐,很明显被围杀了。
也直接导致CXO为代表的医药板块领跌全市场,短线想要企稳,几乎不大可能。
而最近这一周宁德时代和药明康德的放飞自我,也直接导致了创业板以及相关题材板块的持续下跌。
是因为这些板块基本面不好吗?显然不是。
要说基本面不好,旅游、酒店、机场、航空公司首当其冲,但是看看他们最近的走势,你就会发现实体经济和股市并不都是完全同步的。


这里给大家引入一个“金融属性”的概念。
金融市场当中的板块和个股,除了受自身基本面业绩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资金面的影响。
资金持续流入股价就会上涨,资金持续流出股价就会下跌。
这个道理大家肯定都懂,但是资金为什么会流入?为什么会流出?
却往往和大家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别。
比如最近连续拉升的酒店旅游和机场等板块,就是因为预期今年周边环境好转,所以打了一个提前量(尽管这个预期未必靠谱)。
所以做股票大家要学会打提前量,要学会跟风资金。
纯粹的价值投资,特别是中长线价值投资往往在A股里面会赔的底儿掉。
说回市场,
很多人在周五盘后都在找各种理由解释为什么周五下午会持续下跌,我们的观点比较简单:
周五的下跌是因为形成了多数指数和板块的30分钟和120分钟的共振顶部启动的调整。
这个观点周四和周五的午评都提到了。
而且截止到周五收盘,这一波调整并没有到位,所以接下来就要看调整的力度;
如果调整能够缩量,日内能够形成15甚至30分钟缩量底部就会再次拉起,反之如果日内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就会再次开始日线周期的寻底。

毕竟所有的指数日线都是放量底部直接拉起的,后面再次下跌的概率并不小。
因此本周大家在最初这段时间尽量以防守为主,谨慎选择进场机会,没有把握的点位不要轻易出手,耐心等待指数和板块的共振底部到来。
而在板块选择上尽量选择今年明显有资金流入的板块,大金融作为护盘板块首当其冲,其次基建、数字经济、大资源、地产股都可以关注。
另外港股和中概互联也可以适当留意了。
小盘股周五的下跌力度较大,因此短线应还会继续调整,所以下周初大家在标的物选择上尽量回避小票,多做权重中字头这样的个股。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周一开盘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实时分析,欢迎大家到我们的主页刷新来观看每30分钟一次的实时解盘,大家周末愉快,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