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科普:B-18轰炸机

道格拉斯B-18“大刀”式轰炸机(Douglas B-18 Bolo)是一款于1930年代中期由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按DC-2为蓝本改良开发的轰炸机,整体性能并无出众之处,但她仍然取代了B-10轰炸机作为美军主要战术轰炸机运用。但有相当多数量的B-18在1941年12月遭炸毁,剩余的B-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美国陆军航空军及加拿大皇家空军,用于海上战斗巡逻的轰炸机,并在1942年击沉过U型潜艇。


概观
类型 战术轰炸机
乘员 6
首飞 1935年4月
服役 1936年
退役 1946年(巴西空军)
生产 1936-1940
产量 350
单位造价 58,500美金(1935年币值)
现况 已全数退役
技术数据
长度 17.63米
翼展 27.28米
高度 4.62米
翼面积 89.1米
空重 7,403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 10,866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12,552公斤
发动机 2具莱特R-1820-53星型9汽缸活塞发动机
功率 2 x 1,000匹马力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时速348公里/3050米高度
巡航速度 时速269公里
爬升率 3050米/9.9分钟
最大升限 7,285米
最大航程 3,380公里
武器装备
机枪 3挺0.30英寸机枪
炸弹 最大2,000公斤(4,400磅)
简介
1934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外发标要求一款新型轰炸机,以取代刚服役的B-10轰炸机;新轰炸机的要求是需要比现有B-10载弹量与续航力增加两倍,道格拉斯的计划是将DC-2的翼展增加1.4米、并设计一个较深的机腹容纳组员及炸弹舱,并在机鼻、机背、机腹加装动力枪塔,由于机腹变更设计导致造型上与DC-2有些出入,原本为低单翼设计的DC-2改良后却变成中单翼设计。隔年,在威尔伯·怀特机场展示时,道格拉斯推出了DB-1型机、与波音299(未来的B-17轰炸机)、马丁146竞标。无论就当时或是后来的看法,波音299就性能而言无疑是那场竞标案的赢家,但1935年10月30日波音299原型机的第二次评估飞行时因飞行组员忘了解除飞行控制面的锁定装置,在起飞后飞机即快速爬升并失速坠毁。这场意外导致波音299没有在时限内完成必要的测试科目,也让DB-1这个“输家”得到翻身机会,同时相较低廉的造价(波音299在1935年报价为99,620美金)也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军方考虑的主因;1936年1月,道格拉斯拿到了美国陆航订单,并得到B-18的正式编号。
机型
DB-1
B-18的原型,产量1架。
B-18
最初的生产机型,产量131或133架。
B-18M
拆除了B-18挂弹架的训练机种。
DB-2
在机鼻装置了枪塔,是B-18最后的生产机种,产量1架。
B-18A
产量217架
B-18AM
拆除了B-18A挂弹架的训练机种。
B-18B
反潜机型,改装122架;增装雷达与磁异侦测器。
B-18C
反潜机型,改装2架;机上火器更换为固定式的.50英寸机枪。
XB-22
换装R-2600-3发动机(输出1,600)的改良型,因道格拉斯提案制造性能更好的B-23轰炸机后终止计划,无生产。
C-58
运输机型
Digby I
加拿大皇家空军接收B-18A后,改良性能使用的代号。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