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被洗脑了,怎么办?
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
尤其在目前,新兴思维在脑中迅速扩张,正如洪水倾泻而下,这时企图切割或者打断的阻力最为强大。
一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可爱的家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一些同龄人,认为除了教师医生公务员,再无“稳定工作”。
接受新鲜思路的家人,相比而言,心态就比较开放,愿意试着去听听不同的声音。
只不过这次,这种声音背后的团队,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策划。不仅具备完整的洗脑话术,连对付质疑的操作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为什么家人不听劝?
一方面是,大脑天生不愿意主动承认错误。昨天还斗志昂扬,今天突然听你劝了就马上清醒,承认了判断的失误,大脑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为了避免这种分裂,索性开始将之前的错误合理化,即,为错误找借口,让它看起来挺不错。
另一方面,某团队早就料想到这种可能,提前打好预防针:“周围人可能会反对,这是他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成功,不免经历他人的不解和周遭的质疑。”
“正好是你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机会。”
这就把家人推向了思维的先锋。你再说什么,他们反而觉得你不懂。
唱空和唱多,总有各自充分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从财富的方面而言,一个人的财富多寡就是认知的结果。被骗,就是大脑还没有达到“识别骗子”的程度。不在这件事上被骗,也会被另一件事骗。
这次就算勉强被说服了,钱没丢。可跃跃欲被骗的心思还在活络,下一次没看住,一个激动,就轻而易举的扔钱了。
通过运气得来的钱,总会通过实力丢掉。
周遭的口头描述不管用,看得见的损失,才算真损失。损失惨重了,好的情况是幡然醒悟,坏的情况是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的情况,靠文字没用了,就不说了。
从劝说的角度而言,不管是自己觉得怎么为对方好,对方都不会觉得好。
那不如换个方法,百依百顺。比如,看到小朋友隔了两条走廊还在眉目传情,不如把他们调为同桌,两个星期下来,就相看两厌了。
远香,近臭。
同样的,认可家人赚钱的意愿,并殚精竭虑的为他们出谋划策。您既然要做到这样的级别,达到如此业绩,那么团队需要多少人,每个月需要多少出货,产品需要怎样的铺陈,渠道需要怎样的改善,营销需要怎样的侧略。今天完成了什么指标,有什么不足,该怎么提升。明天有什么计划,该怎么安排,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万一遇到的都是像我一样,不懂得欣赏您产品的人,该怎么办?
万一推不出去,是不是家里只剩下货,不剩下钱?
所以啊,您每天发一些链接,竭力与他人分辨谁对谁错只是一方面,不如做好以上更完备的计划,才有可能完成丰功伟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