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微小说:帮扶
梨花村小学校舍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可村里没钱。在老支书和校长的倡议下,乡亲们你掏三百他捐五百,自筹资金二十万元终于新建了一所小学。
新校舍建成,眼看就要开学,新桌椅还没有着落。老支书和校长商量许久,认为只有找本村的外流才俊这一条路了。
这些年,村里一共走出三个令家乡人自豪的才俊 :一个是在省文联当大作家的张三,出了好多书,级别和县长一样 ;一个是李四,在省城开着公司,手下员工好几百人 ;最让村里人骄傲的,是在省城某局当局长的王二。
坐了一天车,老支书领着校长风尘仆仆赶到省城。
听说是来化缘的,大作家张三苦笑着摊开双手,不好意思地说 :“我这文联是个清水衙门,工资勉强开得出来,真没什么闲钱啊 !”“那你写了那么多书,挣的稿费呢 ?”“你们是不知道,这年月出书别说给稿费了,不朝你要钱就烧高香了,有的书还要倒贴钱才能出版呢。”
最后,大作家说 :“这样吧,我还有一千多本书没有卖出去。你们把这些书拉回去,看看能不能卖点钱。”“真没想到你们当作家的也和我们农村教师一样穷啊 !”校长感叹道。
离开文联,老支书和校长坐进大老板李四的豪华办公室。听老支书说明来意,李四将身子靠到宽大的老板椅上,拍拍脑门说 :“你们来得真不巧,前几天我刚捐了十万给电视台搞活动。这不,报纸上还有记者采访我的文章呢。”李四指了指桌上的报纸,“这样吧,你们先回去,让孩子们克服一下,我明年的捐赠计划重点考虑咱们村,到时我买上一车崭新的桌椅给孩子们送去。”
“哼,舍不得给钱还唱高调 !”老支书心里骂着,悻悻然离开了李四的公司。

编辑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老支书和校长到某局找局长王二。王二正指挥人员搬运办公桌,老支书指着他要搬入的那间办公室问 :“你原来不是有间宽敞漂亮的办公室吗,怎么换了一个这么小的屋啊 ?”王二笑着回答 :“做人做事要低调,今天先把办公室换了,过几天再把轿车换成小排量的。”
听老支书说明来意,王二皱着眉说 :“这件事要是搁在前几年,不管是我个人捐钱还是公家赞助,都是小事一桩。可依眼下的形势,真不好办。这样吧,我让办公室安排,明年我们搞个结对帮扶,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为村里解决实际困难了。”
来时志在必得,哪想到竟灰头土脸地回去。老支书和校长买了车票,坐在火车站附近的小面馆里发愁,却意外地遇到熟人。村民二蛋在省城打工多年,如今工作的地方就在火车站旁边。
听说老支书和校长是来化缘的,二蛋劝慰他们别着急,先放心回去,钱的事他来想办法解决。一个打工仔能有什么办法呢,老支书没抱希望,谢过二蛋的好意,就带着校长赶火车去了。
这天,老支书正到处联系木匠,想把学校的破旧桌椅修修,校长跑来报告,说新桌椅到了。老支书赶到学校,见二蛋和其他几个在省城打工的年轻人正从大卡车上卸货呢。校长说 :“这都是二蛋他们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的。”
老支书红了眼,对围观的乡亲们说 :“二蛋他们才真正是我们村的才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