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模板写作法(一、认识三种模板)
写文章要从写作模板开始学起
很多人因为自己“不擅长写文章”,“讨厌写文章”,“写作真麻烦”,“工作中不得不写文章”而发愁。
因此陷入写作误区认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由自主地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这些做法只是图方便。写文章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按照“易于读者理解的顺序来写”。
写文章如同烹饪,即使有很多素材,如果不知道如何搭配,也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不擅长写文章的人真正需要的是记载有写作方法和过程的“文谱”,即写作模板(思路)
掌握好三种写作模板就足够了
常用的写作模板有几十种,就像西餐厨师有很多种类的刀具,但是需要结合特定的场景才能正常运用,否则知道再多的模板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初学者而言,了解过多的模板反而会带来弊端。在写作中了解过多的模板导致选择错误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重要的不是了解,而是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书中向不擅长写文章的人介绍至少要掌握的3种模板。 只要牢记这3中模板,就可以搞定大部分的文章了。
模板1:无压力阅读的“列举型”(当你要阐述多个信息时,此模板非常有用。)
将手头的信息按要点分门别类后再具体阐述的就是“列举型”。
写作顺序为:
A:整体构思
B:列举 要点1
C:列举 要点2
D:列举 要点3
E:总结
当你要阐述多个信息时,此模板非常有用。
【列举型的文章】
碳酸水有三个优点:
第一点,入口时的爽快感
第二点,具有防止暴食的效果
第三点,具有缓解疲劳的效果
因此碳酸水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把碳酸水的优点分成三点,读者就很容易接受了。
总结:
当收集到的信息处于待具体化的状态时,需要有“将信息分成几个要点”的想法。
相反,当收集的信息分的过于详细时,需要有“敢于将信息合并在一起”,“敢于给信息排列优先顺序”的想法。
(作业:自己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早起的三个优点:
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一天的任务
吃早饭,补充能量
早起能够维持生物钟的平衡
因此早起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处的。
模板2:提升信服度的“结论优先型”(当你想重点传达核心内容时,这个模板就再合适不过了)
当你想通过文字得到读者的认同,就用结论优先型模板。这种结构的文字更具有说服力
写作顺序为:
A:结论
B:理由---依据
C:具体事例---详细内容
D:总结
【结论优先型的文章】
我每天散步30分钟
原因是适度流汗能焕活身心
自从一年前开始坚持散步。精神的压力减小了,也不容易感冒了
今后我会坚持每天散步
总结:
开头围绕“我每天散步30分钟”这个核心内容(结论)写,不但使逻辑更清晰,还会降低跑题的风险。
理由(焕活身心)和具体事例(精神压力减小+不容易感冒)是为了是结论(我每天散步30分钟)更具有说服力的必要支撑信息。
模板3:易产生共鸣的“故事型”(当你想唤起读者的共鸣时,就用这个“故事型”模板)
写作顺序为:
A:消沉状态
B:转机
C:转变与成长
D: 展望未来
【故事型的文章】
以前的我最不擅长整理收纳
改变我的价值观的是一本叫做《怦然心动的人生管理术》的书
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如果只保留让自己“心潮澎湃的东西”,身边的一起会变得焕然一新。
今后我也想一边听从自己的心声一边做好整理收纳。
总结: 不擅长整理收纳的人,通过遇见一本书,观念和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就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 相比“应该这样整理”这种说教的方式,唤起读者共鸣的写作方式更能打动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