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普鲁士军改的起源

2023-02-18 13:51 作者:手擎标枪的斗士  | 我要投稿

1806年的耶拿-奥厄施泰特战役成为普鲁士进行军改的重要动力。 在此之前的普鲁士军队是一支高级军官老龄化严重、战术僵硬呆板、缺少统一协调指挥的军队。 高级军官老龄化严重,法军主要军官的年龄不到40岁,而普军军官的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军官队伍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就是普军指挥官精力不济,导致反应迟钝,对战场态势的判断能力下降,难以及时有效的应对战场上出现的问题。因为在普鲁士军队里,军官的升迁靠熬资历和出身,而非军功。法军则是靠军功。 战术呆板僵硬体。普军的战术还停留在“七年战争”时期的水平。①作战时死板的保持线列队形,至于地形允许不允许,符不符合实际情况,那有什么关系?反观法军,作战时不拘泥于形势,用灵活的散兵线战术痛殴当面普军②过度迷信“斜击战术”的威力,不顾实际情况,在任何环境下都使用“斜击战术”,结果被对面作战方式极为灵活的法军找到命门,一顿暴打!③此外,基层的普鲁士士兵缺少积极主动性,一旦失去来自军官的指挥,这些人顿时不知所措,忘了下一步该怎么做。 缺少统一指挥协调的这点在相关战役的介绍中能明显看出。法军建立了较为合适的指挥体系,让法军从统帅到士兵成为一个整体。普军则没有。普鲁士军队主帅想要安排部队需要给14个师长每人写一封信才能做到,而法军只需要写6封信。这就导致了普鲁士军队在进行战术调整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导致普鲁士军队的反应速度变得迟缓。

普鲁士军改的起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