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问题从未得到真正的治理
近日,听闻某校有一学生跳楼自杀身亡。校方的做法是安抚家长并安置防盗窗,其余学校受到影响也开始安置防盗窗 我对此并不能理解,这件事情反映的并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当今的一个学生状态以及社会的反应。 为何学生身亡之后,校方的做法是安置防盗窗而并非是关注学生的心理,这种做法就是治标不治本,一个学生内心想要自杀,并非是把安全设施做的好一些就能完全制止的,而他的内心出现了问题,而跳楼只是一个方式,难道我们不应该在根源上解决这种问题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关心一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安装防盗窗的行为并不是不对,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做了保障,应该得到表扬,但仅仅只是这些是不够的。 虽然一直有在提倡要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学校所发下来的心理健康调查单,就算是整个调查表上全都是问题发言,也不会有任何人对于此事做出措施。甚至近日,从网上获得消息称,市里发给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要按校方的意图去写,如果其中有问题要发下来重写。那我想知道意义何在?有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国家为了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在几年前实行了双减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真的起到了作用吗?我们明白国家与社会的压力以及他们的努力,但是这个政策起到了效果微乎其微,也就头两年一些学校认真,后来这些学校也都开始放飞自我。双减政策减的从来不是负担,至于减的是什么我想我不用多说,各位想必都能感受到。 减轻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是初中与小学同样需要的还有高中。不过这些天学生心理问题终于得到了一些社会的关注,其中也包括胡鑫宇一事的影响,很多学校采取了行动也希望能够起到作用 此上大部分都是个人想法以及网络新闻,我只是一名学生,看到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的离去,实在是很生气,心血来潮发表此言论,并非点名任何学校的意思,只是希望社会上能够做出一些更有用的措施,以及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 我不希望与我相同年纪的人会再因为压力而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