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第一部不是烂片!!!是人性赏与恶的较量!是变态禁忌感的精准拿捏!
对于电影《封神》我有话说!在它处于宣发阶段时,它所放出的物料,比如:参照了什么历史文物啊、古建筑啊、服饰搭配啊,还有什么人物角色的设定,用的高科技啊、中西结合啊之类的等等这些,都让我这个熟悉《封神榜》的观众(看过很老那个版本以及马景涛版本)来说,真的觉得又是一个炒IP的烂制作,中不中洋不洋的[doge]说实在的,有罗马风版的《封神榜》和马景涛版本的《封神榜》在前,它为观众塑造了一定的审美风度与神话传说色彩,我个人认为这两版确实有让人认可的地方。 让我走进影院去看的一开始并不是它在文化底蕴、神话色彩、制作精良等方面如何耗尽功力,而是《封神》团队在选角以及在培训演员上的认真、努力、实打实的东西。看到像娜然、此沙、于适、陈牧驰等等这些演员从一开始的眼神空虚、缺少生气等等到被训练之后的精神充沛、稳重自信、眼神饱满不犹疑(在纪录片里有做前后训练对比)以及多才多艺,真的让人大为吃惊!就是在这么浮躁的大环境下,竟然有一个团队剧组肯费力去培养演员,真的是太难得了,而且他们还有所成!这些为去演电影而拧成一股绳、为能够争取到角色而奋力一搏的勇气和精神,以及良性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精神真的让人大为振奋[点赞][点赞][点赞] 然后它在叙事方面有取舍,不冗长,全是高光名场面,而且这些名场面的前因后果都交代的很清楚!对于费翔老师来说,很多人觉得他的台词语言让人出戏,我不这样觉得,我反而觉得很惊喜[星星眼]要的就是这种反差感!费翔老师无论是在气质还是在说话时的那种儒雅感配上殷寿的残虐、无道、兽性的野蛮感真的是很有一种变态的美感[脱单doge]以及殷寿与妲己的对手戏,比如🔥烧祠堂那里,二人互相抚摸的欲望色彩感,就是会让人体会到他们人妖共沉沦、共道德败坏的人性恶和反叛的那一面,真的很是令人震惊这种人性的恶性本能!他们能抓住那个点,然后展现出来。真的是疯批,而不是疯批感[OK]殷寿与姬昌的那场对手戏(食肉),很是能让人共情到殷寿对原生家庭的痛恨以及他对姬昌本人的处变不惊,遇事沉稳的气度的赞赏;作为郡侯对百姓和家园的用心和爱护;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正确指导和指引;他们父子之间可以为之相互代死的这种行为和气节;以及对姬昌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父子关系的向往。这些东西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但他却不敢相信,殷寿他不相信出身在他这样的家族,家人之间是可以生死依托的。所以,摆在眼前的事实和他的怀疑、不敢认可之间的拉扯感,在牢狱之中的这段场景和对话里真的演绎的极致[点赞]殷郊在祠堂里看到作为父亲的殷寿,人面兽心,与妖共舞,那种对父亲的痛苦、绝望、痛心疾首以及把他作为自己精神支柱的信仰崩塌感,真的演的很好!!!姬发对殷郊的友爱和维护这里,也演的很真实!他不在乎什么天命、什么封神榜,他只在乎人和人的感情,就像对殷郊的友爱之情,只要能救到他,他不在乎背负什么罪责,因为殷郊原本就没有错,这也是姬发最突出的价值观之一!姬发虽为质子,但他不屈辱,他当年投机取巧胜了哥哥,一方面是出于确实向往胜利和学习殷商王朝的好的东西,好回来报效自己的家乡;一方面是出于对兄父的爱护,父亲年迈、哥哥身为长子,寄托之大,不能让他们冒险。所以,他是带着爱和对报效家乡的希望去学习和实践的,他不卑不亢、不屈辱这也是殷寿很欣赏他的原因,而且于适确实也表现出了这些东西。电影一开场,如此具有强大和力量的殷寿,怎么不会让质子团们对他产生英雄式的膜拜,没有反而就奇了怪了[疑惑]但殷寿的兽性,以及在大殿之上让父子相残的道德人伦的败坏,只有姬发一个人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其他人都被洗脑,激发了恶性本能或是淫于帝王的权威之下,做出了丧失人伦,不可挽回的事情!姬发对殷寿的英雄情节来自于他本身的价值观和君子标准,他认可殷寿在战场上的铁血无情、睿智勇敢;但他对殷寿作为为百姓谋福祉的帝王和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和父亲的正面形象,是持有审判和怀疑精神的!这点也很好的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君子和君王之道,人性的善在西岐姬昌、伯邑考,姬发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和殷寿真的是势均力敌的善恶较量!!!然后我们会感慨,这样优秀的君子品质,是得神助的前提和实质!电影很好的展现了五千年传承的中华君子文化!!!马儿躺地侧身驮起姬发回家这里,真的哭的我[大哭][大哭][大哭]马儿是哥哥的化身,他带着弟弟回家,姬发答应了父亲要归家的,所以那种上马时的死寂感,到伴随着朝阳与落日余晖而新生的精神之气,真的相得益彰,他带着父兄的希望与寄托,这些给了他力量,让他可以回到家乡!!!配上纪录片去了解团队制作的过程,演员的努力真的好看,嘎嘎好看[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点赞][点赞][点赞]期待二、三部[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