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达姆”25自行防空炮,被意大利改装的M113运兵车

2021-06-03 22:15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奥托.梅拉公司着手研制一款自行防空炮,该项目一开始是公司自行开发,不过后来陆军认可了相关设计并批量购买,这款装备就是“西达姆”25(Sidam 25)自行防空炮。

“西达姆”25采用美制M113装甲运兵车的底盘,之所以选择它主要是因为底盘本身性能可靠,不需要重新研发节约了制造成本,意大利获权生产了此底盘。

车体保留了原本的基本结构,拥有铝合金的防护装甲,使用一台215马力底特律6V-53T柴油机驱动,搭配TX-100自动变速箱。行走装置仍然为5对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导引轮在后,无托带轮,不过强化了扭杆悬挂,这是为了承受3.2吨重的炮塔部分。

自行防空炮安装了一座铝合金制成的炮塔,炮塔吊篮位于原本M113的乘员舱内,原本乘员舱进行了加固,在顶部开了一个直径1.48米的口用来安放炮塔。

起初计划安装2门防空炮,不过因为对更强火力的追求,防空炮改为4门厄利孔KBA 25毫米高射炮,发射25×137毫米弹药,高炮两门一组位于炮塔两侧,4门火炮在炮手的操作下一起俯仰运动。这4门高射炮能够达到每分钟约2400发的最大理论速度,实战中一般以单门机炮15~25发的短点射进行射击,炮弹有效精准射程约2000~2500米,最大射程5000米,车内备弹600发。

炮塔可360°旋转,高射炮俯仰角度为-5°~87°,炮塔运动非常灵活,火炮俯仰速度达到100°每秒,炮塔旋转速度达到120°每秒。车长位于炮塔单人吊篮内,炮手位于乘员舱后部,他们均可通过后部的舱门快速出入。车长虽然位于炮塔内,但他主要负责全车指挥、战术控制、接收外部单位的作战数据等,炮手则操作火控计算机并以人工或自动方式跟踪目标,同时他还负责无线电台。

“西达姆”25依靠光电火控和激光测距仪进行交战,配有夜视设备和弹道计算机,但它没有雷达设备,因此它的实际作战能力不如同时期先进同类产品,它在意大利陆军中主要和防空导弹配合作战,应对低空慢速飞行的敌机和直升机等目标。

虽说自行高射炮都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但是正常状态下的“西达姆”25是一个例外,因为它主要配备高爆破片弹,用来反人员还不错,反装甲则有点吃力,为此车内额外携带了30发穿甲弹,只不过这点弹药只够一门机炮来两个点射。机炮采用双路供弹可以快捷地切换射击弹药,因此车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车内备弹比例。

“西达姆”25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全部采用成熟系统,可靠性有保障。在能见度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对6千米的目标进行人工跟踪,自动跟踪距离则大约5千米,通过微光电视摄像机则能在夜间完成最远约4千米的跟踪,车辆还可以接收外部作战数据,与其它防空导弹、高炮一起组成一张防空网。

“西达姆”25从1987年开始交付于意大利陆军,总产量为276,没有完整车辆出口到国外,但炮塔部分似乎在其他国家有少量使用。

“西达姆”25自行防空炮战斗全重12.5吨,车长5.04米,宽2.69米,高1.83米,最大行驶速度68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车组3人。

“西达姆”25自行防空炮,被意大利改装的M113运兵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