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4.48 《反杜林论》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48、《反杜林论》
全名《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恩格斯写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后于1878年7月印发了单行本。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刚刚实现统一,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在伯恩斯坦等机会主义者的支持下,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妄图把党组织拉入资产阶级轨道。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协作下,恩格斯写了这部著作,全面回击了杜林的挑战,并对杜林体系的否定的批判变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的阐述,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百科全书。
在哲学方面,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从哲学基本问题入手,首先论证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论述了运动和物质的有机联系,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并对时间和空间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说明它们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恩格斯科学地规定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指出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进而全面阐述和论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并从原则上解决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一些基本思想,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恩格斯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中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其发生和发展;系统地论述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以及道德和法的阶级性质等等,从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同时,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的暴力论,指出了革命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摧毁旧制度创造新社会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预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为无产阶级指明了远大目标和革命道路。
《反杜林论》这一光辉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宝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发表,彻底粉碎了杜林的进攻及其阴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党和工人运动。列宁指出:“《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i],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
注:
[i] 《列宁全集》第1卷,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