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躺平观影看剧LIST

2023-01-20 22:46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 我会在突然的某个瞬间,因为外在客观环境的触发而回忆起某个电影、电视剧或者书中的特定场景,但却因为记忆过于碎片根以至于根本无法想起剧名——这个过程足够抓耳挠腮,甚至会在搜索引擎中直接描述搜索场景,试图找到那个被遗忘在记忆角落里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 就是因为经常陷入这样的抓耳挠腮,但搜索引擎却总是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于是从大学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去记录我看过的所有书籍、电视剧和电影。在我的印象笔记里有一个专门的分类,其中标注了「2022书单」「2022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并会在后面配上一到两句话的简短点评——最开始这个行为仅仅是出于对自己大脑的不信任,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我每年年底的一次回忆和总结:固然可以有微信读书、豆瓣电影来帮你总结这一年,但类似于这种去互联网化的、沉浸于私人空间中的年度回忆和总结,往往会把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和当时当刻观看时的心境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一次电影或书的年度总结,也刚好是这一年的想法、 灵感、经历的总结。


◼️ 我爱惨了这种影视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勾连:我在颓丧的六月看了《伦敦生活》后,在丧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生活的想法;我又在每一个夏天的夜晚,看了许多许多遍的伍迪·艾伦,让冒着冷气的白葡萄酒和伍迪艾伦特有的碎碎念风格,构成了独属于夏天的浪漫底色。


◼️ 所以我希望在这份list里,赋予每一部电影和电视剧以场景,它们有的适合独自喝酒,有的适合好友分享,有的是最佳下饭利器:但无论哪一部,也无论什么场景,都是我近些年,一些在观看后觉得足够有收获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合集。


🍷.
01/18/WED.


*电影和电视剧与书籍阅读一样,它足够私人化,也与个人生活和经历密切相关,所以或许这份清单本身就带有浓浓的个人特色,甚至于我私心的认为这份清单是带着酒精味的,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和喝酒的场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愉悦的或颓丧的感知都会被酒精放大,又会被第二天醒来时的虚无所消磨。


*在电影和电视剧的选择上,我个人最大的标准是「获得感」,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剧情当然重要,但我更希望在观看时拥有一些来自剧情或者是对白的启发:让我有新的思考、获取新的知识,或者催生出某些有别于过往的社会认知等等。而下文的观影list,都对我观念的革新、思想的更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或许它不仅仅是一个list,也可以是一次个人意义上的回顾和总结。


◽️


|走马灯般的人生轨迹

|电视剧list 

@TuTouSuo
 /现代浪漫主义的终结


*电视剧的特点是「长」「持续」「内容体量更丰富」「适合类似于睡前或吃饭的场合进行观看」,下列电视剧是我目前为止,观看次数最多、感悟最深、在我的每一年观影清单中都能排进TOP3的合集,希望大家喜欢。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适合场景:匹配度极高,适合任何场景;

*涉及话题:脱口秀、女性主义、二十世纪六十代年的美国黄金年代、反讽与女性力量、充满意外的爱情、女性的成长;


*推荐理由:《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一直是我心中的美剧天花板,今年完结的第四季豆瓣评分9.0,用我酒后一边流泪一边大笑一边喝酒一边感慨的形容,那就是天花板都被它的犀利和价值戳出了一个大洞,洞里是来自60年代的风雪,和属于2022年的惊愕——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年代剧,也是最好的隐喻。当女主米琪·麦瑟尔站在非正规经营的脱衣舞俱乐部的舞台上讲着关于女性、男性的段子,并教会了脱衣舞俱乐部的经理进出女演员的更衣室需要窍门,女性顾客也需要得到尊重的时候,六十年代的女性崛起与今天的女性主义隔着漫长的80年时光相互致敬——女性追求愉悦、独立与尊重的念头在不合法的脱衣舞俱乐部被凝聚,在合法的社交媒体被判定为不合理。当米琪的挚友与经纪人苏西因为自己的好友去世却没有人来到他的葬礼时,她抱着好友的遗照走到所有人的面前哽咽的讲述着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上过战场,拥有舞蹈比赛的荣誉,对人友好,默默无闻的生活,默默无闻的死去,无人在意,无人关注——的时候,六十年代的人权意识与今日的微粒化社会、个体社会学遥相呼应:人不应该仅仅是统计数据,人更不应该是原子社会里的零件,而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璀璨的个体」,也正是以个体化为信仰,人们才会质疑组织制度中的那些集约化措施,人们才会始终不懈地追求本人的解放;人们才会积极地改变资本主义和保守主义为根基的旧秩序,从而向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新社会迈进。当米琪的灵魂伴侣兰尼·布鲁斯在风雪中护着她一路冲向酒店,在酒店里向她保证他永远会因为她的段子而笑到最后;在巨大的空无一人的舞台以几乎哽咽的声音告诉米琪:一个演员,一个喜剧演员,一个社会喜剧演员需要的不是监狱,他从来不以进监狱为荣,而是希望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数千人的舞台中央,说他的段子,被人看见,而他希望米琪可以以这件事为终极目标时,这一字一句都敲击在21世纪天鹅绒般的监狱上——舞台和自由变成了悖论,艺术大厦从这些监狱与栅栏里拔地而起,艺术家们自愿走进其中,为了争取可笑的自由。最后,人们来了又去,争吵与笑声被突袭美国的风雪掩盖,这一次没有人护着米琪,她跌跌撞撞的走在漫天的风雪里,脑海中徘徊着女性、个体、艺术、挣脱、权力和枷锁——在经历了挣扎和逃避,在舒适圈的边缘患得患失,快乐与遗憾后,她不得不一个人走在这样的风雪里,与自己和解。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时代,写了一组群像,回归头来看,写的还是我们自己。


◼️ 《百年酒馆》

*这张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和班班的手机壁纸

*适合场景:深度独自喝酒观看;

*涉及话题:脱口秀、颓丧的生活、丧中的积极。


*推荐理由: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叫做Horace and pete的酒馆里,这家年迈的酒馆在光鲜的布鲁克林似乎已经过气了,现在的主人Horace和Pete来也如同这家疲倦的酒馆一样:Horace离过婚,没有固定女友,跟子女处理不好关系;Pete一辈子都在这家酒吧里,有精神疾病,一旦停药就会失控。而两个糟糕的人,在这个酒馆里聊着足够致郁的话题,聊生活琐事,聊婚姻、聊亲密关系和爱情:常常前半段是一篇一气呵成性感入骨的情色小说,后半段变成探索亲密关系和审视自我的研讨会,但也正是在这看起来可能不够丰富的、剧情单一的、内容致郁的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乱糟糟的关系、平淡的生活、角色的人生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普通人一生中的不幸总远远大过幸运,什么都可能失败,什么都可以失败,这一生可能都遇不到爱情,无法坚持一段友情,无能经营一个家庭,放在今天,就是亲密关系越发淡漠的我们、是在不确定性中无能为力的我们、是在权力体系固化中随波逐流的我们、是在内卷和躺平中挣扎的我们。


◼️ 《伦敦生活》


*适合场景:匹配度很高,适合各种场景,可以吃饭也可以和爱人朋友一起观看;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适合深夜喝酒观看的剧,因为所有的喜剧外表下,全是生活的悲剧。

*涉及话题:女性主义、生活琐碎、爱情;


*推荐理由:《伦敦生活》的女主角,没错,就是上图这个抽着烟的酷女人,她不仅是女主角,也是这部剧的制片和编剧:或许是因为这三重身份的重叠,让她既在剧中,也在剧外——女主角总是会在自己的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忽然转向镜头对着观众,用几句自己的吐槽和喜剧的方式化解掉所有生活的尴尬,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在第二季一顿拘谨又不自在的晚餐中周遭充斥着令人讨厌的假笑继母、猥琐肮脏的秃头姐夫、本应依靠却怯懦无能的父亲、给你希望又令你失望的亲生姐姐、以及一个奇怪又性感的教父。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向并不存在的观众,邪魅又无奈地一笑——这种戏谑的、喜剧的、蒙太奇式的手法,让《伦敦生活》和所有的剧集都不一样,你看到了悲剧,但又总能保持乐观。在因为炸号而颓废了一阵子的六月,感谢《伦敦生活》,让我足够在这操蛋的生活中,转向不存在的观众,邪魅又无奈地一笑:看啊,人生就是这么的离谱,但没办法,人生还得继续。


◼️ 《酒鬼都市的女人们》


*适合场景:轻喜剧,每集二十几分钟,刚刚好是吃饭的时间,特别适合干饭;说实话不适合深夜喝酒看,因为她们喝酒的时候都有辣鸡爪和拉面吃,而你什么都没有。

*涉及话题:都市喜剧、女性生活、友情、情感、用酒精战胜生活困难!


*推荐理由:第二季不予评论;但第一季真的非常好看,我在今年大家考研那几天(也是我阳的那几天)一口气全部看完,并在自己的观影清单上浓墨重彩的写上「这是一部可爱又疯的剧」:它不严肃,几乎不会有任何致郁的可能性;它充满酒后的疯狂和神经质:有三个酒鬼一起大喊着跑过街道,也有可爱的老板守着她们看她们喝酒到天亮——酒鬼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呢?但如果她们喝的不是酒,是心里说不出的话,是操蛋的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的话,那酒就是甜的,疯就是假的,所有的可爱和疯狂背后,都是成年人的生活。


◼️ 《请输入搜索词www》


*适合场景:下饭,轻松喜剧,而且带有一点爽文性质,只有一些小小的思考,但是会有大大的快乐;

*涉及话题:新传相关、女性主义、新闻伦理与流量问题;


*推荐理由:简单来说,这是韩国两大搜索引擎巨头公司里三个女人相爱相杀的故事,要什么男朋友,是小姐姐不够颂,还是赚钱没意思?这部剧真的做到了在观众的g点上一踩一个准:首先,职场精英的三女主戏,雷厉风行走路带风玛莎拉蒂加全身过万的职场穿搭,精准的踩中了作为韩剧主要观众的女性观众的追求和欲望。观众画像背后是编剧对当下女性主义崛起之后消费观、爱情观、价值观等一系列女性观点的全面洞察,并以带有戏剧性的手法将这些特点一一放大,既满足了视觉效果,又能在轻松的沙雕氛围中捕获到一丝影射现实反思自我的情绪,高。作为这部剧大背景的两大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之争也直接影射了当下互联网的诸多问题,借女主之口说出对当下互联网问题的思考,让全剧不仅仅是一个苏爽的大女主恋爱剧,啪的上了一个价值——即使是不喜欢甜甜恋爱的比如我本人,也依然觉得确实很好看。最后一集三大女主联手干掉boss,玛莎拉蒂的敞篷缓缓降落,三个女主相视而笑,飒飞了。


◼️ 《SKAM(羞耻)》


*适合场景:适合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看并且静静地尖叫;

*涉及话题:性少数、亲密关系、学生时代的暧昧;


*推荐理由:“极致的纯情就是极致的色情”,求求大家去看吧,比phb还让人悸动,但又比任何的爱情都纯粹。


◽️


|放大的与碰撞的戏剧

|电影list 

@TuTouSuo
 /现代浪漫主义的终结


*电影是在短短的2-3小时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它必然没有电视剧那么细节,但又因为对主题的极尽凸显,而让电影本身的戏剧冲击更强,代入感更强,故事性和起伏性也更强,所以如果我想好好的喝一杯,如果我想不管不顾的忘掉生活的焦虑,我就会选一部电影,然后三个小时,什么都不想。


◼️ 《小妇人》


*适合场景:请女孩们独自观看。

*涉及话题:家庭、女性成长、女性主义。


*推荐理由:“我只是觉得,女性,她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也拥有自己的内心,她们有远大的志向,她们有天赋,甚至她们还有美貌,所以我真的受不了每次人们谈起女性的时候都会说女人生来就是为了结婚的,我真的无法忍受这样的话——但我,但我真的太孤单了。“
西尔莎·罗南扮演的乔站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完成了这一段不算长,但足够点题的独白。她独立、自主、自由,她倔强、奇怪、执拗——她就像女性主义最开始朦胧发芽时候的样子,伸出一只试探的手,把这个男性掌握着话语权、女性不得不依附于男性的现实世界擦出一份属于女性的火光。但或许是这条路太难走,也或许是曾经月光下的舞蹈与笑声太动容:年轻的女作家对世俗的婚姻深恶痛绝,对女性的自由视若珍宝,但总也难免于在徘徊与伤心时,小心翼翼的回忆起被藏起来的一份依恋和一份对孤独的恐惧。一个倔强奇怪热爱自由的女孩仍旧可以温暖可爱,也存在无助和悲伤。所以电影里的乔用了25秒赞扬了全体女性,把最后的5秒留给了自己:“但我真的太孤单了。“所以我在凌晨四点的床上泪流满面,屋外是春天的鸟叫,和稀薄的晨雾。


◼️ 《傲慢与偏见》和《成为简奥斯汀》


*适合场景:请女孩们独自观看。

*涉及话题:爱情、女性成长、传统父权制下女性的抗争;


*推荐理由:我先看了《傲慢与偏见》,而后才看《成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的一开篇,作者简·奥斯汀就说: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于是一副父权制与权力体系下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俨然被勾勒了出来,但好在简·奥斯汀赋予了这种关系以浪漫主义色彩——爱情,它用爱情去描述男性的权力与女性的仰望,用男性在爱情面前的不知所措和女性的倔强清醒和高度自尊来包装社会的不平等:当在清晨的薄雾中,达西先生走向伊丽莎白,说出了那句我爱你后,故事圆满了,爱情圆满了,所有的权力伪装在爱情中分崩离析。但在这之后如果再看《成为简奥斯汀》或许就会发现,如出一辙的女性倔强,如出一辙的权力,只是最后爱情无法击穿世俗,圆满不过是浪漫主义的想象:简·奥斯汀女士与爱人分离,成为作家但孤独终老,或许《傲慢与偏见》,恰恰是她对于现实的反抗,和对爱情始终不变的期待。


◼️《死亡诗社》


*适合场景:深夜独自喝酒观看

*涉及话题:自由与远方,人文社科的想象。


*推荐理由:我想我只需要在这里贴上一句台词,它足以说明一切:““金融,工程,建筑,计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但诗歌,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获赞第一的评论写道:“看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死去了好久,从某个不经意间被打破的清晨开始。”


◼️ 《巴黎夜旅人》


*适合场景:适合朋友们一起观看

*涉及话题:友情、成长、爱情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非常的美:八十年代那摇曳而迷幻的音乐,飘荡在醉人的巴黎的夜,仿佛是那抚慰人心的电波,温暖夜归的人。极小极平常的故事却拍出了对时代的追缅和对城市的热爱,叙事和表演滴水不漏——981年法国大选,左派首次推翻保守派的长期执政,人们欢欣涌上巴黎街头庆祝祖国新生。然而,刚经历病痛、婚变且毫无工作经验的她的伊莉莎白必须重回社会,抚养向往成为诗人的儿子、满怀社会理想的女儿,与因缘际会而暂时收留的街头陌生少女。一个屋檐下,四个截然不同的灵魂在醉人的巴黎努力生存——生活的残酷与不堪,随着摇曳且迷幻的乐声,被塞纳河畔的夜色轻轻抚慰。塞纳河畔的夜色,化成极尽温柔的抚慰,是即使受伤也要自由追寻的灵魂。“会有别人眼中的我们,那些碎片,我们曾以为瞥见的,我们的碎片,会由我们的梦来滋养,我们从来都不是相同的,每一次,我们都只是外来者,是夜旅人,是他们的想象,就像被留在房间里的旧镜子上的,那些脆弱的阴影。”


◼️《椒麻堂会》


*适合场景:适合一个人观看

*涉及话题:艺术、生存、传统、社会


*推荐理由:大陆电影,无法上映,写的是小丑的故事,也是一代人的往事,也是一代人的挣扎:苦涩、魔幻、又有点浪漫。不好多说,但希望大家能努力找找资源,是另一部《隐入尘烟》。


◼️ 伍迪·艾伦导演的系列电影


*推荐理由:伍迪·艾伦和爱在三部曲是当我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反复琢磨反复看的电影:很轻松,但轻松的笔调之外又有足够思考的空间。我喜欢《午夜巴黎》和《午夜巴塞罗那》的小资情调,也喜欢《解构爱情狂》和《安妮霍尔》冲突与戏剧化。伍迪·艾伦的电影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一些独特的资本优越性、一些知识分子清高的碎碎念、独特的幽默感、复杂的情感关系——伍迪艾伦擅长写爱情,但他的爱情却总是带着一丝荒诞和兜兜转转: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中看到自己的爱情片段,看对眼搭讪,亲吻,相爱。随后两人产生矛盾,双方想要改变对方,同时又想自我独立。互相明白此刻的感情像一条死掉的鲨鱼,于是分开。分开后又猜疑,想念,产生嫉妒与占有;就像所有的爱情和最后结尾的笑话一样,“他以为自己是一只鸡”,“但是我们都需要鸡蛋。”理性的一面明白爱情是非理性荒谬的,但感性的一面却期望有人能爱上我。爱情本身就荒谬,但我们都想要。现代人的爱情非常速食主义,在一起快,分开快,非常活在当下,浅薄又深沉的爱。


*除了上述对我有较深刻影响的电影之外,再给大家推荐几部我私心非常喜欢的电影《丹麦女孩》《万物理论》《图灵密码》《阿黛尔的生活》《赎罪》《黑天鹅》等。


*那么,祝大家度过有酒、有电影的愉快夜晚。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4/TuTouSuo」


追逐自我/畅意自由

保持灵魂对Freedom的渴望


「2023/TuTouSuo」

つ♡⊂


将书籍与宇宙一同

随身携带


🐼🐡


躺平观影看剧LIS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