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小享-Me before U

hello,我是深度之眼的015号员工,没错,你看到的这个“砥砺前行奖”是给我的。哈哈哈,我就是那个四川妹子,直播间里跟你们唠四川话的那个数据分析小享。
来到深度之眼已经4个多月了,这4个月里,我确实深深感受到了,毛老师在面试的时候,跟我说的“我们不怎么加班,大家工作都挺开心的,而且人效也不比你上家公司低”。
Before Deepshare
先说说我自己叭,我是一只驻扎在上海快7年的资深沪漂了(在上海读大学读了4年),但是这7年里,我对这个城市,一直像是一个“局外人”,缺乏归属感(毕竟还买不起房[so sad])。这个城市的快节奏,让我更多把自己放在工作中,少了很多生活的意味。毕业后我一直在在线教育行业做用户运营(偏社群运营),凭借自己的那么一股子机灵劲儿,也大小混了个主管。虽算不上打工人上人,但也不至于上最前线火拼了。但是我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主管承担的工作(业绩)压力迫使我的发际线一再上移,加班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以前一年感冒一次的我,沦落到每个月不是在感冒就是在感冒的路上(过年在家还因为感冒差点被拉到村头隔离)。
这样的状态让我开始想停下来思考,我的出路在哪里,靠熬命支撑的工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甚至对自己灵魂拷问,曾经一腔热忱扎入这个在线教育的行业,我的赛道真的选对了吗?不巧家里出了点事情,我要赶回四川处理,这个事情也让我下定决心暂时停下脚步,去思考。是的,我选择裸辞了。在那段时间,我不断拷问自己,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慢慢的,我开始有了答案(还真不是像电视里的那种顿悟,而是在自己的追问下一点一点清晰的)。
后来,我回到上海,开始重新找工作,之前不错的履历让我拿到好几家offer,但是方向跟我的答案,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初遇
深度之眼,说实话,我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是毛老师看到我的简历,在boss上邀请我过来面试。我初步印象:这个公司还在创业阶段,工作应该很辛苦叭,但是感觉商业模式还可以,应该有发展空间;这个HR给人的感觉还不错,至少打招呼不是用的模板消息(运营er一眼就看透,hhh);这些在职员工的感悟写得挺用心,感觉这个公司文化好像还不错,;哎,这个公司离我不到6公里,很近嘛,试试看......
于是,因为近,,,我来面试了。路上我盘算着,了解下具体的运营模式就行,应该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正好结束去万达吃点好吃的[耶]。但是我没想到,这个面试持续了快2个小时,是我面试历史上最久的一次,而且我还饿着肚子。
说来也巧,这边一个数据分析课程的项目正在启动阶段,而我之前就是做数据分析课程相关的运营,所以聊得也特别投入,讨论了很多关于课程本身、市面竞品、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等。在这些方面,毛老师和创始人的很多想法跟我不谋而合,这个方向跟我的答案,很接近。
更重要的是,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这个公司的“重视每个员工的发展”“工作之余不是学习就是健身”“用良心做教育做好课”等等这些企业文化,确实打动了我。在我看来,在目前这个“每个互联网公司都用尽全力圈流量赚快钱、压榨员工的生命价值”的节奏下,能有这样一个“以员工为本,以好课为根”的企业存在,真的是一朵奇葩,它是一家好公司。
Here we are
后来,我来了,深度之眼。
刚来就要接手数据分析课程这条线,虽然之前有过相关课程的运营经验,但是真正从运营到项目管理的角色转化,还是很让我压力山大的。尤其是刚开始业务模式的探索,因为目前数据分析培训这个市场竞争还是很大的,如何在整个市场中摸索出属于我们的差异化特色,以及能带给学员怎样的学习价值,是我必须要找到方向的问题。
经过大量的学员调研和竞品分析之后,我才基本确定课程定位的目标:助力学员从0到1到100的系统成长。不仅帮助学员从0到1转行到数据分析师,还要帮助他在职场1-2年的持续成长,避免因为经验的欠缺成为取数的“表哥表姐”,职业天花板触手可及。所以数据分析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岗位,入职只是其中一个坎,跨过去了也需要持续学习成长。

目标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帮助学员达成这个目标了。为此,我咨询了数十位目前在职的资深数据分析师,甚至数据科学家,才确定下来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

然后就是你们看到的“砥砺前行奖”。我开始了数据分析课程的打磨,市场调研、课程体系构建、定价策略、新课开发、教研打磨等等,对于数据分析的认识,也随着这些工作的展开,变得更加深刻。数据分析对于不同的人群,它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路径自然也不一样。这就注定,数据分析不应该只是一个课程,而应该是一个体系,不同的人在这个体系里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多次切换、多线程推进工作、业务复杂程度等等都让我有过太多力不从心和咬牙坚持,但是公司都会给我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这样的包容性确实很互联网。毛老师更是一直给我们培训自己的工作管理能力,带着我做复盘,跟我一起梳理业务流程。这样的领导才是真正带着你成长,让你敢于求助,敢于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去突破,而不是视而不见原地踏步。在打磨课程的过程中,我也打磨了自己。
目前数据分析也已经推出会员学习体系,课程运行初见成效,课程更新也推进轨道上了,课程库会越来越丰富,这样大家在这个课程体系里能获取到的成长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后续关于运营服务,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也将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优质用心的服务。
总结下,这4个多月我的感受:
1.公司工作氛围很轻松很积极,每个人都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讨论的都是如何将目前的这个点优化得更好。日常加班多了,老板还会请奶茶水果,小姐姐们来了都是去往圆滚滚的节奏。
2.注重学习成长和复盘反思。每周毛老师都会给大家培训工作管理相关的方法,周三还有专门的听课时间。创始人也强调大家下班后要么学习要么健身,并且以身作则,经常去健身房跑步。每周的周会我们都会复盘上周遇到的问题,一起讨论优化,相互借鉴。每个季度还会有季度复盘,简直就是“裸心会”,总结前一个季度的工作成果、挑战、问题、优化空间等等,让大家在复盘总结中去成长。
3.工作价值感很强。我们始终都是以学员为导向,在整个课程体系打磨的过程中,我切实了解到了学员的需求,能为他们创造价值,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也是回归教育的本质。甚至还有很多学员主动无偿地参与到我们的教研工作中来,为我们的课程优化提建议,还有叫我们不要这么老实只顾着做课,更要好好包装课程[哭笑不得]
4.员工,更像合作伙伴。公司没有闲人,创始人也是参与每个业务中来的,更多是为大家的工作做支持和服务。碰到大型活动,公司都是全体奋斗的状态。重要的决定,公司每个人都会参与。业务上的事情,员工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并不会是完全领导说了算。
最后,我想感谢一下一直以来在工作上给我帮助和支持的毛老师,深度之眼的同事们。当然支持着深度之眼的同学们。感谢你们一路以来的陪伴。
数据分析年度会员已经正式上线啦。欢迎你来深度之眼和小享一起学习。也希望能在评论区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