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了!日本收购中国百年药企!今年4月,前身为“宝鸡制药厂”的辰济药业被日本津村制

2023-08-08 15:2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黄了!日本收购中国百年药企!今年4月,前身为“宝鸡制药厂”的辰济药业被日本津村制药集团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引发市场热议,然则短短三个月,平安津村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此次接手的,是辰济药业“老东家”山西省国资委及公司所在地宝鸡市国资委。此外,公司董事长由户田光胤变更为孟宏伟,变更后的辰济药业,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很多人不解,陕西的中药企业怎么到了山西省国资委手里?这不得不佩服山西省高瞻远瞩的眼光,他们已经把中药产业当成了本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多山,中药资源丰富,做中医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把拥有中药材1788种的山西中医药做大做强,山西省政府对于中西药的支持、重视程度亦从《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山西省中医药条例》等一系列出台政策中可见一斑。 中医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医学,中医从基本理论基础到现在包罗万象,历经了将近2800年发展。但如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医在中国有“反中医联盟”,而中医在日本发扬光大。 日本靠着汉方药在满世界赚的盆满钵满,而在我国,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疗效却被无视,这不得不发人深思。 中医最初是由朝鲜传入日本的,但中医在日本起初并没有被重视。被重视起来还是因为日本天皇得了疾病,本土的医生束手无策,始终治不好,恰巧日本在侵略朝鲜后,双方开始交往,朝鲜的金武医生在交流期间听闻日本天皇得病后,久治不愈,便毛遂自荐。 起初,日本天皇并不相信这个外族医生,但自己国内又无人可医,便只好让金武医治,结果金武还真通过中医医学治好了,这才开始重视起中医来。 到了隋唐时期,日本来往中国更加频繁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病人被中医治好后,日本人认识到中国医学的强大,日本天皇便派遣留学生专门到中国学习医学,学有所成后带着包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内的200多卷医学著作回到日本,汉方由此开始流向日本。 即便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接触西学后逐步重视起了西药,但在中医药学上也没有落下,现在更是经过了多种手段,实现了标准化的汉方药制剂生产。 而且,日本保留的古代名方也比较完整,达200多,普遍的药方更是达上千种,这也为如今日本的汉方医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依靠汉方药赚的盆满钵满,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通过汉方药在十年间就赚了高达千亿人民币。日本人很清楚,未来的中医将取代西医,未来的中药产业将主导世界医药产业,如果能够迅速扩张,就能够在未来世界中药产业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津村是日本中药企业,它很早就在布局中国中药企业版图。1991年3月,日本津村曾投资1.12亿美元,在深圳设立分公司,开展中国产原料生药的采购、分选加工保管储存业务。2001年、2018年又分别在上海、天津设立分公司。津村与中国平安合作,成立分公司统筹中药生产质量、中药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业务。2021年4月,津村收购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中药有限公司。2022年8月,主营中成药的健民集团与津村合作建立一家新公司“津村健民制药有限公司”。2023年3月津村制药增资天津中药产业基地项目。此次收购紫光辰济,目标就是要让日本中药主导中国国内中药市场。津村现任社长加藤照曾豪言:力争在中国市场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收购完成后,预测到2031,日本企业将拥有50%中国国内中药市场。 随即,中医在日本实现复兴,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 日本“帝国制药”生产的贴敷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膏体1.8万吨,相当于12亿贴,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2圈,产量居世界第一。 日本医学权威大肪敬节在弥留之际曾激励弟子们: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核心期刊《中草药》于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好在我们亡羊补牢,派出调查组彻查此事,于是整个事件就出现了惊天逆转,平安津村不得不退出紫光辰济,而让国内资本接手,而山西国资委就抓住了这些机遇,一举收购了紫光辰济。此次事件也给平安津村大肆收购中国中药企业提了个醒,中国是中医药的原产地,要真正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一定是中国药企,如果进一步扩张,必将遭到进一步的反制。理由很简单,如果让外国控制了中国的药品,那么中国人的健康就被他们控制了。

黄了!日本收购中国百年药企!今年4月,前身为“宝鸡制药厂”的辰济药业被日本津村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