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门”到“火爆”,临期食品行业经历了什么!
不知从何时起,临期食品也成为当代消费者最追捧的商品之一。
特别是快消品,如饮料、酒水,牛奶,食品等等。
如今,迫在眉睫的食品消费热潮背后,似乎隐含着当代消费者生活习惯的转变和反消费意识的兴起。今天就让临货桑带大家来聊聊这些事!
一、被投资者们热捧的“老生意”
其实在早几年,临期食品就是一直存在。
早在2014年左右,在跨境电商初期,就有了第一批临期食品玩家,比如好食期、特卖等。不过,当时的临期食品尚不能称之为临期行业,类似的行业模式也只是受到经销商和厂家的欢迎。此外,由于当时的社会消费结构和人们的消费习惯,临期食品并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如今,在消费升级和消费者习惯改变的背景下,临期食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食品行业市场分析与消费者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即便以1%的库存沉淀量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在即将到来的市场规模也已超过300亿。
此外,随着网络消费渠道增长,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也出现了临时食品相关的店铺。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上的临时食品店有3000多家;线下实体店面达到了几万家。
在整个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发展潜力的背景下,投资者们也纷纷加入了临期食品的赛道。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传统超市20%的毛利相比,食品超市的暂时毛利可达50%以上,因此在消费者之间的双方选择中,临期食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迎来了很多连锁店的加盟。”
二、消费升级与产能过剩的“冲突”
从某种角度来说,临期食品行业的爆发及市场,可以说是消费者消费多元化、消费升级兴起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线下实体门店不再是人们消费和购物的唯一渠道。
好了,以上就是临货桑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留言或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