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论:观:“李建成的功劳被史书抹杀了吗?李世民篡改历史到底改了啥?”有感
论证唐朝的哥俩,我们先拿出隋朝的哥俩;
1、有人说:为什么不是太子出征?
杨勇当太子的时候,也是他那些弟弟出征灭陈、攻突厥。(杨广、杨俊)
杨广出征都听高熲的?那是因为晋王广变成了隋炀帝,最后死于非命。
问题来了,在杨广还是晋王杨广、太子杨广、征高丽前的皇帝杨广,是不是也有人敢说什么啥事都听高熲之类的,他还想活命吗?而且史书上一边说杨广残暴、罄竹难书,可问题是,他杨广刚登位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人敢说这种内容?
3、问题:杨广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仗可打?
首先,隋朝除了当年的三方之乱,根本就没有什么隋末时期的遍地叛乱,没仗打不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之类的)主要的敌人:三方、突厥、吐谷浑、(南)陈国、高丽(高句丽)。
其次,杨广的年龄……杨坚篡位上台(581年)的时候他本来就小,不然之前三方之战杨坚早就让他上了(王谊、韦孝宽、梁睿:你打算顶我们哪一个?):
杨广569年生,580年(三方之乱没参加)581年防备突厥,他在并州(虞庆则当长史);588年灭陈(高熲当长史),590年(替代弟弟杨俊坐镇扬州)至于登位后把弟弟汉王杨谅打翻,我认为这是兄弟阋墙,没什么可说的(604年),609年灭吐谷浑(这都不用亲自上场,小国寡民吗。)
太子杨勇
杨勇,隋文帝长子,字地伐,母独孤皇后。隋建国后,立为太子。性奢华,又多内宠,但当参预国政时,每多建议。其后渐受猜忌。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勇被废为庶人,后赐勇死,追封为房陵王。杨勇本性直率,不知矫饰,容易发怒,形于言表杨勇虽然有些好色、奢侈,但为人宽厚,率意任情,没有矫饰假装的性格,常常优礼士人,宽接大臣。
晋王杨广
杨广(569年-618年),即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晋王杨广生性狡诈诡谲,善于矫饰逢迎,本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早有夺嫡的心思,处处沽名钓誉,揣摩了独孤后的情性,一味迎合。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秦王杨俊
杨俊(571-600),隋文帝第三子,母独孤皇后,小字阿祗。开皇元年(581年)立为秦王。杨俊生性仁恕慈爱,崇敬佛道。起初,杨俊颇有作为,因此让文帝相当高兴,甚至下旨奖励他。但之后他开始渐渐奢侈起来,还有违反制度的行为,放起高利贷,让人民官吏大感痛苦。杨俊还是不改他的行为,继续建筑豪华的宫殿,穷极奢侈与华丽。杨俊还多有姬妾,然而他的王妃崔氏颇善妒,便在瓜中下毒,杨俊因此身体不适,回到京师。文帝将他的官位都免去,开皇二十年(600年)六月,杨俊在秦王府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