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哈里发 IV】编修史书会导致精神分裂吗?

2022-11-05 15:32 作者:清源妙道哈里发  | 我要投稿

注释与补充:

1、普罗柯比对文学和修辞的学习很可能是在加沙完成的,没错,就是之前巴以冲突的那个加沙。此地在六世纪是与君堡齐名的学术中心,世殊事异,令人感叹。

2、关于普罗柯比会的语言,他至少掌握古典希腊语、拉丁语、阿拉米语和叙利亚语,其中阿拉米语可能是耶稣的母语,而叙利亚语则是其地方化变体,在当时的黎凡特很是流行。

3、普罗柯比的宗教信仰较为模糊,他估计是个基督徒,但对宗教不太感兴趣,并不将之视为原则问题,且反对各种形式的宗教狂热。

4、普罗柯比的秘史可能并非完全隐秘,这本书在小范围内传阅过,或者同时代人至少听说过有这么本书。前面所说的拜占庭词典souda便提到普罗柯比有一部无法发表的作品,并将其放在谩骂文(psogoi/ ψόγος)的门类下,为伊阿尼斯确定该书作者提供了重要佐证。(其他证据包括书中涉及的贵族隐秘、作者谈到的从军经历、用词习惯、尼科普鲁斯的旁证以及书中对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的引述)

5、很邪乎的是,伊阿尼斯在着手翻译秘史后没多久就去世了,阿勒曼尼承接了他的工作,结果刚编辑完没多久就蒙主恩召了,也许翻译这书对教士而言还是过于刺激了。

6、关于东哥特战争中的那次假意宣称事件,540年贝利撒留攻击拉文纳时,东哥特人宣称如果贝利撒留接受西罗马皇帝位的话,他们就停止抵抗。贝利撒留选择了假意答应,此事大大加剧了查士丁尼的疑心。

7、关于普罗柯比当上君士坦丁堡市政长官一事证据并不很足,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普罗柯比死于554年,但在562年确实有一位叫做普罗柯比的人担任了君士坦丁堡的市政长官。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一定经历了一件很戏剧性的事情——这一年贝利撒留被控告谋反,而主理此事者正是君士坦丁堡市政长官。

8、关于普罗柯比的显贵者(Illustres)称号,这东西是个元老院中用的第三级荣誉称号,一般首都稽查官啊(司隶校尉?)、御前传令官啊(黄门侍郎?)、以及档案总管(秘书监?)之类的官会挂这个头衔。这样看普罗柯比算不上顶级官僚,中高级还是有的了。如果他晚年真成了君堡市政首脑,那估计还能往上攀一级荣誉称号(Magnificus),和各行政部门首脑同级,对照中国也能算个六部尚书一级的高官了?

9、查士丁尼时期古典希腊语已经渐渐通俗化,让位于中古希腊语。不过普罗柯比的著作使用的还是正统的古典希腊语,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无甚差别。

10、关于普罗柯比之后的罗马史家的事儿,其实模仿修昔底德或者普罗柯比风格写作的史家还是陆陆续续有一些的,但是后续史作的影响力已然大不如前。基督教化的深入也许是原因之一,五六世纪还存在左莫西斯这样的异教史家或者普罗柯比这样不怎么关心宗教的史家,但再往后基督教史学传统就越来越占统治地位了。此外拜占庭的集权化与地域的收缩大概也有影响,相对自由的写作风气与广博的视野逐渐消失了。

11、查士丁尼的皇后狄奥多拉确实出身女奴,有舞台经验,且看上去在宫廷中也保留了不少职业习惯。此君政治天赋很高,积极参与政治,在尼卡暴动中几乎算是挽回了查士丁尼的政治生命,且在一系列改革之中扮演了相当于共治皇帝的角色。不过嘛…娼妇背景的皇后总归会让廷臣们很不爽,再加上狄奥多拉精通权术,难以捉摸,且主持了一系列阴谋活动,因此普罗柯比总体上对她持一种既鄙夷又畏惧的状态,留下秘史中的记述也不足为奇。

12、关于君士坦丁堡大学,这学校是425年狄奥多西设立的,归元老院以及君堡市政管理,学员来自各地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内卷之王们。此学校有一定现代大学的特征,被部分人认为是最早的大学。(通行说法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建立;另一说是之前视频中非洲人莱昂毕业的卡鲁因大学,859年建立)

13、关于尼卡暴动中的车迷:君堡的赛车运动一度相当兴盛,车迷们以不同颜色的衣服相互区分队伍。到4世纪,私营马队与车迷协会逐渐演变成竞技党,并代表某一街区的政治诉求,而街区居民的阶级属性也赋予了竞技党政治宗教属性,这种车迷党一度拥有半官方的民意传声筒性质。查士丁尼本人就有蓝党背景。尼卡暴动的导火索就是蓝党绿党的一次斗殴,但演变为蓝绿合伙对查士丁尼施压,一度拥立新君。尼卡暴动被镇压后,竞技党遭到严重打压,仅剩下仪式功能,此后在7世纪左右消亡。

【哈里发 IV】编修史书会导致精神分裂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