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西史辩”系列的我的想法汇总

2022-06-23 22:34 作者:一个硝酸  | 我要投稿

前面写得还是草率了。这次是总体的感想。不止生民无疆,包括整个西史辩系列吧。我做个简单的小结。

  1. 从考据而言,堪比宋金石学,乾嘉考据学了。非常不错,精神可嘉。完全可以视为发掘中国的宝贝的一个方法。(就像百年前的“古史辩”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

  2. 说到西方历史,可以肯定,西方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而产生的现代文明的。这个真的可以肯定,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大发明”还有音律十二律(没有五音,但是十二律有的)、以及道听途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选官制度等。甚至最重要的历法,天文,肯定也有中国的影响,否则不可能那么快的!

  3. 但是因此说西方如何系统性窃取中国的东西,如何系统性窃取,甚至说到系统性伪造,最后说到西方人其实是中国人一些流民西迁的结果,这个就牵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1.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得到了相关的概念,从而深入思考,所以西方的一些人的思路几乎相反,而且思考到底之后就开始魔怔了(比如牛顿)。

    2. 他们西方用西方的话术体系刻意拔高了自己的几个人物,以及上古的“埃及”“苏美尔”等考古发掘(埃及、希腊、苏美尔等就已经让西方人震撼了,有意思吧)。并不是如何系统性地瓦解中国(想想看都不可能,欧洲自己都统一不起来,居然能有时间一起提防着中国,怎么想都不可能呀。欧洲人怎么有中国人的“团结斗争再团结”大智慧呢?有的话就不应该有世界大战了。

  4. 面对“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数学分析”等,则开始表示质疑了,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确实有些道理。但是西方在这些催生了维纳等大科学家,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把这些知识禁止。相当于我们也去“盗取”西方的火种了哈哈哈哈哈哈。

总之,持所谓“强盗”一说不成立,仿佛中国人一发现什么,西方教士们立刻传达了过去(越到近现代越是如此)。

现在的科教、科普已经能说明一点: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合起来不认识的尴尬局面。(中科院物理所的评论就是如此说的)。但是我没看见西史辩的人能更好地进行科普,反而与科技猿人、纯科学汪涛开始“亲切友好的交谈”了。

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不重视,而西方确实就是那段时间(17-20世纪),来了不少人才。为什么西学东渐的时候鲁迅一大堆,但是香农、维纳很少(对应的中国人则是李济、丁文江这类的,他们在新中国反而被“雪藏”)?

而且西方也有漏网之鱼:比如孟德尔。如果再来一个,恐怕就是诺伯特·维纳了!小方面的也有,比如提出负折射率的苏联科学家(论文引用量13000+)。

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有认祖归宗的传统,能认识到的科学家,经典,比西方人自己都厉害了。他们在信息时代已经被娱乐冲刷了!而且中国人最有价值的东西早已流传世间了,怎么会说几个零星的东西刚好就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展的呢?我害怕西史辩系列,最后变成如此:考据出来了,成功了。西方人也承认了来自中国,但是外国人就是传承的,用的比我们好,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呢?所以还是多用才是。


关于“西史辩”系列的我的想法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