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66岁,患者主诉:近半年来腹部胀大如鼓,腹皮筋脉暴露,解
一女66岁,患者主诉:近半年来腹部胀大如鼓,腹皮筋脉暴露,解便时无法弯腰下蹲,无法洗脚和穿鞋,饮食后腹部胀满更甚,夜间不能平卧、需用被子垫高腰背半仰卧而眠。于某三甲医院进行治疗,CT及GIST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胃间质瘤”,曾手术治疗取出1 kg左右的瘤体,后再次复发住院,手术医生评估,肿瘤已长至3 kg左右,因手术风险过大不敢施行手术,建议出院后请中医保守治疗。就诊时患者腹胀如鼓,少气乏力,纳差,面容憔悴,行走困难、喘息不停、无法下蹲,需家属搀扶而行,舌质淡红,苔白腻而厚,脉弦滑无力。 西医诊断:胃间质瘤;中医诊断:鼓胀病;病机:肝失疏泄,升降失常,气机失调;治则:疏肝解郁,升清降浊,条畅气机;方药:疏调气机汤加减(国医大师张震经验方)。药用:柴胡 9 g香附 12 g,郁金 15 g,丹参 15 g,川芎 15 g,枳壳 15 g,白芍 15 g,党参 25 g,茯苓 15 g,杏仁 10 g,生苡仁 25 g,滑石 15 g,豆蔻仁 10 g,紫苏子 12 g,厚朴 15 g,槟榔 15 g,马蹄香 9 g。9剂。 复诊。患者服药后自觉肚腹胀满有所缓解,小便增多、大便每日1次,喘息减轻,但仍无法下蹲解便和洗脚,动则少气乏力,舌脉同前,白腻苔有所消退。辨证准确,原方加黄芪 25 g继服。9剂。 三诊。患者主诉:发觉肚腹胀满逐步消减,小便比平时明显增多,解便时已能扶椅下蹲,精神状态比上月好转,但稍感腰酸膝软,稍感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略滑。守原方去杏仁、滑石,加仙灵脾 15 g、防风 10 g。12剂。 四诊。患者主诉:肚腹胀满明显消减,腹皮青筋已消失,饮食有所增加,已能自己坐凳洗脚和穿鞋。但有时触碰冷水后感腰膝发凉,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无力。守原方去香附,加白附片 30 g、肉桂 4 g、莱菔子 12 g。12剂。 五诊。患者自行走进诊室,坐凳、站起如同常人,腹胀症状已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改方为疏调气机汤合六君子汤加减。12剂。后多次电话随访,家属反映患者已能做较轻的家務和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