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之少女(Rewrite)

我是真不想再以这种说辞作为开头的,可我确实在小时候就见过游戏标题的图片了,但当时的我过于年幼,只觉得这个不知道坐在什么上面的少女有些渗人,再加上《壳之少女》这个不知其意的游戏名,我最终还是没有下载这部氛围怪异的游戏,我也成功地以另一部有名的妹系作品作为了推gal的起点,顺利地度过了我的童年。
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让我推荐一部gal给他,我想都没想就选了《壳少》,倒不是说它故事多么精彩,人设多么丰满,UI多么优秀,而是我觉得它很好玩,仅此而已。我以前一直认为gal其实就是一本配着插图的有声小说罢了,我的同学们也认为一直看着繁多的文字并不断点击鼠标实在有够无聊,是《壳少》让我知道原来gal还能这样。
其实硬要说的话,《壳少》也还是在点鼠标,但游戏里的“笔记本”与自由移动这两个设计相当有趣。尤其是“笔记本”真的让我眼前一亮:随着游戏推进,玩家们会认识新的角色或掌握新的线索,而每当笔记本出现红色的“NEW”时,我总会将里面的人物资料、证据资料品读许久,因为这样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独特的,并不是通过音乐或者画面就能给予的。
回过头来看,《壳少》无论是从故事还是逻辑来说都是有欠缺的,因为游戏自带着推理的标签,如果把它当成有恋爱元素的推理作,那自然是漏洞百出;但如果把它当成有推理元素的恋爱作,那你会发现好像还可以。虽说游戏里的“恋爱”元素并不多,主角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收集线索,只能靠着一天两次的自由移动与妹子互动聊天,但就是这种“非现代”吸引了我,再配上杉菜水姬浅淡的画风,浓浓的昭和风扑面而来,令人沉醉。

《壳少》的文本量很大,我花了两个晚上再加上一个下午才勉强打完结局,但里面的对话却并不啰嗦且直击要点,因此整部游戏的节奏十分紧凑,前期也能将悬疑的气氛烘托的相当到位,但在第二次杀人事件后由于第一次杀人案的“泄底”再加上较多的结局分支有导致节奏失衡,不过大多数结局分支都有迹可循(除去紫BE),不会显得不合理。
游戏中大量引用了诸如《神曲》之类的名作或者神话,游戏开头通篇也在说些什么天堂啊地狱的东西,我在此并不想讨论这些(主要是我也不懂)。但作为一位没怎么读过书的,没什么文化造诣的肥宅来说,我是很喜欢《壳少》的文字的,里面的对话大都是含蓄的,但绝不是“谜语人”,而是充斥着淡淡的羞涩感,这种若即若离的边界感也符合我心目中的“昭和”。不过这并不代表《壳少》就完全是乏味、高深的,因为游戏里有好几位活跃气氛担当,他们很好地将严肃与嬉闹平衡了起来。总体来说,《壳少》更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但能解渴,而且你喝得再多也不会腻,还不会像其他含糖量高的饮料那样影响健康。
(写这短短1000字写了好久好久,自己偷懒是一回事,可写不出东西又是一回事。倒不是说对游戏没有印象或是缺少喜爱了,应该说是太过喜欢才愈发难下笔才对,可能自己也在隐约中被“偏执”困住了吧。)
以下是对游戏的评价:
故事:B-
除去“抄袭”论,有一说一为了推进故事把警察们写成SB了,把罪犯写得太NB了,导致游戏呈高开低走之势。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嘿嘿。
画面:A+
杉菜水姬这么多画风中,我最爱这款。
配乐:A+
我认为《壳少》时期的MANYO处于巅峰的,随便一首BGM质量都相当高,应景不说,最厉害的是哪怕脱离于游戏以外也能让人循环好久。
配音:A+
同配乐一样,哪怕我已经半年没点开游戏但仍能想起角色们的声音,不光是女角色们,就连鱼住大叔都没忘记,恐怖。
鬼畜:B+
游戏虽然以猎奇闻名,但其实并没有多少残忍的细节,最为血腥的部分都是通过文字转述的,一般人应该都能接受。
总结:以现在的眼光看,《壳少》确实没那么“硬核”了,不过它本身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感,虽说有在这之上讨论一些当时的东西,但碍于时间的局限也只是浮于表面,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以冬子为灵魂的《壳少》在玩家们的心中占据一部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