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保交楼政策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2023-07-20 17:24 作者:房产律师王玉臣  | 我要投稿

近日,经济日报发表题为“加大力度推进保交楼”的文章,文中指出:

“下一步,推进保交楼工作必须在落实好现有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纾困资金投入,优化纾困资金申请、使用和监管机制,同时应进一步为房企融资、销售提供必要支持,持续促进房企资金和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有必要为房企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也就是说,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纾困资金来拯救烂尾楼,更多的家庭将不再受害于烂尾楼。

当前,由于纾困资金有限,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烂尾楼,整体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各个地区对于申请纾困资金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通常情况下,开发商的项目资产要大于负债,并且经过政府的层层审核合格后才可以申请抵押,以此获取资金来继续施工。

因此,保交楼政策对于项目资产不足的开发商并不友好,资产不足则意味着不能通过审核发放纾困资金,或者获得的纾困资金有限,仅能推动楼盘复工,但是不能保证楼盘完工,后续仍面对烂尾的状况。

因此,加大纾困资金投入,优化纾困资金申请、使用和监管机制很有必要。毕竟开发商挪用监管账户内的资金已经让购房人承担了无法收房的恶果,不能再让广大购房人为开发商的资产不足买单。

从各大房企开展现房销售取得的成果看,目前,市场上的购房需求仍然存在。但是大家更倾向于购买现房,相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期房,现房更让人安心、省心。现房销售则意味着购房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烂尾等问题。因此,为房企提供销售支持,应该建立在房企能够保质保量交房的基础上,而不是任由房企打着纾困资金的旗号继续圈百姓手中的钱。

至于为房企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应该由房企自身的努力来证明,而不是仅凭某些媒体声嘶力竭的呐喊。从国家对于商品房预售制的相关规定来看,购房人支付的房款是远高于开发商成本的,再加上预售时开发商的投资必须达到了投资总额的2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楼盘的销售达到一半以上,只要开发商不转移预售资金,几乎不可能出现烂尾的情况。但是目前还是出现了这么多的烂尾楼,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履行交房的义务,犯了错就要承担后果。

房屋烂尾,对于房企来说可能是可以轻松揭过的债务,但是对于购房人来说,耗尽三代人的努力、掏空六个钱包所购买的房子烂尾,就是“爆雷”。目前来看,广大购房人已经足够宽容,接下来则需要房企自己努力,积极自救。

在此,笔者仍需提醒广大购房人,即使房企成功申请到纾困资金,也要时刻盯紧项目进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如果房屋烂尾的原因不止是单一的资金问题,还存在其他纠纷或者股东内部存在分歧,购房人也需要引起重视,积极通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问题。



保交楼政策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