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间知觉

2018-04-16 23:34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时间知觉,学术上的解释是“个体知觉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通俗理解,即我们心中对于时间的认识(很不官方的解释)。

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知觉、时距知觉和时间点知觉三种。时序知觉,是指我们对事件发生前后顺序的知觉,如我刚才在进行个人经历、个人思考的分享,而现在在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分享。时距知觉,指的是我们对事件存在的持续时间的知觉,如一节课有45分钟。时间点知觉,指对事件发生具体时间的知觉,如11点13分在听《君をつれて》。

时间知觉不单纯是某个感觉通道的功能,我们往往是结合其他感觉来知觉时间的,且时间知觉在多数情况下是事后被感知的(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知觉已经过去的时间)。

下面介绍一下影响我们时间知觉的一些因素。

在不同的感觉中,时间判断的精确性不同,听觉的时间判断精确性最好,其次是触觉,最后是视觉。

而同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数量也会影响我们的时间知觉,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且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低估(认为时间很短或者时间过得很快);事件的数量少且很简单,人就倾向于把时间高估(认为时间过了很久)。例如,一天中要做很多复杂的调查和统计,则感觉一天时间飞快过去了;在一堂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少而简单,且枯燥,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间太长了。

人的兴趣和情绪也会影响时间知觉。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出现对时间估计的不准,而对我们厌恶的、无所谓的事,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时间知觉的大脑机制中,小脑提供运动计时的功能,基底节负责时间的信息加工,海马和额叶内侧则与遗忘和记忆丧失有关(如果这两个区域受损则表现出某种类型的失忆,若是长时记忆受损,则在时间估计上就会严重受损)。

时间知觉只是时间心理学里研究的某个方面,时间心理学里,还研究无意识里的时间信息加工、时间估计、时间记忆、时间推理、时间人格(不同类型的人对事件的态度、看待时间的价值、管理和规划事件的能力等表现出的差异)等。如果感兴趣,可以查阅黄希庭的《探究心理时间》(不建议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阅读,因为本书专业性非常强,本书内容由很多篇关于时间的心理学论文构成)。


时间知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