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凋叶棕《骗》与拉康的欲望结构。

2023-05-30 14:17 作者:9hz-  | 我要投稿

我认为这张砖完美体现了拉康的欲望结构。 首先的话,我们可以从这张砖中看到,主角(据说是魔理沙,不过不用在乎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她只是个主体)的欲望可以被分为两层,一层是“真实”(或者说不要谎言),一层是“幸福”(包括自己,大家都可以获得的“幸福”)

“真实”是首先被主体认同,作为原初满足经验而存在的欲望客体,它是“独一无二”的重要事物(《真实之诗》)。在《真实之诗》中的两个角色,其实可以被视作同一个主体,因为这两个角色在“欲望=要求-需求”这个公式中分别承担着“需求”和“要求”的角色,第一个角色所说的,独一无二的事物无法回答,即意味着需求本身无法直接被语言所描述,只有当需求经过语言的异化后,扭曲变形成为要求,才能以语言的形式被说出,即第二个角色所说的“真实”。放到拉康的“缝合点”图示中,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到这两个位置:

在《真实之诗》的第二部分中,“我与许多人相遇,他们给出同样的回答:‘真实’”,这个“许多人”便是象征着从D→S的能指链在C和M处所起的作用。

但在《嘘のすゝめ》(我不确定这个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谎言的劝诱?)主体发现她的“真实”的欲望总是不能被完全满足,别人总是在对她说谎话。这就是俄狄浦斯的第一阶段,婴儿发现母亲他者总是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欲望,“满足”与“不满足”所构成的象征结构,使婴儿意识到了有母亲他者也有自己的欲望,但在第一阶段中,婴儿不知道这个母亲欲望是什么。面对这种不知道的焦虑状态,婴儿必须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以想象菲勒斯作为母亲的欲望。在《嘘のすゝめ》中,这个想象的菲勒斯便体现为“幸福”这个大家都想要追求的东西。为了得到幸福,因此大家不得不说谎。用拉康欲望图示的第三张来表示的话,就是这样:

你们为什么要说谎?→你们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幸福。 也就是说,面对着“你要什么?”这个生死之问,主体以幻想的方式,填入了“幸福”这个答案。 幸福承担了菲勒斯能指的作用,幸福就是大他者的欲望,是主体不得不认同的东西。正如拉康所言,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在《嘘のすゝめ》中,主体便不得不把自己的欲望从“真实”换成了“幸福”。用完整的欲望图表示,“真实”和“幸福”可以填入以下两个位置:

这张砖故事的悲剧性在于命运的必然性,它说明了人一旦进入语言,是无法逃脱俄狄浦斯结构的。为了凸显出这个必然性,RD很巧妙地运用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一种,扭曲了上面这个“真实”→“幸福”结构的另一种倒错的结构。 就是说,我们一般都认为,谎言的消失才能够让大家获得幸福,在上面这种结构中,这种想法恰恰是倒错的。“真实能够获得幸福”即是拒绝认为有人会为了幸福而说谎,拒绝父系禁令对于母亲他者的阉割。作为菲勒斯能指的“幸福”仍然被能够给予“真实”这个欲望客体的母亲他者所拥有。RD的故事则修正了这个倒错,主体经历过这些谎言后,便不得不接受母亲他者并不拥有菲勒斯的事实。主体的哭泣正是由于她受到了这种创伤——那种不得不在欲望上让步,承认欲望永远不可能被满足的创伤。

凋叶棕《骗》与拉康的欲望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